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OpenTrek,七年封装再开放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原生大数据计算服务MaxCompute,500CU*H 100GB 3个月
云原生大数据计算服务 MaxCompute,5000CU*H 100GB 3个月
简介: 七年砥砺琢磨的产业智能技术,一朝全部输出。2022阿里云合作伙伴大会上,产业智能OpenTrek平台的“行业数据平台能力”和“行业智能引擎能力”面向合作伙伴全面开放,至此,阿里云补上了产业数字化的又一块关键拼图——OpenTrek。

在2022阿里云合作伙伴大会上,阿里云补上了产业数字化的又一块关键拼图——OpenTrek。

至此,阿里云的技术产品矩阵变得非常清晰:
• 在IaaS层,包括计算、存储、网络、安全,以及大数据、数据库、AI等云基础产品;
• 在PaaS层,有三个能力,包括前不久推出的数据智能品牌「瓴羊」,协同数字化平台「钉钉」,以及刚刚推出的产业智能新品牌「OpenTrek」;
• 在最靠近业务场景的SaaS层,则是与合作伙伴共同搭建的联合解决方案。

7月刊图1.png

作为新面孔的OpenTrek,将阿里云多年来在各行业实践沉淀而来的产业智能化能力进行封装,通过向合作伙伴开放,让政府和企业客户可以充分挖掘行业数据的价值,高效可行地推进数字化转型。

同OpenTrek一起亮相的,还有备受关注的阿里云“坚持伙伴优先”的战略。

阿里云会在未来三年投入10亿专项资金,与分销伙伴共同服务全国300个城市;通过分享阿里云资源和资金支持助力100家伙伴年销售额过亿;提供10亿元的产品合作发展基金支持PaaS、SaaS产品入驻;与伙伴共拓500亿的混合云市场;设立亿级的市场营销基金;培训超过100万的数字化人才。

作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三的云厂商,阿里云的一举一动,都是云计算行业的重要风向标。在2022财年,阿里云的营收已经突破1000亿元,而“坚持伙伴优先”的战略被阿里云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如何理解OpenTrek以及背后的伙伴优先战略?对此,记者采访了阿里云智能副总裁、解决方案研发部负责人曾震宇,来还原OpenTrek的战略定位。

实际上,OpenTrek的核心就在其名字里,一个是Trek——长途跋涉,意指阿里云在产业智能领域长期耕耘的决心;一个是Open——开放,意指阿里云以开放的心态与伙伴共同服务好客户。


一、从产业大脑到OpenTrek

在2015年之前,同大部分云厂商一样,阿里云的客户主要是互联网公司,阿里云仅需要向这些原生于网络的企业提供虚拟化、计算、网络、存储等基础的云产品即可。

伴随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浪潮的狂飙突进,上规模的互联网企业很快就完成了上云。

从2015年开始,随着一系列产业数字化转型政策的出台和AI、大数据等技术的蓬勃发展,各行各业开始有了上云的需求,阿里云也开始“脱虚向实”,走向更广阔、也更加陌生的实体经济。

2016年至2018年,阿里云先后推出城市大脑,工业大脑等,云计算开始进入政企行业。

这些“产业大脑”正是OpenTrek的前身。

其实,一开始,面对这些更陌生的场景,阿里云的工程师们心里也没有底。曾震宇告诉记者:“那时候做城市大脑,既没有成型的产品化的想法,也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只是觉得我们可以通过云计算帮助客户进行产业智能化提升。”

所以,阿里云最早的思路,是把阿里集团内部在电商、金融领域各种数据中台、智能化应用的成功实践复制到产业中去。

从交通领域开始,阿里云逐步拓展到政务、医疗、金融、制造、汽车等大大小小十几个领域。这些上云的实践被阿里云统一称为产业智能。

曾震宇表示,产业智能就是阿里云将其基础云产品加上达摩院的智能化能力,做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核心在于通过挖掘数据价值帮助客户做它以前难以做到的事情。

