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五大原则: S-单一职责 这个好理解,不过不好实现; O-开闭原则,好理解,也能够实现; L--里氏替换,这个怎么理解呢? I--接口隔离,这个好理解 D--依赖倒转这个怎么理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议》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设计模式的五大原则,也被称为SOLID原则,是面向对象设计和编程中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下面我将为您解释L(里氏替换原则)和D(依赖倒转原则)。
理解: 里氏替换原则指出,如果一个软件实体使用的是一个基类(父类)的对象,那么在不修改该软件实体的源代码的情况下,可以将这个基类对象替换成其子类对象,并且不会影响到软件实体的行为正确性。简而言之,子类应当能够替换掉它们的基类并且保持程序的正确性。
应用实例: 假设有一个Shape
基类,它有一个getArea()
方法来计算面积。如果有两个子类Rectangle
和Circle
继承自Shape
。根据LSP,任何调用Shape.getArea()
的地方,无论是传入Rectangle
还是Circle
对象,都应该能正确计算并返回面积,而不需要知道具体是哪个形状。
理解: 依赖倒转原则提倡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于低层模块,二者都应该依赖于抽象;抽象不应该依赖于细节,细节应该依赖于抽象。简单来说,就是“面向接口编程,而不是面向实现编程”。
应用实例: 考虑一个系统需要处理不同类型的日志记录。如果不使用依赖倒转原则,可能会直接在业务逻辑中创建具体的日志类(如FileLogger
或DatabaseLogger
)。但遵循DIP,我们会定义一个Logger
接口,让业务逻辑依赖于这个接口而非具体的实现。这样,当需要更换日志记录方式时(比如从文件日志改为数据库日志),只需更改配置,无需修改业务逻辑代码。
在阿里云产品的实际应用中,这些原则同样适用。例如,在设计云服务的架构时,通过定义清晰的接口和服务契约,确保服务间的松耦合,易于维护和扩展,这正是依赖倒转原则的应用。同时,确保各个组件遵循单一职责原则、开闭原则等,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