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java sdk上传时,如果不给ObjectMetadata设置文件大小,上传的速度比设置的要快N倍。这是怎么回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议》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在使用阿里云OSS(Object Storage Service)Java SDK上传文件时,如果不给ObjectMetadata
设置文件大小(即Content-Length),SDK通常会采用分块上传(Multipart Upload)的方式。分块上传能够处理大文件,并且具有高可靠性和断点续传的能力,但它的上传过程相比简单上传(Put Object)可能会有更多的网络交互和处理步骤,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您感觉到上传速度变慢。
具体来说:
无Content-Length的上传:当不设置ObjectMetadata
中的setContentLength()
方法时,OSS Java SDK无法提前知道文件的总大小,因此它可能会选择默认的分块上传策略。分块上传涉及将文件分割成多个部分(part),每个part独立上传,最后还需要一个步骤来通知OSS所有part已经上传完成并组合这些part。这个过程中包括了初始化、上传各个part、完成上传的请求,以及可能的网络延迟和额外的处理时间。
设置了Content-Length的上传:如果提供了准确的文件大小,对于小到中等尺寸的文件,OSS SDK可以采取简单的Put Object操作,即一次性上传整个文件,减少了多次请求的开销,从而可能显得更快。特别是对于小于5GB的文件,直接上传往往比分块上传更高效。
综上所述,上传速度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上传策略的不同(简单上传与分块上传)导致的。如果您确定文件大小并且希望优化上传速度,特别是在文件不是特别大的情况下,建议设置ObjectMetadata
的setContentLength()
方法以使用更适合的上传方式。但对于非常大的文件或者需要高度容错能力的场景,分块上传仍然是推荐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