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议》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批量操作白名单是指在使用特定批量操作接口时,为了安全和权限管理的需要,系统会预先设定一个允许执行此类操作的用户ID列表。只有这个列表上的用户(通常是经过审核或授权的)才能调用批量操作接口,进行批量数据处理或其他高权限操作。这样做可以确保只有被信任和授权的用户能够执行可能影响广泛或敏感数据的操作,从而降低误操作或恶意攻击的风险。
在您的描述中,如果用户的ID没有被列入这个白名单,尝试调用批量操作接口时,系统会返回“未被授权的ID”错误,拒绝该请求。这是保护系统资源和数据安全的一种机制。
同时,您也提到了几个关键点: - HTTP POST请求:用于提交批量操作的参数,这是一种常见的网络请求方式,适合传输较大的数据量。 - JSON格式参数:数据以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格式传递,这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易于人阅读和编写,同时也易于机器解析和生成。 - 异步调用与结果查询:这意味着提交批量操作后,不会立即等待服务器响应结果,而是需要用户或程序在之后主动查询操作状态,获取执行结果。 - 错误详情与成功数量:对于失败的操作,系统通常会提供详细的错误信息以便问题定位;而对于成功的操作,则可能只返回成功处理的数量,而不是每个具体成功的详细信息。 - 最大操作数量限制:5,000是批量操作所能处理的最大条目数,超过此限制的请求将不被接受。 - 不发送邮件和短信通知:意味着用户需要通过API查询或系统日志来跟踪批量操作的结果,而不会收到额外的通知。
综上所述,批量操作白名单是一种访问控制策略,确保了批量操作接口的安全性和可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