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ModelScope大佬实践过,或者是了解AI分布式框架?可以将大模型,进行分布式部署冰推理

有没有ModelScope大佬实践过,或者是了解AI分布式框架?可以将大模型,进行分布式部署冰推理

展开
收起
真的很搞笑 2023-05-20 16:38:30 238 分享 版权
阿里云 AI 助理回答

在阿里云的生态系统中,ModelScope和相关AI分布式框架提供了多种方式来实现大模型的分布式部署与推理。以下是详细的实践方法和步骤:

1. 基于ACK的多机分布式部署

通过阿里云容器服务Kubernetes版(ACK),可以实现DeepSeek等大模型的分布式推理部署。具体步骤如下:

1.1 模型切分

  • TP(Tensor Parallelism)PP(Pipeline Parallelism) 是常用的模型并行策略。
    • TP=8:将模型参数分布在8个GPU上进行数据并行计算。
    • PP=2:将模型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运行在一个GPU节点上。
  • 这种切分方式能够有效解决单张GPU显存不足的问题。

1.2 模型下载与存储

  • 使用Git LFS克隆模型仓库,并将模型文件上传至OSS(对象存储服务)。
  • 配置存储卷(PV和PVC),将OSS中的模型挂载到Kubernetes Pod中。

1.3 部署推理服务

  • 使用Arena工具提交分布式推理任务:
    arena serve distributed \
    -name=vllm-dist \
    -version=v1 \
    -restful-port=8080 \
    -image=kube-ai-registry.cn-shanghai.cr.aliyuncs.com/kube-ai/vllm:v0.7.2 \
    -share-memory=30Gi \
    -data=llm-model:/mnt/models \
    -leader-num=1 \
    -leader-gpus=8
    
  • 关键参数说明
    • -share-memory:配置共享内存大小,用于加速模型加载。
    • -leader-gpus:指定Leader节点使用的GPU数量。

1.4 验证服务

  • 建立端口转发以测试推理服务:
    kubectl port-forward svc/vllm-dist-v1 8000:8000
    
  • 发送推理请求:
    curl -XPOST http://localhost:8000/generate \
    -H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d '{"text_input": "什么是人工智能?", "parameters": {"temperature": 0.9}}'
    

2. PAI-EAS的多机分布式推理

PAI-EAS(弹性加速服务)支持多机分布式推理,适用于超大规模模型(如DeepSeek 671B)的部署。

2.1 配置分布式推理

  • 登录PAI控制台,进入EAS页面。
  • 在“资源部署”区域,开启分布式推理开关,并配置以下参数:
    • 单实例部署的机器数:设置为2或更多。
    • RDMA网络:启用RDMA以提高节点间通信效率(仅支持灵骏智算资源)。

2.2 部署服务

  • 选择官方支持的分布式推理镜像(如vllm:0.7.1sglang:0.4.1)。
  • 完成参数配置后,点击“部署”按钮。

2.3 调用服务

  • 使用SDK或curl命令调用模型服务:
    import requests
    service_url = 'YOUR_SERVICE_URL'
    token = 'YOUR_SERVICE_TOKEN'
    request = {"prompt": "浙江的省会是哪里?", "history": []}
    resp = requests.post(service_url, headers={"Authorization": token}, json=request)
    print(resp.json()['response'])
    

3. BladeLLM引擎的高效部署

BladeLLM是专为大语言模型优化的高性能推理引擎,支持分布式推理和多种优化技术。

3.1 核心优势

  • 高性能算子库:提升计算效率。
  • 量化压缩:减少模型大小,降低推理延迟。
  • Prompt缓存:加速重复请求的处理。

3.2 部署方式

  • 场景化部署(推荐):
    • 登录PAI控制台,选择“LLM大语言模型部署”。
    • 配置服务名称、镜像版本、模型路径等参数。
  • 自定义部署
    • 支持用户自定义镜像和运行命令。
    • 配置共享内存和资源规格。

3.3 调用接口

  • BladeLLM兼容OpenAI接口协议,支持HTTP SSE流式响应:
    curl -XPOST http://<service-url>/v1/completions \
    -H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d '{"prompt": "你好,世界!", "max_tokens": 50}'
    

4. 注意事项与限制

  • 模型格式:确保模型与HuggingFace或ModelScope社区标准兼容。
  • GPU要求:根据模型参数量选择合适的GPU卡型(如A系列、H系列、L系列)。
  • 存储优化:避免将模型打包到容器镜像中,推荐使用OSS或NAS存储,并通过PVC挂载。
  • 性能监控:使用PAI提供的实时监控工具,确保服务稳定运行。

5. 总结

通过上述方法,您可以利用ModelScope、PAI-EAS、BladeLLM等工具实现大模型的分布式部署与推理。无论是基于ACK的多机分布式架构,还是PAI-EAS的弹性加速服务,都能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如果您需要进一步优化性能,建议结合量化压缩、Prompt缓存等技术。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有帮助
无帮助
AI 助理回答生成答案可能存在不准确,仅供参考
0 条回答
写回答
取消 提交回答

ModelScope旨在打造下一代开源的模型即服务共享平台,为泛AI开发者提供灵活、易用、低成本的一站式模型服务产品,让模型应用更简单!欢迎加入技术交流群:微信公众号:魔搭ModelScope社区,钉钉群号:44837352

还有其他疑问?
咨询AI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