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效报时间的异常通常与项目进度、工时统计或燃尽图相关,以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详细步骤和方法:
1. 检查迭代进度和偏差
通过云效提供的「迭代燃尽图」和「工时燃尽图」卡片,可以快速识别进度是否滞后或工时评估是否不足。
操作步骤:
- 查看迭代燃尽图:
- 如果存量曲线高高飘起,说明进度已经严重滞后。
- 需要检查是否有未完成的工作项(需求、任务或缺陷)导致进度延迟。
- 查看工时燃尽图:
- 如果剩余工时数量往上飘,可能是排期时工作量评估不足或插入了新的需求。
- 确认是否有新增需求或任务未被合理规划到迭代中。
解决方案:
- 调整任务优先级:根据「工作项排名」和「迭代工时排名」卡片,重新分配团队成员的任务,确保关键任务优先完成。
- 补充资源:如果工时不足,考虑增加人手或延长迭代周期。
2. 核对关键时间点
需求的关键时间点(如计划提测日期、计划完成时间等)可能未被正确设置或更新,导致时间异常。
操作步骤:
- 在云效项目协作Projex中,检查需求卡片上的关键时间点是否已明确。
- 使用自动化规则推送提醒。例如,当需求接近「计划提测时间」时,系统会通过钉钉群消息提醒相关人员。
解决方案:
- 更新时间点:确保所有需求的关键时间点已准确录入系统。
- 设置提醒:为即将到期的需求配置自动化提醒规则,避免因遗忘导致时间异常。
3. 分析工时统计偏差
工时统计偏差可能源于预估工时不准确或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操作步骤:
- 查看「迭代工时概览」卡片,确认迭代中需求的预计工时总和是否合理。
- 对比实际工时与预估工时,找出偏差较大的任务。
解决方案:
- 重新评估工时:对于偏差较大的任务,重新评估其复杂度并调整工时。
- 优化任务拆解:确保需求已拆解到具体的研发任务(前端、后端和联调),并指派给具体开发人员。
4. 处理未反映在看板上的问题
有时,产品经理临时插入需求但未录入系统,可能导致时间异常。
操作步骤:
- 在每日站会中,检查是否存在未反映在看板上的问题。
- 确认所有需求均已录入系统并分配到具体负责人。
解决方案:
- 录入遗漏需求:将临时插入的需求及时录入系统,并更新其状态和时间点。
- 同步团队信息:确保所有团队成员了解最新的需求和任务安排。
5. 跟进缺陷解决进展
缺陷的积压可能导致项目进度延迟,进而引发时间异常。
操作步骤:
- 查看「缺陷趋势图」和「存量缺陷按成员排名」指标卡,了解当前迭代中的缺陷情况。
- 确认是否有关键缺陷未被及时修复。
解决方案:
- 优先修复关键缺陷:推动团队优先解决影响较大的缺陷。
- 暂停新需求开发:如有必要,暂缓新需求的开发,集中精力修复缺陷。
6. 检查跨项目资源分配
如果涉及跨项目场景,需关注各项目的资源投入与工作量是否匹配。
操作步骤:
- 查看「项目投入人力排名」和「项目工作量排名」指标卡。
- 确认存量需求量与投入人力是否成正比。
解决方案:
- 调整资源分配:将关键人力投入到重要项目中,确保资源分配合理。
- 平衡新增与交付速度:避免新增需求过多导致积压,保持新增与交付的动态平衡。
7. 其他注意事项
- 红线异常问题:如果出现红线异常(如覆盖率不足、坏味道等问题),需解析相关数据并采取措施。
- 工具配置问题:确保使用的工具(如TortoiseGit)配置正确,避免因工具问题导致时间异常。
总结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有效解决云效报时间的异常问题。重点在于及时发现偏差、调整任务优先级、优化资源分配,并确保所有需求和缺陷均被合理跟踪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