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计算

首页 标签 异构计算
# 异构计算 #
关注
19150内容
|
2月前
|
QLoRA究竟如何从LoRA进化而来并成为AI工程师的必备技能?
本文AI产品专家三桥君深入解析了QLoRA技术在AI领域的关键作用。作为LoRA(低秩自适应)的升级版,QLoRA通过4位NormalFloat量化、双重量化和分页优化器三大核心技术,显著降低大模型微调的显存占用,同时保持性能。三桥君从技术背景、原理、应用场景(个人开发、企业定制、边缘设备)及未来潜力展开,指出QLoRA已成为AI工程师的必备技能,并预测其将继续推动AI技术发展。
|
2月前
|
MCP中台,究竟如何实现多模型、多渠道、多环境的统一管控?如何以MCP为核心设计AI应用架构?
本文产品专家三桥君探讨了以 MCP 为核心的 AI 应用架构设计,从统一接入、数据管理、服务编排到部署策略等维度,系统化分析了 AI 落地的关键环节。重点介绍了 API 网关的多终端适配、数据异步处理流程、LLM 服务的灰度发布与 Fallback 机制,以及 MCP Server 作为核心枢纽的调度功能。同时对比了公有云 API、私有化 GPU 和无服务器部署的适用场景,强调通过全链路监控与智能告警保障系统稳定性。该架构为企业高效整合 AI 能力提供了实践路径,平衡性能、成本与灵活性需求。
150%训练效率提升:感知检测小模型训练优化方法
本文章基于业务实践,总结有关感知检测小模型在不同算力卡上的训练方法,为有智能驾驶的场景提供可行的借鉴方法。
10分钟微调,让0.6B模型媲美235B模型!免费体验进行中
本方案介绍如何通过模型蒸馏技术,利用大参数模型生成数据并微调小参数模型(如 Qwen3-0.6B),使其在特定任务(如从一句话中提取结构化信息)中达到接近大模型的效果。通过 GPU 云服务器进行高效微调,结合魔搭社区的 ms-swift 框架,用户可快速完成模型训练与部署,显著提升推理速度并降低成本。方案包含详细步骤:数据准备、模型微调、效果验证及部署建议,并提供免费试用资源,助力开发者快速上手实践。
|
2月前
|
【硬件测试】基于FPGA的4FSK+帧同步系统开发与硬件片内测试,包含高斯信道,误码统计,可设置SNR
本文基于FPGA实现4FSK调制与帧同步系统,包含Verilog代码、测试模块、高斯信道及误码统计功能。相比仿真版本,新增ILA数据采集、VIO在线SNR设置等硬件测试模块,并附测试结果与操作说明。
|
2月前
|
《WebGL打造高性能3D粒子特效系统:从0到1的技术探秘》
本文围绕WebGL构建高性能3D粒子特效系统展开技术探秘。首先介绍WebGL渲染管线的核心机制,阐述从顶点数据处理到光栅化呈现的完整流程;接着讲解数据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包括结构数组(SoA)和粒子池的应用;然后说明物理模拟如何赋予粒子自然运动效果,涉及重力、风力、碰撞等模拟方式;还探讨了光影效果与材质渲染的实现,以及性能优化的关键策略,如减少绘制调用、视锥体剔除、资源缓存等。通过这些技术细节与优化技巧,为游戏、可视化项目等打造出流畅且富视觉冲击力的3D粒子特效提供了全面参考。
《VGSP-C (Virtual GPU Scheduling Platform on CPU):基于CPU的虚拟GPU调度平台》
VGSP-C(基于CPU的虚拟GPU调度平台)提出通过“软仿真+并行调度+多机协同”三大路径,在普通CPU上模拟GPU并行计算行为。适用于资源受限或低成本场景,支持单机推理、分布式训练与极简CPU集群部署,提供统一编程接口与弹性扩展能力,助力AI普惠与算力再平衡。
|
2月前
|
基于FPGA的4FSK+帧同步系统verilog开发,包含testbench,高斯信道,误码统计,可设置SNR
本项目基于Vivado平台实现4FSK调制解调算法,包含调制、信道仿真、解调及误码率计算模块。通过设置不同信噪比(如25dB、12dB)验证算法性能,并采用帧同步技术提升通信可靠性,适用于无线通信与数据传输场景。
魔搭社区模型速递(7.12-7.19)
🙋魔搭ModelScope本期社区进展:3072个模型,193个数据集,121个创新应用:Qwen-TTS-Demo 📄 8 篇内容:
|
2月前
|
智能体性能优化:延迟、吞吐量与成本控制
作为一名深耕AI领域多年的技术博主摘星,我深刻认识到智能体(AI Agent)性能优化在当今人工智能应用中的关键地位。随着大语言模型和智能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优化系统性能、控制运营成本,已成为每个AI从业者必须面对的核心挑战。在我多年的实践经验中,我发现许多团队在部署智能体系统时往往只关注功能实现,而忽视了性能优化的重要性,导致系统在高并发场景下响应缓慢、成本居高不下,最终影响用户体验和商业价值。本文将从性能瓶颈识别与分析、模型推理优化技术、缓存策略与并发处理、成本效益分析与优化四个维度,系统性地探讨智能体性能优化的核心技术和最佳实践。通过深入分析延迟(Latency)
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