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分布式数据库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业务场景。不同的业务场景对数据库的需求不同,因此需要选择能够最大程度满足业务需求的数据库。例如,如果业务涉及到大规模数据处理,那么选择支持分布式计算的数据库会更加合适。
其次,需要考虑数据库的特性。分布式数据库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支持持久化存储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如MySQL,OceanBase;偏向于计算的分布式计算框架,如Hadoop HDFS,Ceph,Swift等。根据业务需求选择适合的数据库类型。
再次,需要考虑数据库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分布式数据库通过数据分片、冗余备份等技术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这对于关键业务尤为重要。
此外,还需要考虑数据库的安全性。分布式数据库通过多副本、数据加密等技术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保护了用户的数据不被非法访问。
最后,需要考虑数据库的成本。分布式数据库虽然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具有优势,但其硬件和软件成本也相对较高。因此,在选择分布式数据库时,需要权衡其带来的效益和成本。
与传统的Oracle集群相比,分布式数据库的优势在于可以处理更大规模的数据,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容错性。然而,从传统的集中式数据库转向分布式数据库也需要考虑到一些挑战,比如实施难度大,可能需要重新开发核心系统。
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的选型因素:
数据类型:根据企业数据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数据库技术,如关系型数据库适合处理结构化数据,非关系型数据库适合处理非结构化数据。
可扩展性:选择能够随着业务增长和数据量增长而自动扩展的数据库技术,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数据一致性:选择具有较高数据一致性和事务性的数据库技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准确性。
性能:选择具有较高读写性能和查询性能的数据库技术,以提升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兼容性:选择与现有系统兼容的数据库技术,以减少系统的改造成本和风险。
可重点参考下述指标:
1)系统数量
考量租户能力。
2)数据量
考量系统承载力。
3)系统性能指标
TPS、QPS、RT等。
4)并发量
系统的最大并发数:为了节省成本,多套小系统可以共用一套数据库,但是负载很大的高并发场景还需独立搭建。
5)业务中断时间
系统最大可容忍的业务中断时间:分布式数据库节点宕机并不是对业务没有任何影响,主节点宕机都涉及到一个切换的问题,切换就是影响业务的时间,要充分评估业务能否忍受这么长时间的中断。
6)系统的迁移成本
分布式数据库不可能做到oracle、db2、mysql所有数据库的百分之百兼容,所以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在迁移上都会或多或少地涉及到应用的改造。
选型技术之外的考量因素
成熟度、标杆应用、生态、ROI等。
数据库选型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相比传统的Oracle集群,现代数据库(例如云原生数据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在进行分布式数据库选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与传统的Oracle集群相比,分布式数据库有以下优势:
总体来看,分布式数据库可以更好地满足大规模、高可用、低成本等要求,适合很多企业的应用场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议》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PolarDB 分布式版 (PolarDB for Xscale,简称“PolarDB-X”) 是阿里云自主设计研发的高性能云原生分布式数据库产品,为用户提供高吞吐、大存储、低延时、易扩展和超高可用的云时代数据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