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社区> 问答> 正文

日常工作中,开发者应该如何避免“效率陷阱”?

4000积分,户外手套*3

在快节奏的软件开发环境中,追求高效成为了每个团队和个人的重要目标。然而,在追求速度与成果的过程中,很容易陷入一种被称为“效率陷阱”的情况:即表面上看起来工作进展迅速,但实际上却牺牲了代码质量、忽略了长远规划或是过度工作导致团队成员疲惫不堪,最终反而影响了项目的长期成功。面对这样的挑战,开发者如何才能既保持高效率又避免落入这些潜在的陷阱呢?

本期话题:你在日常工作中遇到过什么样的“效率陷阱”?会如何避免?

本期奖品:截止2025年1月7日18时,参与本期话题讨论,将会选出 3 个优质回答获得户外手套,奖品前往积分商城进行兑换。快来参加讨论吧~

优质讨论获奖规则:不视字数多,结合自己的真实经历分享,回答非 AI 生成。

未获得实物礼品的参与者将有机会获得 10-100 积分的奖励,所获积分可前往积分商城进行礼品兑换。
加绒手套.png

注:楼层需为有效回答(符合互动主题),灌水/同人账号/复制抄袭/不当言论等回答将不予发奖。阿里云开发者社区有权对回答进行删除。获奖名单将于活动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公布,奖品将于7个工作日内进行发放,节假日顺延。奖品发放后请中奖用户及时关注站内信并领取兑换,若超时未领取则默认放弃领奖,逾期将不进行补发。

展开
收起
提个问题 2024-12-12 11:05:16 324 0
55 条讨论
参与讨论
取消 提交讨论
  • 原本几何,阈值临界,格式弥生

    在日常开发工作中,我遭遇过不少 “效率陷阱”,也总结出了一些应对之策。
    曾经参与一个项目,初期为了快速出成果,我盲目追求速度,代码写得很潦草,变量命名随意,函数功能混乱。结果在后续功能扩展和调试时,花费了大量时间去理解和修改自己写的代码,这就是典型的因牺牲代码质量而陷入的效率陷阱。从那以后,我坚持先规划好代码结构,遵循清晰的命名规范,并且每完成一个功能模块就进行自我代码审查,确保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过度依赖现有工具框架也是一个问题。有次使用一个流行框架开发,遇到框架未涵盖的特殊需求时,由于对框架底层原理不熟悉,不知如何下手。后来我在使用新工具框架前,都会深入学习其原理,这样在遇到问题时就能灵活应对。
    不合理的时间安排也常拖慢效率。比如同时接多个任务,在不同任务间频繁切换,导致每个任务都无法深入,最终质量不高。现在我会根据任务优先级排序,一次专注于一项重要任务,避免多任务并行带来的混乱。
    在团队协作方面,曾因沟通不畅,与同事重复开发了相同功能模块,浪费了很多时间。之后我们建立了每日站会制度,及时同步工作进展和需求,避免了类似问题。
    另外,过度加班看似增加了工作时长,但疲劳状态下工作效率极低,还容易出错。所以我会合理规划工作时间,保证充足休息,以维持高效状态。
    对于开发者而言,要时刻警惕这些效率陷阱,通过合理规划、注重质量、加强沟通以及保持良好工作节奏等方式,实现真正的高效开发,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2024-12-20 09:02:57
    赞同 1 展开评论 打赏
  • 避免效率陷阱的策略:

    首先,长远规划一定要放在首位。不管项目多紧急,前期策划和脚本打磨的时间不能省。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前期工作做扎实了,后期才能事半功倍。

    其次,合理分配工作量和时间。不要一开始就冲刺,而是要设定阶段性目标,确保每个阶段都有足够的缓冲时间,遇到问题也能及时调整。

    最后,关注团队成员的身心健康。避免长时间的加班,保证大家有足够的休息和充电时间,这样才能保持持久的创意和高效的工作状态。

    2024-12-20 08:57:24
    赞同 1 展开评论 打赏
  • 作为一名普通,我的经历可能会更简单一些。以下是我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效率陷阱”,以及我如何尝试避免它们的:

