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 ModelScope 的 Swift 微调时,虽然没有直接提供一个参数让用户显式设置 Loss 值本身(因为 Loss 是模型训练过程中根据数据和目标函数自动计算的),但可以通过调整一些超参数来间接影响 Loss 的变化趋势和最终值。以下是一些与 Loss 相关的关键参数及其作用说明:
1. 学习率 (learning_rate
)
- 作用:控制模型权重更新的步长。学习率过高可能导致 Loss 波动较大甚至发散,而过低则可能使 Loss 下降缓慢。
- 推荐设置:
- 默认值通常为
1e-5
或 1e-4
,具体取决于模型类型。
- 如果发现 Loss 下降过快或出现过拟合现象,可以适当降低学习率(如设置为
5e-6
)。
- 影响:合理的学习率可以帮助 Loss 平稳下降,避免过拟合或欠拟合。
2. 训练轮数 (n_epochs
)
- 作用:定义模型遍历整个训练数据集的次数。训练轮数过多可能导致过拟合,Loss 在训练集上继续下降但在验证集上上升;轮数过少可能导致欠拟合,Loss 无法收敛到理想范围。
- 推荐设置:
- 数据量较小时(<10,000),建议设置为 3~5 次。
- 数据量较大时(>10,000),建议设置为 1~2 次。
- 影响:通过调整训练轮数,可以控制 Loss 的收敛速度和最终值。
3. 批次大小 (batch_size
)
- 作用:定义每次训练迭代中使用的样本数量。较小的批次大小可能导致 Loss 波动较大,而较大的批次大小会使 Loss 更加平滑但需要更多显存资源。
- 推荐设置:
- 默认值随模型选择变化,通常较大的模型默认批次大小较小。
- 推荐使用默认值,除非显存资源有限或需要更精细的梯度更新。
- 影响:批次大小会影响 Loss 的稳定性以及训练效率。
4. 最大序列长度 (max_length
)
- 作用:限制输入数据的最大 token 长度。如果单条数据的 token 长度超过该值,数据会被直接丢弃,可能导致训练数据不足。
- 推荐设置:
- 默认值为 2048,但可以根据任务需求调整为更高值(如 8192)。
- 确保训练数据中大部分样本的长度不超过
max_length
,否则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并影响 Loss 计算。
- 影响:合理的
max_length
设置可以避免因数据截断或丢弃导致的 Loss 异常。
5. 学习率调整策略 (lr_scheduler_type
)
- 作用:动态调整学习率以优化 Loss 下降过程。不同的策略对 Loss 的收敛速度和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 推荐设置:
- 默认值为
cosine
,但推荐使用 linear
或 Inverse_sqrt
。
- 根据任务需求选择合适的策略,例如
cosine
更适合平稳下降,而 linear
更适合快速收敛。
- 影响:学习率调整策略直接影响 Loss 的下降曲线。
6. 梯度裁剪 (max_grad_norm
)
- 作用:限制梯度更新的最大值,防止因梯度过大导致 Loss 发散。
- 推荐设置:
- 默认值为 1,通常无需调整。
- 如果 Loss 出现剧烈波动,可以尝试减小该值。
- 影响:梯度裁剪有助于稳定 Loss 下降过程。
7. 权重衰减 (weight_decay
)
- 作用:通过 L2 正则化限制模型参数的增长,避免过拟合。
- 推荐设置:
- 默认值为 0.1,通常无需调整。
- 如果 Loss 在训练集上过低但在验证集上较高,可以适当增加该值。
- 影响:权重衰减可以防止 Loss 过拟合到训练数据。
8. 验证频率 (eval_steps
)
- 作用:定义训练过程中验证 Loss 的频率。较高的验证频率可以帮助及时监控 Loss 变化。
- 推荐设置:
- 默认值为 50,可以根据需求调整。
- 如果希望更频繁地观察 Loss 变化,可以减小该值。
- 影响:验证频率决定了 Loss 曲线的显示粒度。
重要提醒
- 过拟合问题:如果训练 Loss 远小于验证 Loss,可能是过拟合导致的。此时可以尝试降低学习率、减少训练轮数或增加正则化强度。
- 数据质量问题:确保训练数据的质量和多样性,避免因数据分布不均导致 Loss 异常。
- 资源限制:注意 GPU 资源的使用限制,避免因资源不足导致训练失败。
通过以上参数的合理配置,可以有效控制 Swift 微调过程中的 Loss 行为,从而获得理想的模型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