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

简介: 本篇文章是设计模式专题的第二篇文章,我会将遇到的设计模式都一一总结在该专题下,我会把自己对每一种设计模式的感悟写下来,以及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该如何去灵活应用这些设计模式,欢迎大家关注。本篇文章我们就来讲一讲,最为优雅的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的简单介绍

策略模式就是我们在针对某一个功能有多种实现方式,我们可以根据环境不同或者条件不同,选择不同的实现方式。

策略模式的类图如下:

策略模式类图

解释:Context是上下文,Strategy是策略类的公共接口;ConcreteStrategy是具体策略的实现,可以有N多个,封装了具体的算法或行为,实现Strategy接口。

策略模式的具体实现思路

  • 定义一个上下文对象,可以通过上下文对象获取对应的具体实现类。
  • 定义抽象策略类,定义每个策略或算法必须具有的方法和属性,通常为接口。
  • 定义具体策略类,对抽象策略类的算法提供具体实现。

策略模式的具体实现方案

  • 创建上下文对象

    Context上下文,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屏蔽高层模块对策略、算法的直接访问,封装可能存在的变化。

    public class Context {
         
         Strategy strategy;
         
         public Context(Strategy strategy) {
             this.strategy = strategy;
         }
         
         //上下文接口
         public void contextInterface() {
             strategy.algorithmInterface();
         }
    ​
     }
  • 创建抽象策略类

    抽象策略类,是对策略、算法的抽象,通常为接口,定义每个策略或算法必须具有的方法和属性。

    public abstract class Strategy {
         
         //算法方法
         public abstract void algorithmInterface();
     
    }
  • 创建策略类的具体实现

    如果是接口的话需要implements实现接口

    如果一个抽象策略的实现多于四个,就需要考虑使用混合模式来解决策略类膨胀的问题

    public class ConcreteStrategyA extends Strategy {
    ​
        @Override
        public void algorithmInterface() {
            System.out.println("算法A实现");
        }
    ​
    }
    public class ConcreteStrategyB extends Strategy {
    ​
        @Override
        public void algorithmInterface() {
            System.out.println("算法B实现");
        }
    ​
    }

策略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

  • 算法可以自由切换,灵活性强
  • 避免使用多重条件判断(如果不用策略模式我们可能会使用多重条件语句,不利于维护)
  • 扩展性极强,可以无限扩展策略

缺点

  • 策略类数量会增多,每个策略都是一个类,复用的可能性很小
  • 所有的策略类都需要对外暴露

策略模式的适用场景

适用场景:

  1. 多个类只有算法或行为上略有不同
  2. 算法需要自由切换
  3. 需要屏蔽算法规则

举例:

  • 出行方式
  • 促销方式
  • 导出方式
  • 排序方式
  • 其实我们业务中有很多地方可以用策略模式去优化,尤其是多重if...else...里边含有大量的逻辑处理
  • ...

策略模式总结

策略模式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种设计模式,我认为这种设计模式能让我们的代码实现起来更加优雅。我非常不喜欢那种用超长的if...else去区分策略,代码可读性非常差,不易调试,策略模式往往能够很好地去改善这种代码,我个人在工作中也非常喜欢使用策略模式。

目录
相关文章
|
24天前
|
设计模式 人工智能 算法
基于多设计模式的状态扭转设计:策略模式与责任链模式的实战应用
接下来,我会结合实战案例,聊聊如何用「策略模式 + 责任链模式」构建灵活可扩展的状态引擎,让抽奖系统的状态管理从「混乱战场」变成「有序流水线」。
|
5月前
|
设计模式 算法 Java
设计模式觉醒系列(04)策略模式|简单工厂模式的升级版
本文介绍了简单工厂模式与策略模式的概念及其融合实践。简单工厂模式用于对象创建,通过隐藏实现细节简化代码;策略模式关注行为封装与切换,支持动态替换算法,增强灵活性。两者结合形成“策略工厂”,既简化对象创建又保持低耦合。文章通过支付案例演示了模式的应用,并强调实际开发中应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设计模式,避免生搬硬套。最后推荐了JVM调优、并发编程等技术专题,助力开发者提升技能。
|
11月前
|
设计模式 算法 Kotlin
Kotlin - 改良设计模式 - 策略模式
Kotlin - 改良设计模式 - 策略模式
133 4
|
5月前
|
设计模式 算法 搜索推荐
【设计模式】【行为型模式】策略模式(Strategy)
一、入门 什么是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允许在运行时选择算法或行为。它将算法封装在独立的类中,使得它们可以互换,而不影响客户端代码。 为什么需要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算法
118 14
|
8月前
|
设计模式 算法 开发者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用于定义一系列可替换的算法或行为,并将它们封装成独立的类。通过上下文持有策略对象,在运行时动态切换算法,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适用于需要动态切换算法、避免条件语句、经常扩展算法或保持算法独立性的场景。优点包括符合开闭原则、运行时切换算法、解耦上下文与策略实现、减少条件判断;缺点是增加类数量和策略切换成本。示例中通过定义抽象策略接口和具体策略类,结合上下文类实现动态算法选择。
247 8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
10月前
|
设计模式 存储 缓存
前端必须掌握的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旨在将多分支复杂逻辑解耦。每个分支类只关心自身实现,无需处理策略切换。它避免了大量if-else或switch-case代码,符合开闭原则。常见应用场景包括表单验证、风格切换和缓存调度等。通过定义接口和上下文类,策略模式实现了灵活的逻辑分离与扩展。例如,在国际化需求中,可根据语言切换不同的词条包,使代码更加简洁优雅。总结来说,策略模式简化了多条件判断,提升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
11月前
|
设计模式 算法 Kotlin
Kotlin教程笔记(53) - 改良设计模式 - 策略模式
Kotlin教程笔记(53) - 改良设计模式 - 策略模式
108 1
|
11月前
|
设计模式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JavaScript设计模式及其在实战中的应用,涵盖单例、工厂、观察者、装饰器和策略模式
本文深入探讨了JavaScript设计模式及其在实战中的应用,涵盖单例、工厂、观察者、装饰器和策略模式,结合电商网站案例,展示了设计模式如何提升代码的可维护性、扩展性和可读性,强调了其在前端开发中的重要性。
145 2
|
11月前
|
设计模式 算法 Kotlin
Kotlin教程笔记(53) - 改良设计模式 - 策略模式
Kotlin教程笔记(53) - 改良设计模式 - 策略模式
99 2
|
12月前
|
设计模式 算法 Kotlin
Kotlin教程笔记(53) - 改良设计模式 - 策略模式
本教程详细讲解Kotlin语法,适合深入学习。快速入门可参考“简洁”系列教程。本文通过游泳运动员的案例,介绍策略模式及其在Kotlin中的改良应用,利用高阶函数简化代码结构,提高灵活性。
116 3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