    1. 急于交付:刚开始工作时,我总是想尽快把功能做出来,结果常常是代码写得很快,但质量却不高,后面修bug的时间反而更多,总是在赶工和返工之间恶性循环。所以现在我会尽量在写代码之前先花点时间理清思路以后再开始动手,这样能减少后期的返工。

    2. 不写文档:有时候我觉得写文档太浪费时间,所以自己能搞的就一股脑先上,导致接手的同事来时都不知道怎么上手。过一段时间我自己也忘了当初是怎么做的。所以现在我会尽量记录一些关键的实现细节,哪怕是简单的注释,也能帮助自己和别人更快理解代码。

    3. 无效加班:之前的一段时间为了赶进度经常加班,结果不仅效率下降,还感觉很疲惫。所以我觉得尽量控制自己的工作时间,合理安排任务,确保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这样反而能保持更好的状态。

    4. 不进行团队沟通:有时候我在一些较为不确定的工作任务上,自己觉得能独立完成任务,就不太和其他前辈进行沟通交流,结果发现自顾自得做的工作,因为缺乏沟通导致方向不一致,最后遇到问题也没人愿意帮忙解决,即使有同事好心帮忙搞,也会浪费大家大量精力和时间。所以现在我会即使简单的任务也会顺带两句和同事沟通一下,确保我的方向大致不错,这样能避免后面走太多弯路。

    希望我的分享能对其他开发者有所帮助,也期待听到大家的经验!

