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jvm中,有minor gc 、major gc 以及 full gc ,在对象回收的时候,判断一个对象能否被回收的依据包括引用计数法,这个好理解,就像可重入锁一样。可达性分析法中,对于gc root怎么理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议》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在Java虚拟机(JVM)中,对象的回收是通过垃圾收集器(GC)来实现的,其中包括Minor GC、Major GC(有时也称为Mixed GC)和Full GC。判断一个对象是否可以被回收,主要依据两种方法:引用计数法和可达性分析法。
可达性分析法是目前主流的判断对象是否存活的方法。在这个方法中,GC Root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GC Root是一组对象,它们作为垃圾回收的起始点,从这些对象开始,垃圾回收器会遍历整个对象图,标记所有可达的对象。未被标记到的对象则被视为不再使用的,可以在垃圾回收过程中被清理掉。
理解GC Root:
GC Root的种类包括但不限于:
java.lang.Thread
对象关联的Thread对象。java.lang.Class
实例。作用原理:当进行垃圾回收时,垃圾回收器会从所有的GC Roots出发,沿着对象引用关系向下搜索,能够达到的所有对象都被视为活动对象,不会被回收。如果某个对象没有任何一条从GC Root到它的引用路径存在,那么这个对象就被认为是不可达的,因此可被回收。
简而言之,GC Root是垃圾回收过程的起点,它帮助确定哪些对象是活跃的,哪些可以安全地被清理。可达性分析法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识别出内存中不再需要的对象,从而管理内存资源,保证应用运行时的内存高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