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们,mongodb-cdc,Resume of change stream was not possible, as the resume point may no longer be in the oplog.' 这个问题,之前也研究过,说是 heartbeat 问题,可是我这里数据更新的很快,而且我也设置了 heartbeat 为 30s这个 resume token not found 还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议》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遇到Resume of change stream was not possible, as the resume point may no longer be in the oplog.
这个错误,表明MongoDB CDC在尝试从上次的Checkpoint(即Resume Token)恢复时,找不到对应的oplog记录了。即使您已经设置了心跳间隔为30秒,该问题仍然可能出现,这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Oplog大小限制:MongoDB的oplog是一个固定容量的集合,如果其大小不足以保留从上次Checkpoint到当前的所有操作记录,较早的记录会被循环覆盖。您需要检查并适当增加oplog的大小,以确保在期望的恢复时间窗口内所有操作都能被记录。
高吞吐量数据更新:即使有心跳机制,但如果您的数据库在短时间内有极高的数据更新速率,oplog可能会因为写入速度过快而迅速达到其容量上限,导致旧的记录被更快地清除掉。
不恰当的Checkpoint策略:如果Checkpoint设置得过于稀疏(即长时间才做一次Checkpoint),在系统重启或故障恢复时,从最后一个Checkpoint到故障点之间的oplog记录可能已经被循环覆盖。
网络延迟或短暂中断:在网络不稳定或存在短暂中断的情况下,虽然心跳发送出去,但实际的oplog同步可能滞后,导致resume token对应的数据已被删除。
解决此问题的建议措施包括:
调整Oplog大小:根据您的数据变更频率和期望的故障恢复时间窗口,通过修改oplogSizeMB
配置来增加oplog的大小,确保它能保存足够的操作历史记录。
优化Checkpoint策略:更频繁地执行Checkpoint操作,减少从失败恢复时需要重放的日志量,降低丢失resume token的风险。
监控与报警:加强对MongoDB oplog使用情况的监控,当接近容量上限时及时收到警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检查网络稳定性:确保网络连接稳定,减少因网络问题导致的同步延迟。
综上所述,即使设置了心跳间隔,仍需关注oplog的管理、Checkpoint策略以及网络状况,以避免resume token失效的问题。您可以复制页面截图提供更多信息,我可以进一步帮您分析问题原因。
实时计算Flink版是阿里云提供的全托管Serverless Flink云服务,基于 Apache Flink 构建的企业级、高性能实时大数据处理系统。提供全托管版 Flink 集群和引擎,提高作业开发运维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