    2024-12-19 18:11:00
    赞同 3 展开评论 打赏
  • 做菜特别香的码蛆

    需要充分的业务理解,和长远规划,不能着急写代码

    2024-12-19 15:53:05
    赞同 4 展开评论 打赏
  • 一、日常工作中遇到的 “效率陷阱”
    (一)过度关注短期任务,忽视代码质量
    在赶项目进度时,为了快速完成功能开发,很容易编写 “快餐式” 代码。例如,在实现一个用户登录功能时,为了尽快完成这个小模块,可能会忽略对输入数据的充分验证,如密码强度检查简单或者没有对用户名的特殊字符进行恰当处理。这种代码在短期内看似完成了任务,但随着项目的推进,尤其是在进行系统集成测试或者安全检查时,就会暴露出大量的问题,后续修复这些问题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可能远超当初编写高质量代码所需的成本。
    为了追求快速实现功能,也可能会放弃代码的优化。比如在处理一个数据查询功能时,使用简单但效率低下的算法,在数据量较小时运行正常,但当数据量增大时,系统性能会急剧下降。
    (二)过度依赖已有工具和框架,缺乏深度思考
    软件开发中有各种各样强大的工具和框架,使用它们确实可以提高效率。然而,过度依赖可能会导致问题。例如,在使用一个流行的前端框架时,只是按照文档示例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式开发,没有深入理解框架的原理和设计思想。当遇到框架未覆盖的特殊需求或者框架本身出现问题时,就会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进行底层的修改和优化。
    盲目跟风使用新的工具或技术,没有充分评估其是否真正适合项目需求。比如看到行业内都在推崇某种新的数据库技术,就不假思索地引入项目,结果发现它与现有的系统架构不兼容,或者对于当前项目的数据规模和访问模式来说,性能并没有提升,反而增加了开发和维护的复杂性。
    (三)不合理的时间安排和多任务处理
    同时接手多个项目或任务时,很容易陷入混乱。例如,在开发一个主要的软件功能的同时,又被分配了一些紧急的小任务,如修复其他模块的小 Bug 或者为客户提供临时的技术支持。在这种情况下,频繁地在不同任务之间切换,会导致注意力分散,每个任务都无法深入思考,最终每个任务的完成质量都不高,而且整体进度也会受到影响。
    对自己的工作时间估计不准确,制定的计划过于紧凑。比如计划在一天内完成一个复杂的算法开发和测试,但实际上由于中间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理解需求偏差、技术难题等,导致无法完成任务,从而产生焦虑情绪,进一步影响工作效率。
    (四)缺乏团队沟通和协作,重复工作
    在团队开发中,如果沟通不畅,可能会出现重复开发的情况。例如,两个开发人员没有及时沟通,都在开发相似的功能模块,等到发现时已经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没有充分理解其他团队成员的工作内容和进度,可能会导致接口开发不匹配。比如后端开发人员和前端开发人员对数据格式和接口规范的理解不一致,当进行前后端联调时,会出现大量的问题,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来调整和重新开发。
    二、避免 “效率陷阱” 的方法
    (一)始终坚持代码质量原则
    建立代码审查机制,无论是自己审查还是团队成员互相审查。在完成一个功能模块的开发后,花时间检查代码的规范性、可读性和可维护性。例如,对于变量命名,使用有意义的名称,避免使用单个字母或者模糊的缩写;对于函数,保证功能单一、逻辑清晰,并且添加足够的注释来解释代码的意图。
    采用测试驱动开发(TDD)方法,在编写代码之前先编写测试用例,这样可以让自己更加关注代码的功能和质量。通过测试用例来驱动代码的编写,确保每一行代码都有对应的测试覆盖,并且在开发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代码质量问题,而不是等到后期集成测试时才暴露出来。
    (二)深入理解工具和技术
    在使用工具和框架之前,先花时间学习其原理和核心概念。例如,在使用一个新的后端框架时,阅读官方文档、学习相关的书籍或者参加线上课程,了解框架的架构设计、请求处理流程、数据存储方式等。这样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更好地进行定位和解决。
    定期评估工具和技术的适用性。对于项目中已经使用的工具和框架,根据项目的发展和需求变化,评估是否需要继续使用或者进行升级。在引入新的工具时,进行充分的技术调研,包括与现有系统的兼容性、性能测试、社区支持等方面的评估,确保其真正能够为项目带来价值。
    (三)合理规划时间和任务
    采用任务优先级排序方法,如使用四象限法则(将任务分为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重要不紧急)来确定任务的优先级。先集中精力完成重要且紧急的任务,对于不重要不紧急的任务可以适当推迟或者放弃。例如,在开发一个软件项目时,修复影响系统稳定性的 Bug 是重要且紧急的任务,而优化一些用户很少使用的功能可以放在后面。
    避免多任务同时进行,尽量将任务按顺序完成。如果确实需要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可以将大任务分解为小任务,为每个小任务分配合理的时间块。例如,将一个大型的软件模块开发任务分解为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小任务,每个小任务设定一个合理的时间期限,在这个时间内专注于完成这一个小任务,避免频繁切换任务。
    (四)加强团队沟通和协作
    建立定期的团队沟通会议,包括项目进度会议、技术分享会议等。在项目进度会议上,每个团队成员汇报自己的工作进度和遇到的问题,及时发现重复工作或者接口不匹配等问题。在技术分享会议上,团队成员可以分享自己在工作中学习到的新技术、新工具或者遇到的技术难题及解决方案,提高团队整体的技术水平。
    制定清晰的接口规范和文档。在团队开发中,特别是涉及到前后端分离或者多个子系统协同工作的项目,提前制定详细的接口规范文档,包括数据格式、接口参数、返回值等内容。开发人员在开发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接口开发,并且在接口发生变化时及时更新文档,这样可以减少因沟通不畅导致的问题。

    2024-12-19 11:47:09
    赞同 4 展开评论 打赏
  • 北京阿里云ACE会长

    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在实际项目中,时间的长短与代码质量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其影响因素很多。 所以 效率陷阱 应该是有条件的 考虑和分析。

    必须明确效率与代码质量之间那微妙而复杂的关系。正如我在过往实践中所深刻领悟到的,时间的长短绝非评判代码质量的单一标尺。在实际项目的浩瀚星空中,诸多因素如同繁星般交相辉映,共同塑造着代码的最终品质。需求的复杂多变、技术架构的选型、团队成员的技能水平与协作默契程度等,都如同隐形的丝线,与代码质量紧密交织。因此,所谓的 “效率陷阱” 并非是一个绝对的、一刀切的概念,而是需要在特定的项目情境与条件下进行审慎的考量与精细的分析。
    在代码构建的核心战场上,要始终坚守良好的编程规范与设计理念的高地。不能被紧迫的时间催促得乱了阵脚,即使时间的鞭子在身后抽打,也要先静下心来,为代码搭建起坚固而灵活的架构骨架。采用诸如面向对象设计中的单一职责原则、开闭原则等经典设计模式,将复杂的功能拆解为一个个独立且高内聚、低耦合的模块。这样一来,在开发过程中,每个模块都能如同精密运转的齿轮,高效协作;在后期维护与升级时,也能轻松替换或扩展,而不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开发人员与测试人员之间应建立起紧密无间的沟通渠道,如同双剑合璧。开发人员在编写代码时,充分吸纳测试人员的专业意见,提前预知可能在测试中暴露的问题,从而在代码源头进行预防;测试人员则要深入了解开发思路,精准定位测试重点,在代码尚未大规模集成之前就将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同时,团队内部定期开展代码分享与交流活动,让成员们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提升代码编写水平与问题解决能力。