2021年下半年,在一场内部总结大会上,阿里云迎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会上,不同行业负责人同步各自的业务进展和技术方案。曾震宇留意到一个细节,前面交通团队刚刚讲过的技术方案,后面政务团队、工业团队等又会提到很多相似的方案——

以数字孪生技术为例,最早主要应用在交通领域。通过分析所有摄像头、雷达的数据,跨镜头的捕捉,能够精准地实时还原每一架飞机的准确位置,构建出一个停机坪的数字孪生世界。

但在与交通领域截然不同的工业领域,数字孪生技术也得到广泛地使用,比如在一汽红旗的某一个产线上,阿里云通过汇集大量的传感器数据,还原了产线的整个工作状态。

经过仔细复盘,曾震宇意识到,看似千差万别的场景中,不同行业之间的底层技术有很多是共通的。

于是,阿里云在原先产业大脑的基础上,把类似的通用技术能力抽象出来,对整个产业智能进行了归纳抽象分析,封装成一个新的平台,命名为OpenTrek。

7月刊图2.png

OpenTrek的整体架构并不复杂:最底层是数字孪生、仿真推演、知识工程、决策优化和协同计算5大产业智能核心技术,这是阿里云基于产业大脑所沉淀、总结的5种典型的行业计算场景;再往上分别是数据平台、智能引擎、API以及行业解决方案。

历经七年淬炼的产业智能技术,一朝全部输出,阿里云更开放了。


二、做云不能单打独斗

新的技术与新的市场机遇互为催生,相得益彰。

在2022合作伙伴大会上,阿里云智能全球销售总裁蔡英华表示:上一财年,阿里云伙伴带来的业务规模已达185亿,占阿里云总收入的18.4%,四年间增长超7倍。并且,伙伴业务仍有巨大增长潜力,今年有望超过三成,“希望阿里云赚1块钱的同时,伙伴可以赚到2块钱,3块钱”。

阿里云的云平台和产业智能能力加上合作伙伴构建的上层业务,最终一起针对具体的场景形成可复制的联合解决方案,这是阿里云数字化转型的目标。

盖因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迥然不同。

在消费互联网时代,奉行的是不设边界,降维打击,云厂商们利用先发优势和技术优势,可以高举高打。

但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数字化转型进入新周期,云计算的价值在于各行各业,但行业之间优势千差万别,高举高打只会事倍功半。

概而言之,to B与to C的逻辑完全不同,行业Know-how天然存在认知壁垒,很难大力出奇迹。

曾震宇坦承,由于客户涉及产业众多,比如交通与制造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离散度非常大。产业智能属于无人区,阿里云完全摸着石头过河,很多领域都是以项目制的模式进行服务,走过一段弯路。

所幸,阿里云很快意识到了不足,就定下一个原则,合作伙伴能做得很好的事情,阿里云就不要做。

2019年的阿里云峰会·北京站上,阿里云首次提出生态战略:“练好内功被集成,阿里云不做SaaS,让大家来做更好的SaaS。”

坚持做有边界的业务和产品,不仅在于保证避免与伙伴产生业务冲突,更有利于一起做大蛋糕。

在7月13日的合作伙伴大会上,蔡英华宣布将OpenTrek平台的“行业数据平台能力”和“行业智能引擎能力”面向合作伙伴开放。

其中,行业数据平台能力包含数据的资产管理、可视化、分析决策等,可被跨行业调用,用于解决通用性的基础数据处理问题;行业智能引擎能力是行业场景化算法和数据模型的集合,可以帮助高效、精准、低成本、低门槛的行业应用的搭建。这两种能力都可以以API的方式进行调用。

会上,阿里云中国区总裁黄海清透露,在生态业务层面,目前阿里云的每个区域分公司在组织架构层面都进行了升级,都会有专门的负责人和执行人团队一起协同作战。

具体的举措包括:通过分享阿里云资源和资金支持助力100家伙伴年销售额过亿;提供10亿元的产品合作发展基金支持PaaS、SaaS产品入驻;与伙伴共拓500亿的混合云市场;设立亿级的市场营销基金;培训超过100万的数字化人才等。

摆在阿里云面前的挑战在于,所有云厂商都意识到了生态伙伴的重要性。在云厂商都在拉拢生态伙伴的当下,阿里云的差异化又是什么?


