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ebpack Plugin 和 Loader 的区别
Loader:
用于对模块源码的转换,loader 描述了 webpack 如何处理非 javascript 模块,并且在 buld 中引入这些依赖。loader 可以将文件从不同的语言(如 TypeScript)转换为 JavaScript,或者将内联图像转换为 data URL。比如说:CSS-Loader,Style-Loader 等。
Plugin
目的在于解决 loader 无法实现的其他事,它直接作用于 webpack,扩展了它的功能。在 webpack 运行的生命周期中会广播出许多事件,plugin 可以监听这些事件,在合适的时机通过 webpack 提供的 API 改变输出结果。插件的范围包括,从打包优化和压缩,一直到重新定义环境中的变量。插件接口功能极其强大,可以用来处理各种各样的任务。
二、http2.0到3.0做了哪些改进
http2.0 特性如下
二进制分帧传输
多路复用
头部压缩
服务器推送
Http3.0 相对于 Http2.0 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改变!
http 协议是应用层协议,都是建立在传输层之上的。我们也都知道传输层上面不只有 TCP 协议,还有另外一个强大的协议 UDP 协议,2.0 和 1.0 都是基于 TCP 的,因此都会有 TCP 带来的硬伤以及局限性。而 Http3.0 则是建立在 UDP 的基础上。所以其与 Http2.0 之间有质的不同。
http3.0 特性如下
连接迁移
无队头阻塞
自定义的拥塞控制
前向安全和前向纠错
三、Vue 响应式原理
整体思路是数据劫持+观察者模式
对象内部通过 defineReactive 方法,使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将属性进行劫持(只会劫持已经存在的属性),数组则是通过重写数组方法来实现。当页面使用对应属性时,每个属性都拥有自己的 dep 属性,存放他所依赖的 watcher(依赖收集),当属性变化后会通知自己对应的 watcher 去更新(派发更新)。
class Observer {
// 观测值
constructor(value) {
this.walk(value);
}
walk(data) {
// 对象上的所有属性依次进行观测
let keys = Object.keys(data);
for (let i = 0; i < keys.length; i++) {
let key = keys[i];
let value = data[key];
defineReactive(data, key, value);
}
}
}
// Object.defineProperty数据劫持核心 兼容性在ie9以及以上
function defineReactive(data, key, value) {
observe(value); // 递归关键
// --如果value还是一个对象会继续走一遍odefineReactive 层层遍历一直到value不是对象才停止
// 思考?如果Vue数据嵌套层级过深 >>性能会受影响
Object.defineProperty(data, key, {
get() {
console.log("获取值");
//需要做依赖收集过程 这里代码没写出来
return value;
},
set(newValue) {
if (newValue === value) return;
console.log("设置值");
//需要做派发更新过程 这里代码没写出来
value = newValue;
},
});
}
export function observe(value) {
// 如果传过来的是对象或者数组 进行属性劫持
if (
Object.prototype.toString.call(value) === "[object Object]" ||
Array.isArray(value)
) {
return new Observer(valu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