    2024-12-19 11:15:17
    赞同 4 展开评论 打赏
  • “效率陷阱”应该是每个程序员都必会走的一个坑,想要规避也不是几个方法就能完全解决的,只能说在环境中尽可能的减少这些坑吧~分享几点见解:

    • 干得好比干得快更重要
      在干得快和干得好的时候,尽量选择干得好,尽量避免拖欠技术债务,采取零容忍策略。如果迫不得已,也要在任务卡片上追踪这笔债务,及时偿还,不要遗忘。

    • 分析需求背后的意义
      在开发前,从不同角度,不同角色认真分析需求背后的意义,定位真正的问题,尝试提出比用户的建议更好、成本更低的方案。

    • 简单不简化
      开发过程中,尽可能用最简单的解决方案,最简单的代码解决问题的需求,控制复杂度。最好的代码是不能再删减一行的代码,哪怕是注释。

    • 多方案对比
      对比多个方案,挑选最佳方案,或者整合推动产生最佳方案。多否定自己,多从使用者角度考虑是否合理。设计两次并不会浪费太多时间,设计上浪费的两个小时,相比实现需要的两周而言,不值一提。

    • 命名很重要
      命名最重要的就是精确性和一致性。不要过于笼统或者模糊。对重复使用的概念,保持一致的命名。不要一会儿 title 一会儿 name

    • 注释
      注释的目的是补充代码所不能表达的意图。如果能通过调整代码结构、重命名函数和变量就能解释清楚的就不要写注释。

    • 早部署、早交付
      早部署、早交付、常部署、常交付,越早部署就越能发现问题,不要堆到最后一把梭哈。

    • 决定重构之前,先想想这能不能比原来好一倍
      对于代码当我们不知道要还是不要的时候,应该果断的选择不要,至少是暂时不要,直到我们清楚的知道为什么要。

    软件开发是一门平衡的艺术。质量、效率、成本是一个不可能三角,总要有取舍~
    多报工时!!!多报工时!!!多报工时!!!多报工时!!!多报工时!!!多报工时!!!多报工时!!!多报工时!!!多报工时!!!多报工时!!!

    2024-12-19 10:20:58
    赞同 4 展开评论 打赏
  • 在快节奏的软件开发环境中,确实存在很多“效率陷阱”。这些陷阱可能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并且对项目和团队产生负面影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效率陷阱以及如何科学地避免它们的方法:

    效率陷阱

    1. 过早优化:开发者可能会试图在代码的早期阶段就进行优化,而不是专注于功能的正确实现。
    2. 技术债务累积:为了快速交付而选择走捷径,导致代码质量下降和技术债务增加。
    3. 忽视测试:跳过或减少测试环节来节省时间,最终却因为bug修复和维护成本增加而浪费更多时间。
    4. 过度工作与疲劳: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会导致员工疲惫,降低生产力和创造力。
    5. 缺乏沟通:团队成员之间沟通不畅可能导致重复劳动或者误解需求。

    避免方法

    1. 遵循敏捷开发原则:敏捷方法强调迭代开发、持续反馈和适应变化。通过短周期(Sprint)的迭代,可以确保每个阶段都有高质量的产出,同时保持灵活性应对变化。

    2. 实践结对编程和代码审查:这不仅能提高代码质量,还能促进知识共享,帮助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改正。

    3. 自动化测试与持续集成:建立全面的自动化测试套件,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等,确保每次代码提交都经过充分验证,减少回归错误的风险。

