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始化项目
我们需要先借助Vite
初始化一个Vue3+TS
的项目,后面我们在逐步添加electron
,在任何一个文件夹下:
执行命令:
npm create vite@latest my-vue-app -- --template vue-ts
安装依赖:
npm install
运行项目:
npm run dev
这样一个最简单的Vue3 + TS + Vite
的前端项目就初始化好了。
2.安装Electron
相关包
初始化一个基本项目后,我们需要在项目中安装一些关于electron的包。
安装electron
:
npm install electron -D
如果你安装electron不成功,建议使用cnpm安装。
安装electron-builder
:
npm install electron -D
主要利用electron-builder来进行打包。
安装electron-devtools-installer
:
npm install electron-devtools-installer -D
该包主要是为了方便我们开发和调试electron
,可以去官网详细了解:electron-devtools-installer。
安装vite-plugin-electron
:
npm install vite-plugin-electron -D
该包集成了Vite
和Electron
,比如使用它之后可以让我们方便的在渲染进程中使用Node API
或者Electron API
,详细使用用法可以去官网学习:vite-plugin-electron。
安装rimraf
:
npm install rimraf -D
该包主要是辅助作用,让我们快速删除某些文件和文件夹。
3.初始化Electron
我们都知道Electron
项目分为了主进程和渲染进程,主进程其实就是我们的Electron
,渲染进程就相当于我们的Vue
项目。
3.1 新建主进程
为了方便修改代码和查看,我们在项目根目录新建主进程文件夹electron-main
,然后在其目录下新建index.ts
文件,编写主进程代码。
代码如下:
// electron-main/index.ts import { app, BrowserWindow } from "electron"; import path from "path"; const createWindow = () => { const win = new BrowserWindow({ webPreferences: { contextIsolation: false, // 是否开启隔离上下文 nodeIntegration: true, // 渲染进程使用Node API preload: path.join(__dirname, "../electron-preload/index.js"), // 需要引用js文件 }, }); // 如果打包了,渲染index.html if (app.isPackaged) { win.loadFile(path.join(__dirname, "../index.html")); } else { let url = "http://localhost:3000"; // 本地启动的vue项目路径 win.loadURL(url); } }; app.whenReady().then(() => { createWindow(); // 创建窗口 app.on("activate", () => { if (BrowserWindow.getAllWindows().length === 0) createWindow(); }); }); // 关闭窗口 app.on("window-all-closed", () => { if (process.platform !== "darwin") { app.quit(); } });
上段代码只是一个最简单的Electron
主进程的代码,大家也可以直接去官网看一下即可。这里有两个点需要大家注意:
- 渲染进程路径引用的是
js
而不是ts
,因为我们的electron
是不认识ts
文件的,有些小伙伴可能不理解引用的js
文件合适产生的,这都不用着急,我们安装的插件会帮我们解决的。 app.isPackaged
主要是用来判断应用是否已经打包了,打包了我们只需要引用相对路径的html
文件即可。
3.2 新建预加载文件
electron
中有一个预加载的概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reload
,在该文件里面可以在其它脚本文件执行之前运行,它可以调用一些Node API
。
在项目根目录新建electron-preload
文件夹,然后在其目录下新建index.ts
文件,编写代码。
代码如下:
// electron-preload/index.ts import os from "os"; console.log("platform", os.platform());
上段代码只是一个示例,我们只是简单的打印了一下系统信息罢了,重点是需要大家理解预加载这个概念,以及预加载可以做什么。
4.修改tsconfig.json
前面我们已经建好了渲染进程和预加载文件,但是我们是放在项目根目录里面的。自动生成的Vue3+ts
项目只初始化了src
目录下的文件监听,所以我们需要修改一下tsconfig.json
配置文件。
在include
属性里新增关于electron
文件监听的配置项。
代码如下:
"include": [ "src/**/*.ts", "src/**/*.d.ts", "src/**/*.tsx", "src/**/*.vue", "electron-main/**/*.ts", "electron-preload/**/*.ts" ],
5.修改vite.config.ts
虽然我们建好了electron
的主进程文件和预加载文件,但是如果我们不做任何处理,这两个文件就和普通的脚本文件没有任何区别了。所以我们需要修改vite.config.ts
配置文件,以此将electron
和vite
项目结合起来。
代码如下:
import { defineConfig } from "vite"; import vue from "@vitejs/plugin-vue"; import * as path from "path"; import electron from "vite-plugin-electron"; import electronRenderer from "vite-plugin-electron/renderer"; import polyfillExports from "vite-plugin-electron/polyfill-exports"; export default defineConfig({ plugins: [ vue(), electron({ main: { entry: "electron-main/index.ts", // 主进程文件 }, preload: { input: path.join(__dirname, "./electron-preload/index.ts"), // 预加载文件 }, }), electronRenderer(), polyfillExports(), ], build: { emptyOutDir: false, // 默认情况下,若 outDir 在 root 目录下,则 Vite 会在构建时清空该目录 }, });
