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读《阿里云安全白皮书》(十九)——云上安全重要支柱(13)
本文介绍了阿里云在全链路身份管控与精细化授权方面的措施,包括使用短期有效的 STS Token 替代长期有效的 AccessKey (AK),通过 ECS 实例角色和 RRSA 功能实现应用隔离和权限最小化,以及利用 KMS 托管和加密 AK 凭证,减少凭证泄露风险。此外,阿里云还提供了 AK 审计和泄露风控功能,帮助客户管理和保护凭证安全。
带你读《阿里云安全白皮书》(十七)——云上安全重要支柱(11)
阿里云提供了《阿里云安全白皮书(2024版)》,介绍客户数据安全保护技术能力。针对敏感行业,阿里云推出了专属区域和云盒两种形态,确保数据本地存储和合规要求,同时提供标准的公有云产品。此外,阿里云数据安全中心提供敏感数据识别、细粒度数据审计、数据脱敏/列加密、数据泄露检测与防护等四大功能,全面保障数据安全。
带你读《阿里云安全白皮书》(十二)——云上安全重要支柱(6)
阿里云构建了7x24小时全自动化红蓝对抗平台,通过深度整合内外部攻防案例,进行高频次、自动化的演练,提升对复杂攻击的应对能力,确保安全防护体系持续优化。平台具备全自动化演练、随机性与多样化、可视化输出、节点负载智能控制、日志追踪与审计、应急场景秒级熔断等特性,确保演练过程稳定高效。
带你读《阿里云安全白皮书》(五)—— 公共云安全治理愿景(2)
本文介绍了云计算在提升企业安全性与降低成本方面的优势。通过多层防御策略、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措施,云计算提供了比传统IT架构更高的安全性。同时,云服务商通过集中管理、自动化更新与监控,帮助企业大幅降低安全成本和时间成本,使企业能更专注于业务创新与发展。
带你读《阿里云安全白皮书》(九)——云上安全重要支柱(3)
阿里云安全白皮书(2024版)介绍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流程。在编码环节,严格遵守安全编码规范,使用安全SDK和IDE插件,安装IAST灰盒插桩程序,确保业务安全。测试环节通过自研黑、白、灰盒扫描工具进行全面检测。发布前进行默认配置检测和敏感信息检测,确保产品安全上线。运维与监控环节则通过零信任架构、日常运维和应急响应,确保产品持续安全。点击链接下载完整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