    4. 合理规划与优先级排序:根据业务价值和技术复杂度来确定任务的优先级,集中精力解决最重要最紧急的问题,而非被琐碎的任务分散注意力。

    5. 重视休息与恢复:鼓励健康的作息习惯,如适当的午休、短暂的活动休息等,有助于维持高效能的工作状态。

    6. 定期反思与调整:实施Scrum中的回顾会议或其他类似的机制,让团队有机会评估过去的工作方式,识别改进点,并做出相应调整。

    7. 投资于培训与发展:为团队成员提供学习新技术和最佳实践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也提升了个人的职业技能。

    8. 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期望:清晰定义项目的里程碑和目标,确保所有团队成员都理解他们的工作方向和重点所在。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保障代码质量和团队健康,从而实现长期的成功。记住,真正的高效率并不是简单地加快速度,而是找到一种平衡,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快地前进。

    2024-12-19 09:04:57
    赞同 4 展开评论 打赏
  • image.png
    在快节奏的软件开发世界里,效率陷阱就像隐藏在代码丛林中的迷雾,看似加快了步伐,实则可能将开发者引向歧途。下面分享一些我遇到过的“效率陷阱”,以及如何巧妙避开它们。

    一、过早优化

    有时,为了追求性能上的微小提升,开发者会在代码尚未稳定时就着手优化。这不仅增加了复杂度,还可能导致后期维护困难重重。避免这一陷阱的方法是遵循“先让它工作,再让它快速”的原则。首先确保功能正确实现,之后根据实际需求和性能测试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

    二、过度工程

    面对问题时,有些开发者倾向于构建过于复杂的架构或引入不必要的技术栈,认为这样能为未来扩展打下坚实基础。然而,这种做法往往事倍功半。我们应当保持简单直接的设计思路,只添加确实需要的功能模块,并采用最适合当前项目的工具和技术。记住,“少即是多”。

    三、忽视沟通

    团队成员间缺乏有效沟通也是常见的效率陷阱之一。各自为政地编写代码可能会导致重复劳动或者接口不兼容等问题。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至关重要,比如定期举行站立会议(Stand-up Meeting),及时分享进度与遇到的问题;同时鼓励开放透明的文化氛围,让每个人都能自由表达意见。

    四、无止境的需求变更

    客户或产品经理频繁提出新需求,使得开发人员不得不频繁调整计划。为了避免陷入这个泥潭,可以尝试设定固定周期的需求收集时间窗口,在此期间集中讨论并确定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对于紧急变更,则需评估其对现有任务的影响程度后再做决定。

    五、盲目跟风新技术

    每当有新的编程语言或框架出现时,部分开发者便迫不及待地想要试水。虽然学习新技术有助于个人成长,但在项目中盲目应用未经验证的技术却存在风险。应该基于项目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而非一味追求潮流。
    在追求高效的同时,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注重长远规划,合理安排工作量,加强团队协作,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既快速又稳健的发展目标。通过以上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绕过那些潜伏在开发道路上的“效率陷阱”。

    2024-12-19 09:00:49
    赞同 3 展开评论 打赏
  • 在快节奏的软件开发环境中,效率陷阱是常见的挑战。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陷阱及相应的避免策略:
    忽视代码质量:为了追求速度而牺牲代码质量,可能会导致技术债务累积,增加后期维护成本和复杂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开发者应该坚持良好的编码实践,如编写清晰、可读性强的代码,并且定期进行代码审查。此外,自动化测试也是确保代码质量的关键,它可以在不影响进度的情况下快速识别错误。
    缺乏长远规划:过于关注短期目标可能导致忽略项目的战略方向。团队应建立敏捷方法论,通过短周期迭代(Sprints)来实现快速交付的同时,确保每个迭代都对长期目标有所贡献。定期回顾和调整路线图可以帮助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
    过度工作与倦怠: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容易造成团队成员疲惫不堪,降低生产力。合理安排工作任务,鼓励休息和休假,创建一个支持性和可持续的工作环境至关重要。同时,培养团队内部的知识共享文化,减少个人成为瓶颈的可能性。
    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或误解会延误决策,阻碍进展。使用有效的沟通工具和技术,比如每日站会、文档化重要决定等手段,可以增强团队协作效率,减少因沟通问题造成的延迟。
    不重视反馈循环:及时获取用户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反馈对于改进产品至关重要。建立快速反馈机制,如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管道以及积极收集并响应用户意见,能够帮助团队更快地修正方向,避免不必要的返工。
    在追求高效的过程中,关键在于找到速度与稳健之间的平衡点,既不盲目加快步伐,也不过分保守,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
    image.png