在上面的配置中,我们使用到了vite-plugin-electron
插件,它将我们的electron
和vite
很好的结合了起来。
其实到这里大家启动项目后就会发现,electron
出面其实已经就出现了,界面如下:
6.修改package.json
package.json
作为一个项目里面很重要的一个文件,我们自然是不能忽略的。在这里我们需要配置我们项目的入口文件以及打包的相关配置。
代码如下:
{ "name": "my-vue-app", "private": true, "version": "0.0.0", "main": "dist/electron-main/index.js", "scripts": { "dev": "vite", "build": "rimraf dist && vite build && electron-builder", "preview": "vite preview" }, "dependencies": { "vue": "^3.2.25" }, "devDependencies": { "@vitejs/plugin-vue": "^2.3.3", "electron": "^19.0.0", "electron-builder": "^23.0.3", "electron-devtools-installer": "^3.2.0", "rimraf": "^3.0.2", "typescript": "^4.5.4", "vite": "^2.9.9", "vite-plugin-electron": "^0.4.5", "vue-tsc": "^0.34.7" } }
我们配置了main
入口文件,由于electron
还未支持ts
,所以我们需要引用打包后的index.js
文件。
除此之外,我们修改了build
命令,利用electron-builder
进行electron
项目的打包。
7.配置electron-builder
打包脚本
想要顺利打包项目,我们还需要写一些关于electron-builder
的打包脚本代码,如果想要详细了解脚本的各项配置项的作用的,可以去官网学习一些:electron-builder。
修改package.json
文件,代码如下:
{ ...... "build": { "appId": "com.smallpig.desktop", "productName": "smallpig", "asar": true, "copyright": "Copyright © 2022 smallpig", "directories": { "output": "release/${version}" }, "files": [ "dist" ], "mac": { "artifactName": "${productName}_${version}.${ext}", "target": [ "dmg" ] }, "win": { "target": [ { "target": "nsis", "arch": [ "x64" ] } ], "artifactName": "${productName}_${version}.${ext}" }, "nsis": { "oneClick": false, "perMachine": false, "allowToChangeInstallationDirectory": true, "deleteAppDataOnUninstall": false }, "publish": [ { "provider": "generic", "url": "http://127.0.0.1:8080" } ], "releaseInfo": { "releaseNotes": "版本更新的具体内容" } } }
执行打包:
npm run build
打包完成的相关文件都会放到release
目录下面,目录如下:
我们经常会打包失败,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资源下载不下来,可能是由于国内的网络环境,建议大家多试几次,比如出现下面这种问题:
打包完成后,我们只需要安装生成出来的exe
文件即可,非常简单。
8.主进程与渲染进程通信
为了方便我们主进程与渲染进程的通信,我们借助vueuse
插件库中的一个插件@vueuse/electron
来简化我们的工作,具体使用方式可以查看官网:@vueuse/electron。
安装@vueuse/electron:
npm install @vueuse/electron -D
渲染进程App.vue
,使用示例代码如下:
<script setup lang="ts"> import { useIpcRenderer } from "@vueuse/electron"; const ipcRenderer = useIpcRenderer(); ipcRenderer.send("window-new", "im render"); // 向主进程通信 </script>
electron-main/index.ts
中主进程监听事件:
import { app, BrowserWindow, ipcMain } from "electron"; // 监听渲染进程方法 ipcMain.on("window-new", (e: Event, data: string) => { console.log(data); });
运行项目后,我们查看命令行控制台打印结果:
这个时候我们渲染进程和主进程之间就可以正常通信了。
9.打包常见错误
错误一:
可以尝试以下方法解决错误:
- 删除
C:\Users\lanyuan\AppData\Local\electron-builder\cache
缓存文件 - 重新安装
electron
错误二:
解决办法:
- 尝试解决网络问题
- 尝试将该文件下载下来,本地配置
总结
到这里我们electron + Vue3 + TS + Vite
的项目架子就搭建完成了,这只是一个最简单的项目框架,还需要有非常多的地方需要我们去填充,比如打开新窗口,桌面提醒等等,这也会在后续的文章中提及。
如果觉得文章太繁琐或者没看懂,可以观看视频: 小猪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