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集团技术工程平台群龚诚在2017APMcon中国应用性能管理大会上做了题为《构建立体化的监控体系——58集团监控实践》的分享,就如何快速获得监控收益,构建立体化的监控体系,提升监控系统用户体验,智能化监控和告警信息做了深入的分析。
https://yq.aliyun.com/download/714?spm=a2c4e.11154804.0.0.41426a79s2piKc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议》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58集团技术工程平台群的龚诚在2017APMcon中国应用性能管理大会上的分享,重点在于构建一个立体化的监控体系,这对于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至关重要。虽然我无法直接访问外部链接或下载文件,但我可以基于阿里云的产品和服务,为您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帮助您实现类似目标。
全面覆盖:首先,要确保监控覆盖应用的全生命周期,包括前端用户体验、后端服务性能、数据库访问效率、网络延迟等各个环节。阿里云提供了如ARMS(应用实时监控服务)、CloudMonitor(云监控)等工具,可以帮助您从多个维度收集数据。
快速响应:为了快速获得监控收益,需要设置合理的阈值和高效的告警机制。阿里云云监控支持自定义告警策略,一旦指标超出预设范围,即可通过短信、邮件、钉钉等多种方式迅速通知到相关人员。
智能化监控:利用机器学习和AI技术对监控数据进行分析,自动识别异常模式,减少误报和漏报。阿里云ARMS提供智能异常检测功能,能够自动发现并预警潜在问题。
用户体验优化:关注用户端的体验,比如页面加载时间、错误率等,使用Real User Monitoring (RUM)功能来获取真实用户的使用情况。阿里云ARMS的Browser监控可以帮助您实现这一点。
可视化与数据分析:将监控数据以图表形式直观展示,便于快速定位问题和趋势分析。阿里云的DataV、QuickBI等产品能帮助您创建丰富的数据可视化界面。
系统集成与自动化:将监控系统与运维流程、故障自愈系统集成,实现问题的自动发现、诊断到修复的闭环。阿里云的SREWorks、OOS(操作编排服务)等可以支持此类自动化运维场景。
通过借鉴58集团的监控实践,并结合阿里云提供的丰富工具和服务,您可以有效地构建立体化的监控体系,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运维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