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内核稳定性的治理与实践
我们了解的 Linux 稳定性都是基于 x86 和 Arm 服务器上的,然而在手机上的系统稳定性,也值得我们去一探究竟。魅族科技高级工程师、龙蜥系统运维SIG Contributor 白浩文与嘉宾一起谈一谈《手机内核稳定性的治理与实践》。他首先简要介绍了稳定性问题的来源,以及开发过程。重点举例介绍了运行时动态检测的一些方法以及相关原理。在实践中,魅族手机在开发阶段引入了一些新的特性来提高捕捉内存异常的概率,其中也包括从上游龙蜥社区引入的改进特性。为了全方位监控和解决稳定性问题,魅族也在智能化分析问题和提升效能方面做了相应工作。最后,还作了简要的总结和阐述所面临的一些挑战。
基于英特尔®DL Boost技术的 AI 性能优化
黄文欢介绍了基于英特尔®深度学习加速(Intel®DL Boost)技术的 AI 性能优化相关内容。首先介绍了英特尔®AVX-512 及深度学习加速技术在各代英特尔®至强®处理器上的演进,包括第一代深度学习加速技术 VNNI;第二代®深度学习加速技术 BFloat16;及下一代深度学习加速技术 AMX。接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了这些深度学习加速技术在龙蜥社区 AI SIG 中的应用及带来的性能提升,包括对深度学习框架 TensorFlow 和 PyTorch 的优化,及用于模型压缩的优化工具 INC。最后介绍了下一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 Sapphire Rapids 上 AMX 技术,并分享了其理论性能提升及相关应用场景。
云观测场景下的 Trace 全量存储技术研究 | 龙蜥社区系统运维 MeetUp
乘云数字 DataBuff 产品线架构师狂魔分享了《云观测场景下的 Trace 全量存储技术研究》主题演讲。在分享上提到,DataBuff 正在构建以“ Trace、Metric、Log、Topo、eBPF Flow” 观测五件套为数据原材料的一体化观测平台,Trace 是一体化观测的核心要素,是拓扑驱动现代 AIOps 分析的关键,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当前,业界大多可观测性软件厂商无法解决“Trace 全量存储”的技术难题,大量丢弃客户的交易链数据是普遍现象,在安全合规、故障回溯、算力成本等方面均受到了巨大挑战。乘云数字专门开发了一款 “TraceX 调用链全量存储系统”,面向可观测分析场景、尤其适合大规模交易系统、云原生容器场景,帮助系统实现全量化存储调用链数据。TraceX 能够有效的降低 Tracing 数据的存储成本、提升分析效率,真正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通过 TraceX 辅助一体化观测系统构建应用系统的空间地图,实现故障定位的按图索骥不丢痕,真正解决客户的业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