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里式替换原则介绍
里式替换原则(LSP)是面向对象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确保子类可以无缝替换父类而不破坏程序功能。本文详细介绍了LSP的定义、背景、理解方法及应用场景,通过电商支付和鸟类飞行案例展示了如何遵循LSP,并分析了其优缺点。LSP强调子类应保持父类的行为一致性,有助于提高代码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但也可能导致过度设计。最后,对比了LSP与多态的区别,明确了LSP作为设计原则的重要性。
设计模式: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全局访问点。它通过私有化构造函数、自行创建实例和静态方法(如`getInstance()`)实现。适用于数据库连接池、日志管理器等需要全局唯一对象的场景。常见的实现方式包括饿汉式、懒汉式、双重检查锁、静态内部类和枚举。线程安全问题可通过`synchronized`或双重检查锁解决,同时需防止反射和序列化破坏单例。优点是避免资源浪费,缺点是可能增加代码耦合度和测试难度。实际开发中应优先选择枚举或静态内部类,避免滥用单例,并结合依赖注入框架优化使用。
Python 高级编程与实战:深入理解性能优化与调试技巧
本文深入探讨了Python的性能优化与调试技巧,涵盖profiling、caching、Cython等优化工具,以及pdb、logging、assert等调试方法。通过实战项目,如优化斐波那契数列计算和调试Web应用,帮助读者掌握这些技术,提升编程效率。附有进一步学习资源,助力读者深入学习。
Python 高级编程与实战:深入理解设计模式与软件架构
本文深入探讨了Python中的设计模式与软件架构,涵盖单例、工厂、观察者模式及MVC、微服务架构,并通过实战项目如插件系统和Web应用帮助读者掌握这些技术。文章提供了代码示例,便于理解和实践。最后推荐了进一步学习的资源,助力提升Python编程技能。
Java中的finally一定会被执行吗
在Java中,`finally`块通常会在正常情况下执行,但在特定异常情况下(如调用`System.exit()`、`Runtime.getRuntime().halt()`、死锁、掉电或JVM崩溃)则不会执行。此外,`System.exit()`会触发JVM关闭钩子,而`Runtime.getRuntime().halt()`则不会。面试时遇到疑问句,答案往往是“否定”的,符合这一逻辑。
【再谈设计模式】备忘录模式~对象状态的守护者
备忘录模式属于行为型设计模式。它的主要目的是在不破坏对象封装性的前提下,捕获并外部化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以便之后可以将该对象恢复到这个状态。原发器(Originator):创建一个备忘录,用于记录当前时刻它的内部状态。原发器还可以使用备忘录来恢复其内部状态。备忘录(Memento):存储原发器对象的内部状态。备忘录应该防止原发器以外的其他对象访问其内部状态。负责人(Caretaker):负责保存备忘录,但不能对备忘录的内容进行操作或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