    2024-12-19 08:48:17
    赞同 5 展开评论 打赏
  • 在软件开发中,“效率陷阱”确实是一个常见的挑战。我曾遇到过为追求快速交付而忽视代码质量的情况,这虽然短期内提升了速度,但遗留的bug和不稳定的架构增加了后期维护成本,形成了“技术债务”。
    为了避免落入这样的陷阱,先应建立清晰的目标和优先级。团队需要理解快速交付并不意味着牺牲质量;相反,高质量的代码能够减少错误修复时间,长远来看更高效。采用敏捷开发方法,如短周期迭代(sprint),可以确保持续交付可用的产品增量,并允许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方向。
    实施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流程,自动化测试和代码审查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们不仅提高了代码质量,还增强了团队间的协作与信任。定期进行代码审查可以帮助分享知识、发现潜在问题,并促进最佳实践的应用。
    关注团队成员的工作状态同样重要。合理安排工作量,保证足够休息,避免长期加班,这样可以维持团队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同时,鼓励开放沟通的文化,让每个成员都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担忧,共同寻找最优解。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在保持高效率的同时,避免陷入“效率陷阱”。

    2024-12-19 08:48:17
    赞同 4 展开评论 打赏
  • 工作经常遇见效率陷阱的就是天天开会,每次沟通需求总是浮于表面,没有真正的下一步计划执行,等到下一次再开会,基本又把上一次的内容重复了一遍。看着天天很忙,实际上进度很慢。
    image.png
    应对这种现象就是落实到人,每一个需求都有详细的执行计划,还需要该人按时更新进度,最好有个实时看板来记录展示。减少开会的频率,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image.png

    2024-12-19 07:55:32
    赞同 4 展开评论 打赏
  • 《架构师手札》公众号作者
    开发者如何才能既保持高效率又避免落入这些潜在的陷阱呢?

    这种情况很普遍,任务评估时间不足,任务倒排,都会导致这种情况。
    这个问题仅凭开发者个人很难解决,一般都需要和leader进行有效的沟通,讲明困境并给出数据说明,以争取资源。
    我们个人也可以通过对自己的工作流程进行审视,使用新的工具来提高效率,不断改进工作流程。

    2024-12-18 15:51:40
    赞同 8 展开评论 打赏
  • 正在经历《效率陷阱》,新项目开始,指定了各种规范,项目开始后,但是都犯懒,总用项目急,先这样先那样,就是不按规范,效率提升了吗,提升了一点点,但是后面出了很多问题,各种改,其实效率提升是负的,还有就是工作要求加班,但真实的呢一部分人白天干活,所谓的晚上加班就是摸鱼,但领导看着你加班心里才会舒服,每天开会,开会的结论就是细分会议下一个会议再定结论,我觉得指定更合理的工作流程,更好的任务分工,更明确的目标,提升团队凝聚力比啥都好

    2024-12-18 11:04:36
    赞同 8 展开评论 打赏
    1. 紧急需求开发,产品一句话通知,导致后端各个开发没有对齐需求。联调测试时候发现业务逻辑理解不一致。
    2. 开发代码为了快,没有规范性的开发,后期优化解耦困难行。
    3. 为了领导面前表现,一组人半夜加班写代码,开会。
      解决此问题:1.钱给够;2.排期给够;给职工足够的重视,有能力的要么给钱,要么给时间。
    2024-12-18 10:14:16
    赞同 9 展开评论 打赏
  • 需求倒排期的时候,大家如果不做好工作拆分,需求拆分,列好计划表,项目上线是必定有风险的,其实大家看起来都很忙,如果没有拆分,都只是忙忙碌碌,然后整体项目无法把控,具体进展无法实时统计。

    2024-12-17 22:02:55
    赞同 11 展开评论 打赏
  • 经过总结,日常工作中会遇到的“效率陷阱”有如下几个:

    • 在项目紧急或时间压力下,为了赶进度,可能会选择快速实现功能而牺牲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扩展性,也就是代码质量的妥协;
    • 团队成员为了赶进度而长时间加班,虽然短期内看似提高了产出,但长期来看会导致疲劳、效率下降,甚至健康问题。
    • 缺乏长远规划,只关注当前的任务和短期的成果,没有为未来的扩展和升级预留空间。
    • 忽略测试,为了节省时间,可能会减少或省略测试环节,尤其是集成测试和性能测试。

