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基础数据结构-双链表

简介: 链表作为一种基本的数据结构,得益于其简单的结构、优良的性能(双向链表的插入和删除复杂度都是O(1)),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程序设计中。链表一般分为单向链表和双向链表。对于单向链表,其删除和插入的一般复杂度都是O(n),所以,工程上一般很少使用,下面介绍的所有链表都是双向链表。

链表概述


链表作为一种基本的数据结构,得益于其简单的结构、优良的性能(双向链表的插入和删除复杂度都是O(1)),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程序设计中。链表一般分为单向链表和双向链表。对于单向链表,其删除和插入的一般复杂度都是O(n),所以,工程上一般很少使用,下面介绍的所有链表都是双向链表。


常见的双向链表数据结构定义如下:


struct list_node_xxx{
  struct list_node_xxx *prev,*next;
  //具体的数据,比如一个char数组
  char data[100];
};


  • prev和next分别指向当前节点的前驱和后继节点。


  • 每个节点中包含具体的数据。


设计思想


Linux内核同样支持双向链表,其设计十分的精巧,下面是它的定义:


struct list_head {
  struct list_head *next, *prev;
};


首次看到内核链表的定义,第一种感觉就是惊艳,真的是太简洁了,之后,就有些疑问这样的结构如何实现链表功能呢?相信第一次看到这种链表定义的你同样会被惊艳到(:>


后来经过多年对于内核链表的使用经历,慢慢领会到了这种设计的精髓,简单说一下自己的感受吧,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


  1. 这种设计完美的践行了Linux内核的设计哲学:机制和策略分离


机制和策略分离,是Linux内核,乃至整个Linux社区共同遵守的设计哲学。机制用来提供具体的功能,而策略用来指定如何使用这项功能。机制是稳定的,而策略是千变万化的。就像原子是万物运行的基本机制一样,而纷繁复杂的世界就是原子的不同组合策略的表象。内核链表很好的诠释了机制与策略分离的设计哲学。struct list_head仅仅定义了链表这种机制所需的最小集合,具体到策略,也就是链表的具体使用者,可以组合这种链表机制来实现链表的相关功能。


  1. 数据与结构解耦,内核只需一个链表定义即可。


传统的链表定义,将数据和结构耦合到了一起,这种数据结构一般只会使用一种业务场景,业务场景改变之后,需要重新定义链表数据结构,相应的对于的链表的操作接口,也需要重新定义。对于简单的系统来说,这种链表的定义和使用方式一般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于复杂的系统,其会有各种各样的业务子系统,每个子系统有可能都会使用到链表这种数据结构。如果仍然遵照传统的链表使用模式,去分别定义链表,可想而知,对于链表的扩展和维护将是十分的困难的。


基于传统链表存在的“缺陷“,Linux内核设计者独辟蹊径,创造性的将”数据“和“结构”进行了解耦,从此,只需要定义一种链表结构,完成一套链表操作接口,就可以实现所有链表的统一管理。


  1. 统一链表操作接口,面向接口编程


面向对象编程中,有一条基本的设计原则:面向接口编程,而不是面向定义编程。虽然,内核的代码是完全使用C语言这种面向过程中的语言实现的,但是,面向对象编程是与语言无关的,根本意义上它是一种比较高阶的设计思想,对于大型复杂的系统,其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好了,回归到Linux内核链表的设计,其很好的遵循了面向接口编程的原则。内核对于链表这种数据结构,进行了彻底的抽象,使其不与任何具体的数据相关,可以说,其是一个“纯粹”的链表,配合这种链表结构的接口,是全局统一的,任何业务子系统在使用链表这种结构时,面向的都是统一的操作接口。这种操作的便利性是十分重要的,联想一下扳手和螺母的关系就可以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


好了,上面就是关于内核链表的几点感悟,原理总是抽象的,只有亲身尝试使用,才能有深刻的体会,下面说一下内核链表的基本使用方式。


使用方式


Linux内核中关于链表的定义位置:/include/linux/list.h,里面定义了关于链表所有的操作接口。


链表结构


struct list_head {
  struct list_head *next, *prev;
 };


