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授陈华钧在2017杭州云栖大会中做了题为《OpenKG与cnSchema 开放的知识图谱》的分享,就聪明的AI vs 有学识的AI、什么是知识表示、知识图谱工程做了深入的分析。
https://yq.aliyun.com/download/1746?spm=a2c4e.11154804.0.0.53046a79PmA6mK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议》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陈华钧教授在2017杭州云栖大会上的分享《OpenKG与cnSchema 开放的知识图谱》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内容,它探讨了AI领域中“聪明的AI”与“有学识的AI”的区别,以及知识表示和知识图谱工程的重要性。这些概念对于理解如何构建更智能、更具领域知识的人工智能系统至关重要。
聪明的AI通常指的是那些能够通过学习(如深度学习)从大量数据中自动提取模式并做出决策或预测的系统。这类AI擅长处理特定任务,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但可能缺乏对世界的广泛理解和深层次推理能力。
有学识的AI则强调的是AI系统具备丰富的背景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这要求AI不仅能够处理数据,还能理解数据背后的概念、实体及其之间的关系,即利用知识图谱来增强其理解力和推理能力。知识图谱作为结构化的知识库,为AI提供了“学识”,使其能进行更加复杂和语境化的决策。
知识表示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问题之一,涉及如何将人类知识形式化地表达出来,以便于计算机处理和利用。这包括定义数据结构来描述实体(如人、地点、事件)、属性(如颜色、大小)和关系(如属于、位于)。有效的知识表示方法能够使AI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支持复杂的查询和推理。
知识图谱工程是指构建、维护和应用知识图谱的整个过程。这包括知识的获取(从文本、数据库或其他来源抽取信息)、知识的表示(设计合理的模型来组织知识)、知识的存储(选择合适的数据库技术存储大规模图数据)、知识的推理(基于现有知识推断新知识)以及知识的应用(如问答系统、推荐系统等)。cnSchema作为陈华钧教授提及的一部分,是中国首个面向开放知识图谱的本体规范,旨在提供一套统一的术语和结构标准,促进知识图谱的共享和互操作性。
阿里云也提供了相关的服务和技术来支持知识图谱的构建和应用,例如:
通过结合这些技术和资源,开发者可以在阿里云上高效地实施和部署知识图谱驱动的智能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