三、在甩手掌柜与全都做之间找到平衡

云计算竞争的下半场正在进行,云厂商都在从单纯的IaaS服务商,向IaaS+PaaS+SaaS的综合服务商方向转型。这个过程中,云厂商不仅要自己会打仗,还要集结生态伙伴(SaaS),用群体的力量来一起打这场仗。

云厂商都在加速“吸纳伙伴入团”。

那么,什么样的云厂商对于合作伙伴更有吸引力?从业务的边界划分来看,云厂商大致有两条路径。

第一条路径是客户强主导型,云厂商只提供底层技术平台,具体场景业务全部交给合作伙伴。这是一种云厂商做最少、合作伙伴做最多的方式。

曾震宇告诉记者:“我们原本也期望做成这种模式,阿里云只需要提供一个专有云平台,再加上MaxCompute大数据计算服务、PolarDB数据库等PaaS产品,上层的应用全部交给合作伙伴。这是最简单的模式,因为不需要去了解上层的业务。但后来发现,这条路走不通。”

他认为走不通的原因是在数字化转型阶段,客户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以交通为例,客户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管理交通出行的业务系统,而是要解决大规模的城市管理如何不拥堵、交通效率更高的问题。“传统的上云只是从Oracle升级到云架构,顶多是效率的提升,而非业务的创新,但客户根本不关心底层技术架构,只关注最终结果。”

阿里云有过教训。在做某个政府项目过程中,阿里云一开始只提供底层的飞天云平台,具体智能化应用交给当地的软件开发商,但最后发现根本推行不下去,客户心里也没底。“做到后面就变成了被动响应,客户提什么需求软件开发商就做什么反馈,也不管客户的需求是否合理。”

故此,阿里云不得不开辟第二条路径,在提供云平台的基础上多做一步,即OpenTrek中的智能引擎。基于智能引擎,合作伙伴可以通过API调用阿里云的智能化、自动化能力,来打造更加丰富多样的解决方案。

曾震宇说,很多上层业务系统,最多就是用了云平台的Spark、Flink,把业务应用迁移到云的架构上。阿里云做的能适配各种场景的OpenTrek智能引擎的自动化、算法驱动的方式,过去在很多行业是不存在的。

既不做甩手掌柜,也不能什么都做,这是过去数年阿里云总结的产业数字化的差异所在。

产业智能这条路知易行难,早期,算法工程师要“泡”在客户的现场,一头扎进工厂车间等一线场景,一做就是一两年。但只有深入行业,把场景中最难的问题定义清楚,才能用技术的手段找到解决思路。

“产业智能是一条漫长的苦旅,没有长期定力、足够的耐力,很难坚持下来。” 曾震宇告诉记者,OpenTrek的名字源自电影《星际迷航》(Star Trek):“Trek代表的是艰难跋涉的旅程,就像阿里云过去7年在产业智能所做的事情一样;而Open,就是面向合作伙伴开放。”