定义链表


struct list_node_xxx{
  char data[10];
  struct list_head  list;
  ... ...
 }node_xxx;


  • struct list_node_xxx:具体的链表定义。
  • data:链表的具体数据。
  • list:链表结构,数据与结构分离。


初始化


#define LIST_HEAD_INIT(name) { &(name), &(name) }
 #define LIST_HEAD(name) \
  struct list_head name = LIST_HEAD_INIT(name)
 static inline void INIT_LIST_HEAD(struct list_head *list)
 {
  WRITE_ONCE(list->next, list);
  list->prev = list;
 }


链表定义了之后,需要初始化之后才能使用,LIST_HEAD_INIT宏和INIT_LIST_HEAD可以完成链表的初始化,比如初始化struct list_node_xxx结构中的链表。


struct list_node_xxx node_xxx;
 INIT_LIST_HEAD(&(node_xxx.list));


插入


链表的插入方式,分为头插和尾插。


static inline void list_add(struct list_head *new, struct list_head *head)
 {
  __list_add(new, head, head->next);
 }
 static inline void list_add_tail(struct list_head *new, struct list_head *head)
 {
  __list_add(new, head->prev, head);
 }


这两个API都是调用__list_add函数实现的,双下划线开头表明这是一个内部使用函数。


static inline void __list_add(struct list_head *new,
        struct list_head *prev,
        struct list_head *next)
 {
  if (!__list_add_valid(new, prev, next))
    return;
  next->prev = new;
  new->next = next;
  new->prev = prev;
  WRITE_ONCE(prev->next, new);
 }


删除


删除链表节点十分的高效、简单。


static inline void list_del(struct list_head *entry)
 {
  __list_del_entry(entry);
  entry->next = LIST_POISON1;
  entry->prev = LIST_POISON2;
 }
 其中,\_\_list_del_entry用于删除链表节点,之后,两条语句用于将entry的next和prev指针置为无效的链表表项。
 static inline void __list_del_entry(struct list_head *entry)
 {
  if (!__list_del_entry_valid(entry))
    return;
  __list_del(entry->prev, entry->next);
 }
 static inline void __list_del(struct list_head * prev, struct list_head * next)
 {
  next->prev = prev;
  WRITE_ONCE(prev->next, next);
 }


  1. 链表空测试


测试链表为空。 static inline int list_empty(const struct list_head *head) { return READ_ONCE(head->next) == head; }


  1. 遍历链表


上文说了,Linux内核链表的设计哲学是:数据与结构分离。内核一般不会直接使用链表这种结构,而是会将其嵌入到具体的业务数据结构中,比如上面的struct list_node_xxx。那么,问题来了,到目前为止,我们涉及到的所有关于链表的接口参数都是struct list_head指针,而struct list_head一般嵌入到的了具体的业务数据结构中,问题就是我们该如何通过struct list_head访问到真正的业务数据结构呢?对于struct list_node_xxx就是如何通过 head访问到node_xxx呢?这里就是必须借助于list_entry这个工具宏。


/**
  * list_entry - get the struct for this entry
  * @ptr: the &struct list_head pointer.
  * @type:  the type of the struct this is embedded in.
  * @member:  the name of the list_head within the struct.
  */
 #define list_entry(ptr, type, member) \
  container_of(ptr, type, member)
 /**
  * container_of - cast a member of a structure out to the containing structure
  * @ptr: the pointer to the member.
  * @type:  the type of the container struct this is embedded in.
  * @member:  the name of the member within the struct.
  *
  */
 #define container_of(ptr, type, member) ({     \
  const typeof(((type *)0)->member ) *__mptr = (ptr); \
  (type *)( (char *)__mptr - offsetof(type,member) );})
 #define offsetof(TYPE, MEMBER) ((size_t) &((TYPE *)0)->MEMBER)


