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通的云原生架构历程都经历了哪几个步骤?

申通的云原生架构历程都经历了哪几个步骤? image.png

展开
收起
游客6k7pwl5wdtibc 2021-11-26 14:37:27 818 分享 版权
阿里云 AI 助理回答

申通快递在构建云原生架构的历程中,经历了几个关键步骤,这些步骤帮助他们实现了技术体系的现代化和业务效率的提升。虽然我无法提供申通快递详细的内部转型记录,但根据云原生技术实践的一般路径,可以推测其可能包括以下几个重要阶段:

  1. 容器化:这是云原生之旅的第一步,申通可能首先将应用从传统的虚拟机或物理服务器迁移到容器中,使用Docker等技术来打包应用程序及其依赖项,提高部署的一致性和效率。

  2. 微服务化:为了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敏捷性,申通可能将单体架构拆分为多个微服务。每个微服务负责一个特定的功能,通过API进行通信,这有助于独立开发、测试和部署各个服务。

  3. 服务网格:随着微服务数量的增长,管理服务间的通信、监控和安全变得越来越复杂。引入服务网格(如Istio)可以帮助自动化服务发现、负载均衡、故障恢复和安全控制,进一步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4. 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为了加快软件交付速度,申通可能实施了CI/CD流程,利用Jenkins、GitLab CI/CD或其他工具自动化代码构建、测试和部署过程,确保快速迭代的同时保持高质量。

  5. DevOps文化与工具链:云原生转型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变化,还需要组织文化的转变。申通可能推动了DevOps文化的建立,加强开发和运维团队之间的协作,采用阿里云DevOps平台等工具,实现更高效的协同工作模式。

  6. 可观测性与日志管理:随着系统复杂度的增加,实时监控和日志管理变得至关重要。申通可能采用了ELK Stack(Elasticsearch, Logstash, Kibana)、Prometheus、Grafana等工具,以及阿里云的ARMS、SLS等服务,以实现对系统性能、日志和异常的全面监控。

  7. 基础设施自动化与管理:使用阿里云的资源编排服务ROS、Kubernetes(K8s)等技术,实现基础设施即代码(IaC),自动化资源的配置和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运维效率。

请注意,上述内容是基于云原生转型通用路径的推测,具体到申通快递的实际操作细节,可能会有所不同。要了解申通快递云原生架构的具体历程,建议直接参考申通官方发布的技术分享或案例研究。

有帮助
无帮助
AI 助理回答生成答案可能存在不准确,仅供参考
0 条回答
写回答
取消 提交回答

阿里云拥有国内全面的云原生产品技术以及大规模的云原生应用实践,通过全面容器化、核心技术互联网化、应用 Serverless 化三大范式,助力制造业企业高效上云,实现系统稳定、应用敏捷智能。拥抱云原生,让创新无处不在。

收录在圈子:
+ 订阅
阿里云 云原生应用平台 肩负阿里巴巴集团基础设施云化以及核心技术互联网化的重要职责,致力于打造稳定、标准、先进的云原生产品,成为云原生时代的引领者,推动行业全面想云原生的技术升级,成为阿里云新增长引擎。商业化产品包括容器、云原生中间件、函数计算等。
还有其他疑问?
咨询AI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