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Keeper 避坑实践: Zxid溢出导致集群重新选主
微服务引擎 MSE 面向业界主流开源微服务项目, 提供注册配置中心和分布式协调(原生支持 Nacos/ZooKeeper/Eureka )、云原生网关(原生支持Higress/Nginx/Envoy,遵循Ingress标准)、微服务治理(原生支持 Spring Cloud/Dubbo/Sentinel,遵循 OpenSergo 服务治理规范)能力。
你知道微服务架构中的“发件箱模式”吗
微服务架构如今非常的流行,这个架构下可能经常会遇到“双写”的场景。双写是指您的应用程序需要在两个不同的系统中更改数据的情况,比如它需要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并向消息队列发送事件。您需要保证这两个操作都会成功。如果两个操作之一失败,您的系统可能会变得不一致。那针对这样的情况有什么好的方法或者设计保证呢?本文就和大家分享一个“发件箱模式”, 可以很好的避免此类问题。
已跪,Java全能笔记爆火,分布式/开源框架/微服务/性能调优全有
前言 程序员,立之根本还是技术,一个程序员的好坏,虽然不能完全用技术强弱来判断,但是技术水平一定是基础,技术差的程序员只能CRUD,技术不深的程序员也成不了架构师。程序员对于技术的掌握,除了从了解-熟悉-熟练-精通的过程以外,还应该从基础出发,到进阶,到源码,到实战。所以,程序员想要成功,首先要成就自己。 今天,这份Java全能笔记终于爆火了,看完之后我直接跪了!这份Java全能笔记内容齐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微服务引擎MSE升级至3.0:降低微服务在云原生时代的演进成本
微服务引擎 MSE 面向业界主流开源微服务项目, 提供注册配置中心和分布式协调(原生支持 Nacos/ZooKeeper/Eureka )、云原生网关(原生支持Higress/Nginx/Envoy,遵循Ingress标准)、微服务治理(原生支持 Spring Cloud/Dubbo/Sentinel,遵循 OpenSergo 服务治理规范)能力。
《spring cloud微服务架构设计与开发实践》电子版下载
通过本书你可以学习到:1.一线互联网公司微服务架构体系2.解决实战服务治理、熔断限流等核心问题3.Spring Cloud Alibaba 体系
【微服务系列】微服务总结(二)
注册中心:简单说就是记录部署服务机器地址的一个服务 在分布式系统里,就有一个类似的概念,不过它的名字可不是叫什么地图,而是叫注 册中心。但原理和地图其实差不多,就是将部 署服务的机器地址记录到注册中心,服务消费 者在有需求的时候,只需要查询注册中心,输入提供的服务名,就可以得到地址,从 而发起 调用。 注册中心原理: 在微服务架构下,主要有三种角色,服务提供者(R...
微服务项目:尚融宝(18)(后端搭建:引进redis)
由于数据字典的变化不是很频繁,而且系统对数据字典的访问较频繁,所以我们有必要把数据字典的数据存入缓存,减少数据库压力和提高访问速度。这里,我们使用Redis作为系统的分布式缓存中间件。
微服务项目:尚融宝(9)(后端接口:统一返回结果)
项目中我们会将响应封装成json返回,一般我们会将所有接口的数据格式统一, 使前端对数据的操作更一致、轻松。 一般情况下,统一返回数据格式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描述清楚返回的数据状态以及要返回的具体数据就可以。但是一般会包含 状态码、返回消息、数据 这几部分内容
从零搭建Web所需服务(五)& 从零搭建微服务SpringCloud(番外)微服务集成ES分词服务
本文作为从零搭建Web所需服务系列的第五篇及从零搭建微服务SpringCloud系列的番外篇,捞干介绍如何通过微服务集成ES分词服务。
微服务性能分析|Pyroscope 在 Rainbond 上的实践分享
随着微服务体系在生产环境落地,也会伴随着一些问题出现,比如流量过大造成某个微服务应用程序的性能瓶颈、CPU利用率高、或内存泄漏等问题。要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我们通常都会通过日志、进程再结合代码去判断根本原因。对于微服务庞大的业务,这必定会很耗时,而且也很难及时找到关键问题点。
【分布式集群】微服务电商应用系统的集群构建
基于Spring系列的框架开发的微服务业务站点在当下应该是最流行的开发模式之一,通过一系列分布式高可用的系统架构,我们将完成对电商应用的构建部署。
MSE 治理中心重磅升级-流量治理、数据库治理、同 AZ 优先
本次MSE治理中心在限流降级、数据库治理及同AZ优先方面进行了重磅升级,对微服务治理的弹性、依赖中间件的稳定性及流量调度的性能进行全面增强,致力于打造云原生时代的微服务治理平台。
微服务引擎MSE新功能发布及产品演进
