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OSI协议不能流行的原因之一是模型与协议自身的缺陷。大多数人都认为OSI参考模型的层次数量与内容可能是最佳的选择,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会话层在大多数应用中很少用到,表示层几乎是空的。在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有很多子层插入,每个子层都有不同的功能。OSI参考模型将“服务“与“协议“的定义结合起来,使参考模型变得格外复杂,实现起来也很困难。同时,寻址、流量控制与差错控制在每一层都重复出现,因此必然会降低系统效率。虚拟终端协议最初安排在表示层,现在安排在应用层。关于数据安全性、加密与网络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也在参考模型的设计初期被忽略了。
有人批评参考模型的设计更多的是被通信的思想所支配,很多选择不适合于计算机与软件的工作方式。很多“原语“虽在软件的高级语言中实现起来容易,但严格按照层次模型编程的软件效率很低。尽管OSI参考模型与协议存在着一些问题,但至今仍然有不少组织对它感兴趣,尤其是欧洲的通信管理部门。
总之,OSI参考模型与协议缺乏市场与商业动力,结构复杂,实现周期长,运行效率低,这是它没有达到预想目标的重要原因。
资料来源:《计算机网络原理》,文章链接: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726189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议》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