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遇到过 上游使用flink cdc 映射MySQL表;然后写入到下游的JDBC映射表;上游MySQL更新数据;下游的MySQL的数据总条数总是从减少然后又增加到和上游数据总数一样;数据积压也基本上没有;checkpoint也是设置的毫秒级;上游仅仅是更新数据并没有删除数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议》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根据您描述的问题,上游使用Flink CDC映射MySQL表,并将数据写入到下游的JDBC映射表中。尽管上游MySQL仅执行了数据更新操作,未进行删除,但下游MySQL的数据总条数却出现了先减少后增加至与上游一致的现象,同时数据积压不明显且checkpoint间隔设置较短。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排查:
变更数据捕获逻辑:Flink CDC在处理MySQL的更新操作时,理论上应直接对应到下游的更新操作,不会导致数据数量的减少。需检查Flink作业中对MySQL更新事件的处理逻辑,确认是否正确地映射为JDBC的更新操作而非其他误操作,如错误地触发了删除后重插入。
Checkpoint行为影响:虽然您的checkpoint间隔设置为毫秒级,但如果在checkpoint完成前有大量更新操作,而这些更新在checkpoint之前未被完全处理,可能会在故障恢复时重新消费部分更新事件,表现为数据量的临时波动。需要确保checkpoint能够及时完成并反映所有已处理的更新状态。
并发与事务管理:下游JDBC sink端可能存在并发写入或事务管理不当的情况,导致在高并发更新时,部分更新操作的可见性延迟,从而观察到数据量的非预期变化。
数据去重问题:如果Flink作业配置中没有有效处理数据的唯一性,特别是在网络不稳定或重启恢复过程中,可能会因重复消费Binlog事件而导致下游数据出现短暂的重复插入与随后的“减少”(实际是修正)现象。
审查Flink作业代码:详细检查Flink作业中关于MySQL更新事件的处理逻辑,确保其正确转换为JDBC的UPDATE语句。
监控Checkpoint过程:通过Flink的监控界面或日志,观察checkpoint的生成频率、耗时及状态,确认是否存在频繁的checkpoint失败或超时,以及这是否与数据波动时间点相关联。
分析下游sink配置:检查JDBC sink的并发度设置、事务边界管理策略,确保它们适合当前的数据处理量级和更新频率。
数据流验证:在测试环境中模拟上游的更新操作,结合Flink的调试工具(如Savepoint、Metrics)跟踪数据流动的每一步,特别是关注更新事件如何转化为sink操作的过程。
日志分析:深入分析上下游系统的日志,包括Flink作业日志、MySQL Binlog日志及下游数据库的日志,寻找可能的数据处理异常或冲突线索。
请依据上述建议进行排查和调整,以解决数据数量异常波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