    为了避免上述这些“效率陷阱”,我通常会采取如下方法:

    • 代码质量是第一位的,通过设立代码审查机制,确保每一行代码都经过至少一个人的审查;引入自动化测试工具,确保代码在每次提交后都能自动运行测试;定期进行代码重构,保持代码的整洁和可维护性。
    • 设定合理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加班;引入弹性工作制度,让团队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来安排工作。
    • 在项目开始之前,进行充分的需求分析和架构设计;预留扩展接口和升级空间,以便未来能够轻松地添加新功能和优化性能。
    • 将测试纳入项目流程中,确保每个功能在发布前都经过充分的测试;引入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CI/CD)工具,提高测试效率和覆盖率。
    2024-12-17 16:35:58
    赞同 11 展开评论 打赏
  • 在日常的软件开发工作中,我曾经亲身经历过一个典型的“效率陷阱”。那是一个紧急的项目,客户要求在短时间内交付一个功能完备的系统。为了赶上进度,我们团队决定采取“快速迭代”的策略,大家每天加班加点,代码写得飞快。刚开始,项目的进展确实迅速,功能一个接一个地实现,客户也对我们的速度表示满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开始逐渐显现。首先是代码质量问题,由于赶工,很多代码缺乏必要的注释和测试,bug频出,修复一个bug往往会引入新的问题。其次是团队成员的疲惫,长时间的加班让大家身心俱疲,工作效率反而下降,错误率上升。最致命的是,由于过于关注短期目标,我们忽略了系统的架构设计和长远规划,导致后期添加新功能时,系统变得难以扩展,修改一处代码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单纯追求速度往往会适得其反。为了避免再次落入“效率陷阱”,我们在后续的项目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我们强调代码质量,坚持编写清晰的注释和完善的单元测试,确保每段代码都有可追溯性。其次,合理安排工作节奏,避免无谓的加班,保证团队成员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

    更重要的是,我们开始重视长远规划。在项目初期,我们会花更多的时间进行需求分析和架构设计,确保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虽然这样做看似会延缓项目的初期进度,但从长远来看,却大大减少了后期返工和维护的成本,提升了项目的整体效率。

    总的来说,效率和长远规划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保证代码质量和团队成员身心健康的前提下,结合合理的长远规划,才能真正实现高效且可持续的软件开发。只有这样,才能在快节奏的环境中,既保持高效率,又避免落入“效率陷阱”,确保项目的长期成功。

    2024-12-17 16:21:07
    赞同 7 展开评论 打赏
  • 经常遇到看似一直在忙碌,但所做的工作对最终目标的贡献不大,陷入一种自我感动式的忙碌中,实际效率极低
    我想如果每天开始工作前,制定清晰的任务清单,明确各项任务的优先级和预期成果,优先处理重要且紧急的任务。定期回顾工作进展,审视自己的工作是否偏离了主要目标,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和重点,这样得话可以避免“无效的忙碌陷阱”

    2024-12-17 15:36:09
    赞同 7 展开评论 打赏
  • 在快节奏的软件开发环境中,追求高效是每个团队和个人的重要目标,但确实很容易陷入“效率陷阱”。这些陷阱可能表现为牺牲代码质量、忽略长远规划、过度工作导致疲惫等,最终影响项目的长期成功。以下是我个人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效率陷阱”以及如何避免它们的策略:

    遇到的“效率陷阱”

    1. 牺牲代码质量

      • 在追求速度的过程中,有时会忽略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导致后期维护和修改成本增加。
      • 过度使用快速而不够优雅的解决方案,可能导致代码难以理解和维护。
    2. 忽略长远规划

      • 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可能会忽视项目的长期目标和战略,导致后期需要频繁调整方向或重写代码。
      • 缺乏清晰的架构设计和模块划分,使得项目难以扩展和适应新的需求。
    3. 过度工作

      • 为了赶进度,可能会加班加点,导致身体和精神的疲惫,影响工作效率和创造力。
      • 过度工作还可能引发团队成员之间的紧张关系,影响团队协作。
    4. 忽视测试