可以看到list_entry调用的是container_of这个宏,下面来看一下,container_of的工作原理。container_of包含三个入参:ptr,type,member,其与list_entry的三个参数完全相同。这三个参数可能比较抽象,下面通过一张图来分析一下,我们还是以struct list_node_xxx为例。


网络异常,图片无法展示
|


图中,标出了相对于struct list_node_xxx来说,ptr,type,member三个参数所指的含义,而“?”表示我们关心的目标业务数据结构的地址,本地来说就是node_xxx的地址。


  • ptr:表示node_xxx结构中,list的地址


  • type:表示struct list_node_xxx这个结构体类型


  • member:表示struct list_head在struct list_node_xxx中的字段名


container_of宏分为两部分:


1. const typeof(((type *)0)->member ) *__mptr = (ptr);
  2. (type *)( (char *)__mptr - offsetof(type,member) );


第一部分的作用是为获得__mptr指针。typeof是GNU/GCC的扩展关键字,可以通过变量名获得变量的类型。((type *)0)->member将0这个特殊的地址强制类型转换为type类型,这里就是struct list_node_xxx这个结构体,然后,获得这个结构体的中变量字段名,之后再通过typeof获取其数据类型,这里就是struct list_head。


第二部分的作用是通过__mptr和list相对于node_xxx的位置,来计算node_xxx的地址。这里的offsetof宏用到的一个技巧(TYPE *)0)->MEMBER中的0的作用同第一部分。


上面就是list_entry的实现原理,下面说一下常用的链表遍历函数。


/**
 * list_for_each_entry  - iterate over list of given type
 * @pos:  the type * to use as a loop cursor.
 * @head: the head for your list.
 * @member: the name of the list_head within the struct.
 */
#define list_for_each_entry(pos, head, member)        \
  for (pos = list_first_entry(head, typeof(*pos), member);  \
       &pos->member != (head);          \
       pos = list_next_entry(pos, member))
/**
 * list_for_each_entry_reverse - iterate backwards over list of given type.
 * @pos:  the type * to use as a loop cursor.
 * @head: the head for your list.
 * @member: the name of the list_head within the struct.
 */
#define list_for_each_entry_reverse(pos, head, member)      \
  for (pos = list_last_entry(head, typeof(*pos), member);   \
       &pos->member != (head);          \
       pos = list_prev_entry(pos, member))


list_for_each_entry正向遍历整个链表,pos表示指向当前的链表数据项的指针,head表示链表头,member表示struct list_head在链表数据项中的字段名。


list_for_each_entry_reverse用于反向遍历整个链表。


具体实例


下面通过一个实例,来展示如何使用内核中的链表。


struct list_node_xxx {
  char   data[100];
  struct list_head list;
};
//定义链表头
LIST_HEAD(node_head);
//省略地址有效性检查
struct list_node_xxx *node_xxx_1 = kzalloc(sizeof(*node_xxx), GFP_KERNL);
struct list_node_xxx *node_xxx_2 = kzalloc(sizeof(*node_xxx), GFP_KERNL);
//添加链表表项
list_add(&(node_xxx_1), &node_head);
list_add(&(node_xxx_2), &node_head);
struct list_node_xxx *entry;
//遍历链表
list_for_each_entry(entry, &node_head, list) {
  memcpy(entry->data, "hello, world.", strlen(hello,world.");
}
//删除链表
struct list_head *pos;
list_for_each(pos, &node_head) {
  list_del(pos);
}


