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聊聊MySQL的三大日志(Redo Log、Binlog和Undo Log)各有什么区别
在MySQL数据库管理中,理解Redo Log(重做日志)、Binlog(二进制日志)和Undo Log(回滚日志)至关重要。Redo Log确保数据持久性和崩溃恢复;Binlog用于主从复制和数据恢复,记录逻辑操作;Undo Log支持事务的原子性和隔离性,实现回滚与MVCC。三者协同工作,保障事务ACID特性。文章还详细解析了日志写入流程及可能的异常情况,帮助深入理解数据库日志机制。
阿里云个人博客外网访问中断应急指南:从安全组到日志的七步排查法
1. 检查安全组配置:确认阿里云安全组已开放HTTP/HTTPS端口,添加规则允许目标端口(如80/443),授权对象设为`0.0.0.0/0`。
2. 本地防火墙设置:确保服务器防火墙未阻止外部流量,Windows启用入站规则,Linux检查iptables或临时关闭防火墙测试。
3. 验证Web服务状态:检查Apache/Nginx/IIS是否运行并监听所有IP,使用命令行工具确认监听状态。
4. 测试网络连通性:使用外部工具和内网工具测试服务器端口是否开放,排除本地可访问但外网不可的问题。
5. 排查DNS解析:确认域名A记录指向正确公网IP,使用`ping/nslookup`验证解析正
【YashanDB知识库】设置归档日志上限,但归档日志没自动清理,导致磁盘空间满
客户在一主一备性能压测中设置了归档日志清理上下限(12G-16G),但实际产生了100G+归档日志,导致磁盘空间满。原因是未设置ARCH_CLEAN_IGNORE_MODE=BACKUP,系统默认在备份后才清理日志。解决方法是设置ARCH_CLEAN_IGNORE_MODE=BACKUP,并执行`alter database delete archivelog all`触发清理。修改参数后,日志仍可能短暂超过上限,因备机同步延迟。经验总结:需同时设置归档上下限和ARCH_CLEAN_IGNORE_MODE=BACKUP以确保日志及时清理。
ELK实现nginx、mysql、http的日志可视化实验
通过本文的步骤,你可以成功配置ELK(Elasticsearch, Logstash, Kibana)来实现nginx、mysql和http日志的可视化。通过Kibana,你可以直观地查看和分析日志数据,从而更好地监控和管理系统。希望这些步骤能帮助你在实际项目中有效地利用ELK来处理日志数据。
Log/Trace/Metric 完成 APIServer 可观测覆盖
12 月 11 日,OpenAI 出现了全球范围的故障,影响了 ChatGPT/API/Sora/Playground/Labs 等服务,持续时间超过四个小时。究其背后原因,主要是新部署的服务产生大量的对 K8s APIServer 的请求,导致 APIServer 负载升高,最终导致 DNS 解析不能工作,影响了数据面业务的功能。面对 APIServer 这类公用基础组件,如何通过 Log/Trace/Metric 完成一套立体的覆盖体系,快速预警、定位根因,降低不可用时间变得非常重要。
除了实时性能监控,Hyper-V还支持日志记录和警报功能你知道吗?
Hyper-V不仅支持实时性能监控,还具备强大的日志记录和警报功能。通过事件查看器可访问详细的日志文件,涵盖虚拟机管理、配置及Hypervisor事件,帮助故障排查和性能分析。警报功能支持预定义和自定义规则,可通过多种方式通知管理员,确保及时响应问题,保障虚拟化环境的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