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手把手带你搭建一个组件化项目架构(下)

简介: 本文介绍了组件化、组件分层、解决了组件的独立调试、集成调试、页面跳转、组件通信等。 其实会了这些后你基本可以搭建自己的组件化项目了。其实最大的问题还是分组分层、组件划分。这个就需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来设置。

五、组件间界面跳转(ARouter)


5.1 介绍


       Android 中的界面跳转那是相当简单,但是在组件化开发中,由于不同组件式没有相互依赖的,所以不可以直接访问彼此的类,这时候就没办法通过显式的方式实现了。


       所以在这里咱们采取更加灵活的一种方式,使用 Alibaba 开源的 ARouter 来实现。


一个用于帮助 Android App 进行组件化改造的框架 —— 支持模块间的路由、通信、解耦


       文档介绍的蛮详细的,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实践一下。这里做个简单的使用。


5.2 使用


5.2.1 添加依赖


       先在统一的config.gradle添加版本等信息


ext{
    ...
    libARouter= 'com.alibaba:arouter-api:1.5.2'
    libARouterCompiler = 'com.alibaba:arouter-compiler:1.5.2'
}


因为所有的功能组件和业务组件都依赖lib_common,那么咱们先从lib_common开始配制


lib_common


dependencies {
    api root.libARouter
    ...
}


其他组件(如collect)


android {
    defaultConfig {
        ...
        javaCompileOptions {
            annotationProcessorOptions {
                arguments = [AROUTER_MODULE_NAME: project.getName()]
                //如果项目内有多个annotationProcessor,则修改为以下设置
                //arguments += [AROUTER_MODULE_NAME: project.getName()]
            }
        }
    }
}
dependencies {
    //arouter-compiler的注解依赖需要所有使用 ARouter 的 module 都添加依赖
    annotationProcessor root.libARouterCompiler
    ...
}


5.2.2 添加注解


你要跳转的Activity


// 在支持路由的页面上添加注解(必选)
// 这里的路径需要注意的是至少需要有两级,/xx/xx
@Route(path = "/collect/CollectActivity")
public class Collect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collect);
    }
}


5.2.3 初始化SDK(主项目Application)


public class App extends BaseApplication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 {
        super.onCreate();
        if (isDebug()) {           // 这两行必须写在init之前,否则这些配置在init过程中将无效
            ARouter.openLog();     // 打印日志
            ARouter.openDebug();   // 开启调试模式(如果在InstantRun模式下运行,必须开启调试模式!线上版本需要关闭,否则有安全风险)
        }
        ARouter.init(this); // 尽可能早,推荐在Application中初始化
    }
    private boolean isDebug() {
        return BuildConfig.DEBUG;
    }
}


5.3 发起路由操作


5.3.1 应用内简单的跳转


ARouter.getInstance().build("/collect/CollectActivity").navigation();


   这里是用module_main的HomeFragment跳转至module_collect的CollectActivity界面,两个module中不存在依赖关系。"/collect/CollectActivity"在上面已注册就不多描述了。

效果如下:


微信图片_20220524153932.gif


5.3.2 跳转并携带参数


       这里是用module_main的MineFragment的Adapter跳转至module_webview的WebViewActivity界面,两个module中同样不存在依赖关系。


启动方


        ARouter.getInstance().build("/webview/WebViewActivity")
                .withString("url", bean.getUrl())
                .withString("content",bean.getName())
                .navigation();


这里传了两个参数urlname到WebViewActivity,下面咱们看看WebViewActivity怎么接收。


接收方


1.//为每一个参数声明一个字段,并使用 @Autowired 标注
//URL中不能传递Parcelable类型数据,通过ARouter api可以传递Parcelable对象
//添加注解(必选)
@Route(path = "/webview/WebViewActivity")
public class WebViewActivity extends BaseActivity<ActivityWebviewBinding, WebViewViewModel> {
    //发送方和接收方定义的key名称相同则无需处理
    @Autowired
    public String url;
    //通过name来映射URL中的不同参数
    //发送方定义key为content,我们用title来接收
    @Autowired(name = "content")
    public String title;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注入参数和服务(这里用到@Autowired所以要设置)
        //不使用自动注入,可不写,如CollectActivity没接收参数就没有设置
        ARouter.getInstance().inject(this);
        binding.btnBoom.setText(String.format("%s,你来啦", title));
        //加载链接
        initWebView(binding.wbAbout, url);
    }
}


上效果图:


微信图片_20220524154104.gif


搞定,更多高级玩法可自行探索。


5.3.3 小记(ARouter目标不存在)


W/ARouter::: ARouter::There is no route match the path


       这里出现个小问题,配置注释都好好的,但是发送发无论如何都找不到设置好的Activity。尝试方案:


  • Clean Project


  • Rebuild Project


  • 在下图也能找到ARouter内容。


       后来修改Activity名称好了。


微信图片_20220524154203.png


六、组件间通信(数据传递)


       界面跳转搞定了,那么数据传递怎么办,我在module_main中使用悬浮窗,但是需要判断这个用户是否已登录,再执行后续逻辑,这个要怎么办?这里我们可以采用 接口 + ARouter 的方式来解决。


       在这里可以添加一个 componentbase 模块,这个模块被所有的组件依赖。


       这里我们通过 module_main组件 中调用 module_login组件 中的方法来获取登录状态这个场景来演示。


6.1 通过依赖注入解耦:服务管理(一) 暴露服务


6.1.1 创建 componentbase 模块(lib)