文章转自甲子光年

相关实践学习
基于MaxCompute的热门话题分析
本实验围绕社交用户发布的文章做了详尽的分析,通过分析能得到用户群体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地理位置分布,以及热门话题的热度。
SaaS 模式云数据仓库必修课
本课程由阿里云开发者社区和阿里云大数据团队共同出品,是SaaS模式云原生数据仓库领导者MaxCompute核心课程。本课程由阿里云资深产品和技术专家们从概念到方法,从场景到实践,体系化的将阿里巴巴飞天大数据平台10多年的经过验证的方法与实践深入浅出的讲给开发者们。帮助大数据开发者快速了解并掌握SaaS模式的云原生的数据仓库,助力开发者学习了解先进的技术栈,并能在实际业务中敏捷的进行大数据分析,赋能企业业务。 通过本课程可以了解SaaS模式云原生数据仓库领导者MaxCompute核心功能及典型适用场景,可应用MaxCompute实现数仓搭建,快速进行大数据分析。适合大数据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 大量数据需要处理、存储和管理,需要搭建数据仓库?学它! 没有足够人员和经验来运维大数据平台,不想自建IDC买机器,需要免运维的大数据平台?会SQL就等于会大数据?学它! 想知道大数据用得对不对,想用更少的钱得到持续演进的数仓能力?获得极致弹性的计算资源和更好的性能,以及持续保护数据安全的生产环境?学它! 想要获得灵活的分析能力,快速洞察数据规律特征?想要兼得数据湖的灵活性与数据仓库的成长性?学它! 出品人:阿里云大数据产品及研发团队专家 产品 MaxCompute 官网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odps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 并行计算 开发工具
阿里云Q2财报:开放、开源、开发者
阿里云Q2财报:开放、开源、开发者
1078 0
|
6月前
|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ChatGPT(3.5版本)开放无需注册:算力背后的数据之战悄然打响
ChatGPT(3.5版本)开放无需注册:算力背后的数据之战悄然打响
104 0
《开放促进创新:构建开放网络生》电子版地址
开放促进创新:构建开放网络生态.ppt
64 0
《开放促进创新:构建开放网络生》电子版地址
|
开发者
“软件定义世界,开源共筑未来”|2022 开放原子全球开源峰会报名火热开启!
“软件定义世界,开源共筑未来”|2022 开放原子全球开源峰会报名火热开启!
170 0
“软件定义世界,开源共筑未来”|2022 开放原子全球开源峰会报名火热开启!
|
Web App开发 安全 架构师
网易云信开源会议和低延时直播两大项目:对开发者完全开放、支持修改后商用
“我始终相信开源会产生裂变。当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参与到开源项目中,这套代码、组件就不仅仅只是一套代码,它会变成我们未来的生产力和竞争力。”网易智企低延时直播开源负责人、网易云信流媒体首席架构师吴桐说道。
242 0
网易云信开源会议和低延时直播两大项目:对开发者完全开放、支持修改后商用
|
存储 区块链 开发者
开放联盟链,节点火热招募进行中🔥🔥🔥
跟蚂蚁一起共建生态,共享权益
4740 1
开放联盟链,节点火热招募进行中🔥🔥🔥
|
小程序 容器
|
消息中间件 编解码 Cloud Native
蚂蚁集团网络通信框架 SOFABolt 功能介绍及协议框架解析 | 开源
开源网络通信框架 SOFABolt 首次线上直播文字回顾。
1654 0
蚂蚁集团网络通信框架 SOFABolt 功能介绍及协议框架解析 | 开源
|
存储 算法 区块链
开放联盟链,节点火热招募中
区块链,本质是一种多方共享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它通过数学方法实现交易数据和历史记录的不可篡改性,通过共识算法和智能合约实现各参与方对交易的共同确认和账本记录。 节点,是参与区块链上的交易共识、并存储区块信息的角色。
1427 0
开放联盟链,节点火热招募中
|
IDE 区块链 开发工具
纯白矩阵通过开放联盟链:集成IDE为开发者提供蚂蚁区块链的0门槛上链通道
利用ChainIDE + 开放联盟链,为所有的开发者提供一个0门槛上手的体验通道。用户只需要Web浏览器就可以进行智能合约的编写,并一键在开放联盟链的体系内进行编译、部署、调试,大大降低了开发者的上手门槛。
17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