android 模拟点击3
引用:http://blog.csdn.net/yiyaaixuexi/article/details/6574001
Android 真机和模拟器的差异问题,是永恒的话题,问不完的为什么,解不完的迷。
Linux 内核驱动--多点触摸接口【转】
转自:http://blog.csdn.net/joard_yang/article/details/6225937
译自:linux-2.6.31.14/Documentation/input/multi-touch-protocol.txt
简介
为了使用功能强大的多点触控设备,就需要一种方案去上报用户层所需的详细的手指触摸数据。
CTP多点触摸协议【转】
转自:http://blog.chinaunix.net/uid-26403844-id-5063920.html
linux kernel 2.6.30开始对多点触摸支持,最近高通要求所有CTP器件要用B 协议上报数据,协议A/B(slot)分析如下: 一、文档 多点触摸协议文档 kernel/Documentation/input/multi-touch-protocol.txt 二、协议分析 基于硬件的能力,触摸协议分为两种类型: type A: 只能处理匿名接触,描述了如何把所有原始触摸数据发给接收者。
关于Java的动态语言支持问题
最近在读《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第二版。看到第8章的动态类型语言支持的时候,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
前言
在《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第二版第8章中,主要内容是介绍JVM的字节码执行过程,在讲解动态类型语言支持的时候引入了java.lang.invoke包,以下简要介绍一下java.lang.invoke:
JDK 7 实现了 JSR 292 《Supporting Dynamically
带你读《TensorFlow自然语言处理》之一:自然语言处理简介
本书首先介绍NLP和TensorFlow的基础知识,之后讲解如何使用Word2vec及其高级扩展,以便通过创建词嵌入将词序列转换为深度学习算法可用的向量。本书还介绍如何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递归神经网络(RNN)等经典深度学习算法执行句子分类和语言生成等重要的NLP任务。你将学习如何在NLP任务中应用高性能的RNN模型(比如长短期记忆单元),还将认识神经机器翻译,并实现一个神经机器翻译器。
深入剖析Transformer架构中的多头注意力机制
多头注意力机制(Multi-Head Attention)是Transformer模型中的核心组件,通过并行运行多个独立的注意力机制,捕捉输入序列中不同子空间的语义关联。每个“头”独立处理Query、Key和Value矩阵,经过缩放点积注意力运算后,所有头的输出被拼接并通过线性层融合,最终生成更全面的表示。多头注意力不仅增强了模型对复杂依赖关系的理解,还在自然语言处理任务如机器翻译和阅读理解中表现出色。通过多头自注意力机制,模型在同一序列内部进行多角度的注意力计算,进一步提升了表达能力和泛化性能。
一文快速读懂Transformer
Transformer模型近年来成为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的焦点,其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和并行计算优势在众多任务中取得显著效果。本文详细解读Transformer的原理,包括自注意力机制和编码器-解码器结构,并提供基于PyTorch的代码演示,展示了其在文本分类等任务中的应用。
Qwen-MT:翻得快,译得巧
今天,机器翻译模型Qwen-MT正式上线,支持92种语言互译,具备高度可控性与低延迟、低成本特点,适用于多种场景。开发者可通过Qwen API体验其强大翻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