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读懂 高可用/SRE
高可用(HA)与网站可靠性工程(SRE)是保障现代分布式系统稳定运行的核心理念。HA关注系统持续可用的能力,常用“9”的数量衡量可靠性,如99.99%可用性意味着全年仅允许约52分钟宕机。实现手段包括冗余设计、故障转移、负载均衡、限流熔断与数据多活。SRE则通过工程化方法提升系统可靠性,核心在于SLI(服务指标)、SLO(目标值)、SLA(服务协议)的指标体系,结合错误预算、自动化运维、容量规划与事后分析,实现稳定与效率的平衡。二者相辅相成,HA是目标,SRE是路径,共同构建“可测、可控、可优化”的系统稳定性体系。
Bitnami 替代品:Websoft9 如何接力单服务器多应用时代
Bitnami 曾为开源应用部署带来革命性体验,但随着 Docker 成熟与战略转向云原生,其单机多应用支持逐渐弱化。面对多应用管理分散、资源冲突、运维工具缺失等痛点,Websoft9 应运而生,提供一键部署、统一管理、智能调度等能力,全面优化单服务器多应用运维体验,成为 Bitnami 的理想继任者。
「迁移急救包」全云平台无缝迁移云效实操手册
阿里云云效是国内领先的一站式DevOps平台,提供代码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化交付流水线及精细化研发管控,支持多种开发场景。本文详细介绍了从其他平台(如Coding)向云效迁移的完整方案,包括代码仓库、流水线、制品仓库及项目数据的迁移步骤,帮助用户实现高效、安全的平滑迁移,提升研发效率与协作能力。
云计算分类与主流产品
云计算已广泛应用于政府、企业和个人生活,主要分为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和多云。服务模式以IaaS、PaaS、SaaS为主,未来将向S2S模式发展。公有云具备规模大、价格低、灵活性强等特点,而私有云则更注重数据安全和资源控制。混合云结合多种云的优势,提供更灵活的架构。此外,云存储、虚拟桌面、开发测试、电子政务等场景广泛应用,OpenStack、Kubernetes等开源产品也推动了云计算的发展。
MSE Nacos Controller:为 Kubernetes 生态构建配置管理与服务发现的桥梁
在企业云原生转型过程中,如何实现传统微服务与 Kubernetes 服务的配置统一管理、服务互通及协议转换成为关键挑战。MSE Nacos Controller 应运而生,作为连接 Kubernetes 与 Nacos 的桥梁,支持 ConfigMap 与 Nacos 配置双向同步、服务自动注册发现,并助力 Higress 等 MCP 网关实现 REST API 向 AI 可调用 MCP 服务的转换,全面提升系统治理能力与智能化水平。
最新技术栈驱动的 Java 绿色计算与性能优化实操指南涵盖内存优化与能效提升实战技巧
本文介绍了基于Java 24+技术栈的绿色计算与性能优化实操指南。主要内容包括:1)JVM调优,如分代ZGC配置和结构化并发优化;2)代码级优化,包括向量API加速数据处理和零拷贝I/O;3)容器化环境优化,如K8s资源匹配和节能模式配置;4)监控分析工具使用。通过实践表明,这些优化能显著提升性能(响应时间降低40-60%)同时降低资源消耗(内存减少30-50%,CPU降低20-40%)和能耗(服务器功耗减少15-35%)。建议采用渐进式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