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用CNZZ进行流量统计,一句代码就搞定,觉得挺方便的,但是,总感觉统计的流量有疑问,
今天下午午休过后,激情来了,想想看看nginx的访问日志,流量挺大的啊,咋CNZZ统计那么少呢?
想想就自己就写了代码,自己统计访问数据,发现远远大于CNZZ的量,并且仅仅下午修改代码之后的流量
就超过CNZZ统计的全天流量,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同样的问题???
我的博客地址: http://www.sz38.cn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议》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遇到流量统计差异的情况,通常有几个可能的原因:
JavaScript加载问题:CNZZ统计是基于在网页中嵌入JavaScript代码来实现的。如果部分访问者禁用了JavaScript或者浏览器未能成功加载这段脚本(比如网络问题、资源被广告拦截器阻止等),这部分访问就不会被CNZZ记录。
缓存影响:有时候,用户访问的是网页的缓存版本,特别是当CDN服务启用时,这可能导致页面没有重新加载,从而CNZZ的统计代码未被执行。
机器人和爬虫:Nginx日志会记录所有请求,包括搜索引擎爬虫和其他自动化工具的访问,而CNZZ等统计工具一般会尝试过滤掉这些非人类访问以提供更准确的用户行为分析。因此,直接对比Nginx日志和CNZZ数据时,可能会发现较大差异。
统计时间差异:确保你比较的数据是在完全相同的时段内。有时,统计平台处理数据存在延时,可能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显示最新的访问量。
自定义代码统计方式:你自己编写的统计代码可能与CNZZ的统计逻辑不同,比如是否考虑了重复访问、页面刷新等因素,这也可能导致统计结果的差异。
异步加载和页面跳出率:如果用户在CNZZ脚本加载完成之前就关闭了页面,这次访问可能不会被记录。
解决或减小这种差异的方法可以是:
<head>
标签内尽早执行,以减少因页面提前关闭导致的统计遗漏。最后,对于专业网站运营来说,理解每种统计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多种数据来源综合分析,通常是获取最全面流量情况的最佳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