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
论坛里的各位大佬们好,我是USTC的一名在读硕士研究生,软件工程专业。机缘巧合的机会,从同学那里得知了阿里云面向在校学生的“飞天加速计划”。在同学的大力推荐之下,我立马着手申请了一台ECS。而在此之前,我的项目主要是在本地环境中进行的,主要使用过两种方式,一种使用VMware这种虚拟机进行实验,另一种在本地安装双系统环境。然而,这两种方式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对于虚拟机方法,虽然系统版本切换便捷,简单易上手,但是虚拟机环境导致系统资源匮乏,性能低下难以操作大型项目,同时还存在网络地址配置方面的问题;而对于双系统环境,虽然解决了虚拟机方案里网络配置复杂的问题,但是双系统安装较为复杂,同时本地环境下难以进行上线测试。
ECS使用体验
在阿里云为期两周的ECS实践中,我也发现了阿里云ECS相较于本地环境和国内外其他竞品显著优势。
优秀的新手初体验
首先在申请到阿里云ECS资源以后,在开发者社区为新手们提供了简单明了的“ECS入门”教程,通过“云服务初探”向新手们介绍了云服务的现状和广泛用途;紧接着通过了“ECS入门实验”向新手们简单介绍了云服务器的配置方式,通过控制台的操作和远程访问的配置为新手提供了通向云服务新世界的大门。
方便的安全配置
阿里云ECS通过安全组的方式向用户提供了自由的配置途径。首先在初始状态下,安全组提供了常用的端口配置,如进行Ping操作的ICMP协议,进行远程连接的22端口。
图一 安全组默认配置规则
这样,我首先通过Xshell进行了远程连接,作为一款远程连接配置工具,其操作也是比较便捷。
图二 远程连接ECS
为了进行在线进行项目实践,我在云服务器上配置了jupyter notebook,通过安全组策略开放了自定义端口,这样就能够愉快地进行项目实践了。
图三 更新安全组配置规则
图四 开启jupyter_notebook服务
图五 浏览器访问jupyter服务
总结
这次是我第一次使用阿里云ECS服务,整个过程十分愉快体验良好。对于我们进行项目实践来说,阿里云ECS提供了便捷的安全组配置方式,提供了公网IP便于我们进行上线测试。在这段试用期间,我也成功配置了我的本地项目,极大提高了自己的实操水平。今后我将继续在云平台上进行更多项目实践以提升自己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