2020 年 1 月正式商业化后,它提供了 Nacos 、 zokeeper 、Eureka 三种注册中心的托管服务。半年后,产品增加了微服务治理中心以及 Nacos 配置中心的能力。去年 5 月,MSE 基于 Nacos 2.0 推出了托管引擎的专业版,与 1.0 版本相比,性能提升了近 10 倍,能够支持 10 万级实例的扩展。
SpringCloudAlibaba篇(六)整合Seata(微服务分布式事务nacos+seata)
SpringCloudAlibaba篇(六)整合Seata(微服务分布式事务nacos+seata)
SpringCloud微服务实战——搭建企业级开发框架(三十):整合EasyExcel实现数据表格导入导出功能
批量上传数据导入、数据统计分析导出,已经基本是系统必不可缺的一项功能,这里从性能和易用性方面考虑,集成EasyExcel。EasyExcel是一个基于Java的简单、省内存的读写Excel的开源项目,在尽可能节约内存的情况下支持读写百M的Excel: Java解析、生成Excel比较有名的框架有Apache poi、jxl。但他们都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非常的耗内存,poi有一套SAX模式的API可以一定程度的解决一些内存溢出的问题,但POI还是有一些缺陷,比如07版Excel解压缩以及解压后存储都是在内存中完成的,内存消耗依然很大。easyexcel重写了poi对07版Excel的解析,
SpringCloud微服务实战——搭建企业级开发框架(二十九):集成对象存储服务MinIO+七牛云+阿里云+腾讯云
微服务应用中图片、文件等存储区别于单体应用,单体应用可以放到本地读写磁盘文件,微服务应用必需用到分布式存储,将图片、文件等存储到服务稳定的分布式存储服务器。目前,很多云服务商提供了存储的云服务,比如阿里云OSS、腾讯云COS、七牛云对象存储Kodo、百度云对象存储BOS等等、还有开源对象存储服务器,比如FastDFS、MinIO等。
SpringCloud微服务实战——搭建企业级开发框架(二十六):自定义扩展OAuth2实现短信验证码登录
我们系统集成了短信通知服务,这里我们进行OAuth2的扩展,使系统支持短信验证码登录。 1、在gitegg-oauth中新增SmsCaptchaTokenGranter 自定义短信验证码令牌授权处理类 2、自定义GitEggTokenGranter,支持多种token模式
SpringCloud微服务实战——搭建企业级开发框架(五):数据库持久化集成MySql+Druid+MyBatis-Plus
在引入相关数据库持久化相关依赖库之前,我们可以考虑到,当我们因业务开发需要,引入各种各样的依赖库时,Jar包冲突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Spring为了解决这些Jar包的冲突,推出了各种bom,最著名的就是Spring IO Platform bom,其中最核心的三个是:spring-framework-bom、spring-boot-dependencies、platform-bom。我们这里参考Spring管理Jar包的方式,新建一个GitEgg-Platform平台工程,提供各种第三方组件的配置及自定义方法,使用子工程gitegg-platform-bom统一管理GitEgg自定义方法
如何基于盘古开发框架开发Dubbo微服务网关
在盘古开发框架下实现将微服务发布为 HTTP 接口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基于 pangu-web 模块的接口调用模式;一种是基于 ShenYu 网关的泛化调用模式。
微服务框架Spring Cloud 2021.0.1发布
2022年2月18日,业界最著名的开源微服务解决方案框架 Spring Cloud 2021.0.1发布。主要是Spring Cloud Config、Spring Cloud Sleuth、Spring Cloud Contract、Spring Cloud Gateway、Spring Cloud Openfeign的更新,以及bug修复。
从微功能到微服务的系统设计演进
莫希特·古普塔(Mohit Gupta) 8分钟阅读 自从我从事软件开发事业以来,我经历了各种设计原则和模式。但是,一个原则非常突出,以至于发明了许多新的应用程序开发方法,模式和结构来与之保持一致。这就是PoSR的“单一职责原则”。而且为什么不这样,它对代码的结构,可读性,可维护性,发布,团队负责以及端到端所有权产生了巨大影响。 我已经看到了各种形式和形状的实现。正如上面提到的文章中提到的那样,此原则是关于由一个代码单位承担一项责任。“代码单元”取决于用户是谁,因此,取决于“谁是客户”,应用程序,模块,程序包,类,功能都可以称为代码单元。无论单元是什么,方向都是使实现更具
面向 DDD 领域的微服务架构设计实践
近来,一些关于面向服务架构的话题,特别是针对微服务架构的弊端这个话题上进行了大量的讨论。虽然在几年前,微服务架构受到很多人的青睐,因为它们提供了许多好处,如独立部署的灵活性、明确的所有权、系统稳定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