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容灾是以什么为核心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议》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云原生容灾的核心主要依赖于分布式系统的数据复制协议和多副本部署策略,以确保数据的高可用性和强一致性。在提及的资料中,PolarDB-X采用X-Paxos复制协议作为其高可用与容灾技术的基础,这是阿里巴巴自研的Paxos协议实现,专为云原生环境优化,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多数派复制机制。通过这种协议,数据库实例能够在多个节点间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即使在单个或多个节点故障的情况下,也能确保服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完整性。
此外,云原生架构还强调了跨地域的容灾能力,如PolarDB MySQL企业版支持的全球多活容灾特性,实现了跨地域的数据同步与服务切换能力,确保在面临地域级故障时,业务能够不受影响地继续运行。这包括数据多副本跨可用区部署、极低的RTO(恢复时间目标)、以及分钟级的集群切换能力,这些都是构建云原生容灾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云原生容灾的核心围绕着先进的数据复制协议(如X-Paxos)和多地域多活的部署策略,确保在任何灾难场景下都能提供不间断的服务和数据保护。
阿里云拥有国内全面的云原生产品技术以及大规模的云原生应用实践,通过全面容器化、核心技术互联网化、应用 Serverless 化三大范式,助力制造业企业高效上云,实现系统稳定、应用敏捷智能。拥抱云原生,让创新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