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负载均衡服务主要的核心概念是哪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议》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阿里云负载均衡服务涉及的核心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负载均衡实例:这是负载均衡服务运行的实体,负责将流量分发到不同的后端服务器。根据配置,它可以提供四层(TCP/UDP)或七层(HTTP/HTTPS)的负载均衡能力。
服务地址:每个负载均衡实例都会被分配一个服务IP地址,可以是公网IP或私网IP,用以接收客户端请求并进行流量分发。
监听:定义了如何接收和转发客户端请求到后端服务器的规则,包括监听的协议(如HTTP、HTTPS)、端口以及高级路由规则等。
后端服务器:实际处理来自负载均衡器分发请求的ECS实例或其他计算资源,构成了应用服务的实际处理层。
服务器组:逻辑上组织后端服务器的集合,可以按照业务需求配置不同的服务器组,并挂载到监听下,实现灵活的流量调度。
虚拟服务器组:一种特定类型的服务器组,支持在监听级别上自定义请求转发规则,使得不同监听可关联不同服务器组,提高灵活性。
主备服务器组:包含两台ECS实例的特殊服务器组,一台作为主服务器处理请求,另一台作为备服务器,在主服务器故障时接管流量。
健康检查:定期检查后端服务器的健康状态,确保仅将流量分配给能够正常响应的服务器,提升服务可用性。
应用型负载均衡ALB:专为HTTP、HTTPS和QUIC等应用层协议设计的负载均衡服务,具备高弹性、先进的协议支持及基于内容的高级路由功能,适合现代云原生架构。
这些核心概念共同构建了阿里云负载均衡服务的基础框架,理解它们对于有效配置和管理负载均衡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