相关文章
|
9天前
|
Ubuntu Linux 开发者
Ubuntu20.04搭建嵌入式linux网络加载内核、设备树和根文件系统
使用上述U-Boot命令配置并启动嵌入式设备。如果配置正确,设备将通过TFTP加载内核和设备树,并通过NFS挂载根文件系统。
49 15
|
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C++
【C++数据结构——线性表】单链表的基本运算(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合集】
本内容介绍了单链表的基本运算任务,涵盖线性表的基本概念、初始化、销毁、判定是否为空表、求长度、输出、求元素值、按元素值查找、插入和删除数据元素等操作。通过C++代码示例详细解释了顺序表和链表的实现方法,并提供了测试说明、通 - **任务描述**:实现单链表的基本运算。 - **相关知识**:包括线性表的概念、初始化、销毁、判断空表、求长度、输出、求元素值、查找、插入和删除等操作。 - **测试说明**:平台会对你编写的代码进行测试,提供测试输入和预期输出。 - **通关代码**:给出了完整的C++代码实现。 - **测试结果**:展示了测试通过后的预期输出结果。 开始你的任务吧,祝你成功!
20 5
|
16天前
|
数据库
数据结构中二叉树,哈希表,顺序表,链表的比较补充
二叉搜索树,哈希表,顺序表,链表的特点的比较
数据结构中二叉树,哈希表,顺序表,链表的比较补充
|
1月前
|
算法 Linux
深入探索Linux内核的内存管理机制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对Linux操作系统内核中内存管理机制的深入理解。通过探讨Linux内核如何高效地分配、回收和优化内存资源,我们揭示了这一复杂系统背后的原理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不同于常规的摘要,本文将直接进入主题,不包含背景信息或研究目的等标准部分,而是专注于技术细节和实际操作。
|
1月前
|
存储 缓存 网络协议
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优化与性能调优####
本文深入探讨了Linux操作系统内核的优化策略与性能调优方法,旨在为系统管理员和高级用户提供一套实用的指南。通过分析内核参数调整、文件系统选择、内存管理及网络配置等关键方面,本文揭示了如何有效提升Linux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不同于常规摘要仅概述内容的做法,本摘要直接指出文章的核心价值——提供具体可行的优化措施,助力读者实现系统性能的飞跃。 ####
|
1月前
|
监控 算法 Linux
Linux内核锁机制深度剖析与实践优化####
本文作为一篇技术性文章,深入探讨了Linux操作系统内核中锁机制的工作原理、类型及其在并发控制中的应用,旨在为开发者提供关于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工具来提升系统性能和稳定性的见解。不同于常规摘要的概述性质,本文将直接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在不同场景下选择合适的锁策略对于解决竞争条件、死锁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锁的粒度以达到最佳效果,为读者呈现一份实用性强的实践指南。 ####
|
1月前
|
缓存 监控 网络协议
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优化与实践####
本文旨在探讨Linux操作系统内核的优化策略与实际应用案例,深入分析内核参数调优、编译选项配置及实时性能监控的方法。通过具体实例讲解如何根据不同应用场景调整内核设置,以提升系统性能和稳定性,为系统管理员和技术爱好者提供实用的优化指南。 ####
|
1月前
|
负载均衡 算法 Linux
深入探索Linux内核调度机制: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本文旨在剖析Linux操作系统内核中的进程调度机制,特别是其如何通过CFS(完全公平调度器)算法实现多任务环境下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与系统响应速度之间的微妙平衡。不同于传统摘要的概览性质,本文摘要将直接聚焦于CFS的核心原理、设计目标及面临的挑战,为读者揭开Linux高效调度的秘密。 ####
38 3
|
2月前
|
负载均衡 算法 Linux
深入探索Linux内核调度器: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本文通过剖析Linux内核调度器的工作机制,揭示了其在多任务处理环境中如何实现时间片轮转、优先级调整及完全公平调度算法(CFS),以达到既公平又高效地分配CPU资源的目标。通过对比FIFO和RR等传统调度策略,本文展示了Linux调度器如何在复杂的计算场景下优化性能,为系统设计师和开发者提供了宝贵的设计思路。 ####
44 6
|
1月前
|
消息中间件 安全 Linux
深入探索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机制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Linux操作系统内核机制的全面解析。通过探讨Linux内核的设计哲学、核心组件、以及其如何高效地管理硬件资源和系统操作,本文揭示了Linux之所以成为众多开发者和组织首选操作系统的原因。不同于常规摘要,此处我们不涉及具体代码或技术细节,而是从宏观的角度审视Linux内核的架构和功能,为对Linux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高层次的理解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