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目前是一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准研究生,在入学前进行服务器搭建方面的学习,由于学习期间需要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服务器,在视频学习中了解了阿里云的“飞天加速计划·高校学生在家实践”计划。
通过搜索服务器和横向对比最终选择了阿里云服务器,先使用学生机试用一下,综合体验非常好。
下面说一下具体的学习过程以及体验:
首先在服务器端,应该配置和设置好所用服务器的密码,安全组开放端口等相关配置。之后可以通过下载xshell和xftp来进行服务器的连接和文件的传输。我申请服务器主要进行linux基础命令学习,docker和Kebernetes的学习,以及nexus服务器的搭建。
同时,在刚登陆服务器后,如果不想自己亲手配置服务器,可以通过宝塔进行图像化的服务器配置。宝塔面板主要用于管理以及维护服务器使用,是一款服务器管理软件,具有图形化界面,可以通过网站内的具体按键来进行tomcat、LNMP、LTMP的搭建,详情见https://www.bt.cn/bbs/thread-19376-1-1.html 。十分的方便。
下面记录一下我记录的linux的基本操作命令:
- 查看服务器ip地址
- 复制粘贴
- 命令终止
- 查看当前工作目录
- 创建目录
- 查看目录
ip addr
ctrl+insert
shift+insert
cp <地址1> <地址2>
ctrl + c
pwd
mkdir 目录名称
mkdir -p test1/test2/test3 层级创建
- 进入root权限
- 修改目录名称
- 拷贝目录 cp -r 目录名称 目录拷贝的目标位置 10. 删除
删除文件 rm -f 名称
删除目录 rm -rf 目录 11. 文件操作
创建空文件 touch 文件名
文件读取 cat 文件名
- 压缩文件
ls
查看隐藏目录
ls -a
查看文件的详细信息,文件的属性
ls -l 或 ll
su root 密码123456
mv 目录名称 新目录名称
- 解压文件
- 查看进程
- cd ~ 进入用户目录 16. 更改文件的操作权限
- 文件内容查看
打包并压缩文件
tar -zcvf 打包压缩后的文件名 要打包压缩的文件
其中: z表示调用gzip压缩命令进行压缩
c表示打包文件
v显示运行过程
f指定文件名
tar -xvf 压缩文件名
x表示解压
ps -ef
chmod [-R] xyz 文件或目录
可以用数字代表各个权限:
r:4 , w:2, x:1
在xyz位置可以直接写数字,例如7,就代表可读可写可执行,因为 是111.
- 查看网络配置
部分linux目录介绍
- /etc
这个目录用来存放所有的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
- /home 用户的主目录,在Linux中,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自己的目录,一般该 目录是以用户的账号命名的。 3. /opt 这个给主机额外安装软件所摆放的目录。比如安装的一个Oracle数据 库就可以放到这个目录下。默认为空
- /root
该目录为系统管理员,也称为超级权限者的用户主目录
- /tmp
这个目录是用来存放一些临时文件,用完即丢弃的文件可以放在这个 目录下,例如安装包
- /usr 用户的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都放在这个目录下,类似于windows下的 program les目录
- /var 这个目录存放着在不断扩充着的东西,我们习惯将那些经常被修改的 目录放在这个目录下。包括各种日志文件
通过阿里云学生机的体验,我了解了云服务器的很多基本知识。通过这阶段的学习,扩充了我的技术栈。总的来说,阿里云服务器是非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