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Works为什么py3的节点任务,在仿真环境下27s执行完成,上了生产后需要38分钟,任务中涉及到访问阿里云其他的网址,是有什么需要特别设置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议》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在DataWorks中,PyODPS 3节点任务在仿真环境和生产环境中执行时间差异较大的问题,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以下是详细分析及解决方案:
生产环境中可能存在网络访问限制,尤其是当任务需要访问阿里云其他服务(如OSS、RDS等)或第三方接口时。如果未正确配置白名单,可能会导致请求超时或延迟增加。
解决方法: - 在管理中心 > 工作空间 > 安全设置中,检查并添加目标服务的IP地址或域名到沙箱白名单中。 - 确保任务运行的调度资源组能够正常访问外部网络。如果使用独享资源组,请确认其网络连通性配置是否正确。
仿真环境通常使用的是开发资源组,而生产环境可能使用独享资源组或Serverless资源组。不同资源组的计算能力和内存限制可能导致执行时间差异。
解决方法: - 检查生产环境中使用的资源组类型及其配置。如果是独享资源组,确保本地处理的数据量不超过50MB,避免因内存不足导致OOM(Got Killed)错误。 - 如果使用Serverless资源组,根据任务数据量合理配置CU(Compute Unit),以提升任务执行效率。
生产环境中,任务可能受到调度参数或依赖关系的影响。例如,任务可能需要等待上游任务完成,或者调度参数未正确传递,导致任务延迟。
解决方法: - 检查任务的调度配置,确保所有依赖的上游任务均已正确设置,并且依赖关系符合业务逻辑。 - 如果任务中使用了自定义调度参数(如ds=${yyyymmdd}
),请确认参数在生产环境中已正确传递。可以通过以下代码验证:
print('ds=' + args['ds'])
如果参数未正确传递,需在调度配置中重新设置。
PyODPS节点的日志输出和数据操作也可能影响任务执行时间。如果任务中包含大量日志输出或本地数据处理操作,可能导致性能下降。
解决方法: - 避免在日志中直接输出大量数据结果,建议仅输出告警日志和进度信息。 - 尽量减少本地数据操作,优先通过SQL或DataFrame任务处理数据。如果必须使用Pandas或Numpy,确保数据量较小且不超出内存限制。
生产环境中使用的Python版本为3.7,如果任务代码中使用了更高版本的语法(如Python 3.8中的finally block
),可能导致执行失败或性能下降。
解决方法: - 确保任务代码兼容Python 3.7,避免使用高版本特有的语法。
生产环境中,PyODPS节点不支持多Python任务并发执行。如果任务中存在并发逻辑,可能导致任务被阻塞或执行时间延长。
解决方法: - 检查任务代码,确保未配置多Python任务并发执行。
如果任务涉及数据上传或下载,options.tunnel.use_instance_tunnel
的默认值为False
,可能导致数据传输效率较低。
解决方法: - 在任务代码中手动开启instance tunnel
:
from odps import options
options.tunnel.use_instance_tunnel = True
根据上述分析,建议您按照以下步骤排查和优化任务: 1. 检查生产环境的网络白名单配置,确保任务可以正常访问外部服务。 2. 确认资源组类型及其配置,避免因资源不足导致性能下降。 3. 核实调度参数和依赖关系,确保任务按预期执行。 4. 优化日志输出和数据操作,减少不必要的性能开销。 5. 确保代码兼容Python 3.7,并避免多任务并发执行。 6. 如有数据传输需求,开启instance tunnel
以提升效率。
通过以上调整,任务执行时间应能得到显著改善。
DataWorks基于MaxCompute/Hologres/EMR/CDP等大数据引擎,为数据仓库/数据湖/湖仓一体等解决方案提供统一的全链路大数据开发治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