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alrX信通院那套稳定性,一般是该如何去做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议》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PolarDB-X在确保稳定性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主要涉及架构设计与技术实现两个层面:
扩展性设计:PolarDB-X采用共享存储架构,能够根据业务需求动态扩充计算节点规格和数量,而无需数据迁移,扩展过程快速且对业务透明。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系统处理能力,也为稳定性奠定了基础。
负载均衡:内置Proxy能力自动将请求均衡到各个节点,有效分散单点压力,保证服务的高可用性和稳定性。
强隔离与资源独享:在靠近用户业务的计算层,PolarDB-X实施用户间强隔离策略,确保单一用户的行为不会影响其他用户的服务质量,从而提升整体系统的稳定运行。
全用户态存储链路与数据分布:采用全用户态存储链路优化访问延迟和带宽使用,同时将每个用户的数据分散到多个存储节点上,减少热点问题,通过自动数据迁移机制进一步平衡IO负载,保障访问性能和稳定性。
Parallel-Raft技术:利用Parallel-Raft技术确保数据的高可靠性,每份数据有三个副本,并保证每次写操作至少有两个副本落盘,即使在部分节点故障的情况下也能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降低RPO(Recovery Point Objective)。
故障切换与无感知恢复:当计算节点发生故障时,由于共享存储架构的优势,可以迅速切换到其他健康节点继续提供服务,极大地缩短了RTO(Recovery Time Objective),并且在Proxy的协同下,这一过程对应用是无感知的。
综上所述,PolarDB-X通过灵活的扩展性、智能的负载均衡、严格的资源隔离、高效的数据管理和复制技术,以及快速的故障恢复机制,共同构建了一套高稳定性的数据库解决方案。
PolarDB 分布式版 (PolarDB for Xscale,简称“PolarDB-X”) 采用 Shared-nothing 与存储计算分离架构,支持水平扩展、分布式事务、混合负载等能力,100%兼容MySQL。 2021年开源,开源历程及更多信息访问:OpenPolarDB.com/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