      • 为了快速交付,可能会减少测试的时间或范围,导致上线后出现大量bug。
      • 缺乏充分的测试会降低代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避免“效率陷阱”的策略

    1. 坚持代码质量

      • 遵循良好的编程实践,如代码审查、单元测试、重构等,确保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 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不忘质量,避免为了快速完成任务而牺牲代码质量。
    2. 制定长远规划

      • 在项目开始前,进行充分的调研和需求分析,明确项目的长期目标和战略。
      • 制定清晰的架构设计和模块划分,确保项目能够顺利扩展和适应新的需求。
    3. 合理安排工作

      • 设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避免过度工作导致的疲惫和效率下降。
      • 鼓励团队成员进行适当的休息和放松,保持身心健康。
    4. 重视测试

      • 编写充分的测试用例,确保代码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 引入自动化测试工具和方法,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
    5. 持续学习和提升

      • 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和工具,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效率。
      • 与团队成员分享经验和知识,共同提升团队的整体能力和效率。
    6. 建立反馈机制

      • 定期回顾和评估项目进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 鼓励团队成员提出改进建议,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和效率。

    通过遵循这些策略,我们可以在追求高效率的同时,避免陷入“效率陷阱”,确保项目的长期成功和团队的持续成长。

    2024-12-17 14:06:09
    赞同 6 展开评论 打赏
滑动查看更多
问答分类:
问答地址:

话题讨论榜

  • 1
    1024程序员节,开发者们都在参与社区的哪些活动?
    奖品池:4000积分,马克杯*10
    43

    建议:将通义灵码直接接入到阿里云函数计算,让更多的普罗大众可以使用自然语言实现自己的编程需求,例如自动获取招考公告等。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编程不再是专业人士的专属技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开始尝试通过自然语言来实现自己的编程需求。通义灵码作为一种创新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能够帮助用户更加便捷地完成各种编程任务,比如自动获取招考公告等。为了进一步推广这一技术,建议将通义灵码...

  • 2
    99元云服务器,你最pick哪种新玩法?
    奖品池:4000积分,天猫精灵*10,鼠标垫*100
    197

    送我,我是学生!!!

  • 3
    关于开发者的100件小事,你知道哪些?
    奖品池:4000积分,桌面垃圾桶*6
    62

    嘿,大家好!👋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开发者的“100件小事”。作为一名程序员,我亲身经历了很多有趣和难忘的事情。下面就来聊聊我体会最深的几件小事吧!😎 开发者的强迫症 代码格式:每次写完代码,我总会不自觉地检查缩进、空格和括号的位置,确保代码整洁美观。有时候,一行代码的格式不对,我就会觉得整个项目都不完美。🛠️ 命名规范:变量和函数的命名一定要有意义,不能随便用a、b、c这样的名字。...

  • 4
    AI助力,短剧迎来创新热潮?
    奖品池:4000积分,保温杯*3
    79

    🎁嘿,大家好!👋 ,今天跟大家聊聊AI技术如何助力短剧领域的创新发展。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短剧创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这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创意和效率的双重提升。🚀 AI助力短剧领域的创新 智能编剧辅助 创意生成:AI可以基于大数据分析,生成多种剧情梗概和创意点子。这对于编剧来说,就像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创意宝库,可以激发更多的灵感。💡 剧本优化:AI还可以帮助编剧优化剧本,检...

  • 5
    P人出游,你是否需要一个懂你更懂规划的AI导游呢?来搭建专属文旅问答机器人吧
    奖品池:4000积分
    37

    P人出游,你是否需要一个懂你更懂规划的AI导游呢? LLaMA Factory是一款低代码大模型微调框架,集成了百余种开源大模型的高效微调能力,使您无需深入理解复杂算法即可轻松进行模型微调。阿里云的人工智能平台PAI提供一站式机器学习服务,覆盖从数据预处理到预测的全流程,并支持多种深度学习框架与自动化建模,大幅降低了使用难度。通过结合PAI与LLaMA Factory,用户能够充分发挥二者优...

  • 相关电子书

    更多
    低代码开发师(初级)实战教程 立即下载
    冬季实战营第三期:MySQL数据库进阶实战 立即下载
    阿里巴巴DevOps 最佳实践手册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