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IO的处理中,通过遍历Selector先获取到感兴趣的事件,然后再从事件中获取到channel,操作完以后,为什么一定要从集合中删除当前的selector,这个不是要重用的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议》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在Java NIO(非阻塞I/O)中,Selector
是一个关键组件,它允许你以非阻塞方式同时监控多个通道(Channel
)上的事件(如读、写)。当你通过 Selector.select()
方法轮询并获取到感兴趣的事件后,确实需要对这些事件进行处理。处理完一个事件后,通常会从 Selector
的选择键集(selectedKeys
)中移除对应的 SelectionKey
,这一步操作是必要的,原因如下:
避免重复处理:如果不从集合中移除已经处理过的 SelectionKey
,那么在下一次调用 select()
时,这个已经被处理过的事件还会被当作新事件再次返回,导致不必要的重复处理。
资源管理:虽然 Selector
本身是为了重用而设计的,但每个 SelectionKey
表示的是一个特定通道与特定事件的注册关系。一旦该事件被正确处理,保持这个 SelectionKey
在集合中没有实际意义,及时清理可以减少内存占用,提高系统效率。
状态同步:通道的状态可能因为你的处理而改变,比如你可能关闭了某个通道,或者改变了关注的事件类型。删除已处理的 SelectionKey
可以帮助确保 Selector
中维护的信息是最新的,避免基于过时信息做出错误决策。
清晰逻辑:从编程实践的角度看,每次处理完一个事件后将其从集合中移除,使得代码逻辑更加清晰,易于理解和维护。这有助于开发者明确哪些事件已被处理,哪些还需处理。
因此,尽管 Selector
本身是用于持续监听和重用的,但在处理完每个事件后从其选择键集中移除相应的 SelectionKey
是标准且推荐的做法,以确保程序的高效、准确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