微信图片_20220524154326.png


6.1.2 创建接口并继承IProvider


注意:接口必须继承IProvider,是为了使用ARouter的实现注入。


微信图片_20220524154402.png


6.1.3 在module_login组件中实现接口


lib_common


       所有业务组件和功能组件都依赖lib_common,所以咱们直接在lib_common添加依赖即可


1.dependencies {
    ...
    api project(":lib_componentbase")
}


module_login


dependencies {
    ...
    implementation project(':lib_common')
}


实现接口


//实现接口
@Route(path = "/login/AccountServiceImpl")
public class AccountServiceImpl implements IAccountService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isLogin() {
        MLog.e("AccountServiceImpl.isLogin");
        return tru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getAccountId() {
        MLog.e("AccountServiceImpl.getAccountId");
        return "1000";
    }
    @Override
    public void init(Context context) {
    }
}


微信图片_20220524154552.png


6.2 通过依赖注入解耦:服务管理(二) 发现服务


6.2.1 在module_main中调用调用是否已登入


public class HomeFragment extends BaseFragment<FragmentHomeBinding> {
    @Autowired
    IAccountService accountService;
    @Override
    public void onViewCreated(@NonNull @NotNull View view, @Nullable @org.jetbrains.annotations.Nullable 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ViewCreated(view, savedInstanceState);
        ARouter.getInstance().inject(this);
        binding.frgmentHomeFab.setOnClickListener(new View.OnClick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MLog.e("Login:"+accountService.isLogin());
                MLog.e("AccountId:"+accountService.getAccountId());
            }
        });
    }
}


微信图片_20220524154629.png


运行结果:


E/-SCC-: AccountServiceImpl.isLogin
E/-SCC-: Login:true
E/-SCC-: AccountServiceImpl.getAccountId
E/-SCC-: AccountId:1000


七、总结


       本文介绍了组件化、组件分层、解决了组件的独立调试、集成调试、页面跳转、组件通信等。


       其实会了这些后你基本可以搭建自己的组件化项目了。其实最大的问题还是分组分层、组件划分。这个就需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来设置。


       本项目比较糙,后面会慢慢完善。比如添加Gilde、添加MMVK、添加Room等。


项目传送门

https://github.com/shuaici/SccMall


相关推荐


Android OkHttp+Retrofit+Rxjava+Hilt实现网络请求框架


参考与感谢


“终于懂了” 系列:Android组件化,全面掌握!


Android 组件化最佳实践


手把手带你搭建一个优秀的Android项目架构

相关文章
|
2月前
|
消息中间件 监控 前端开发
如何开发项目管理系统中的项目结项板块?(附架构图+流程图+代码参考)
在企业项目管理中,“项目结项”是关键环节,常因流程不清、文档不全、审批滞后等问题导致交付困难。本文介绍如何通过“项目结项”模块实现线上化管理,涵盖结项申请、审批流程、成果上传、权限控制等功能,帮助团队高效完成项目收尾,避免成果丢失与流程混乱。内容包括功能设计、业务流程、系统架构、数据库设计、核心代码实现、前端交互及优化建议,助力项目管理系统快速落地并稳定运行。
|
12天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JavaScript
Github又一AI黑科技项目,打造全栈架构,只需一个统一框架?
Motia 是一款现代化后端框架,融合 API 接口、后台任务、事件系统与 AI Agent,支持 JavaScript、TypeScript、Python 多语言协同开发。它提供可视化 Workbench、自动观测追踪、零配置部署等功能,帮助开发者高效构建事件驱动的工作流,显著降低部署与运维成本,提升 AI 项目落地效率。
|
3月前
|
开发工具 Android开发
ArkUI-X添加到现有Android项目中
本教程介绍如何使用ArkUI-X SDK开发Android AAR,实现ArkTS声明式开发在Android平台的显示。主要内容包括:1) 跨平台Library工程开发;2) AAR在Android应用中的集成方式。通过ACE Tools或DevEco Studio完成AAR构建,初始化ArkUI-X,并通过Activity或Fragment加载页面。具体步骤涵盖工程创建、构建AAR包、配置Manifest及使用Intent或Fragment打开页面等。
168 57
|
2月前
|
数据挖掘 项目管理 Python
如何开发项目管理系统中的项目启动板块?(附架构图+流程图+代码参考)
本文介绍了项目管理系统中“项目启动”板块的设计与实现,涵盖功能模块、业务流程、开发技巧及效果展示,并提供代码参考和常见问题解答,助力企业高效搭建项目管理平台。
|
2月前
|
存储 Java 数据库连接
简单学Spring Boot | 博客项目的三层架构重构
本案例通过采用三层架构(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表现层)重构项目,解决了集中式开发导致的代码臃肿问题。各层职责清晰,结合依赖注入实现解耦,提升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测试性和可扩展性,为后续接入真实数据库奠定基础。
190 0
|
2月前
|
缓存 Java 数据库
Java 项目分层架构实操指南及长尾关键词优化方案
本指南详解基于Spring Boot与Spring Cloud的Java微服务分层架构,以用户管理系统为例,涵盖技术选型、核心代码实现、服务治理及部署实践,助力掌握现代化Java企业级开发方案。
120 2
|
2月前
|
监控 前端开发 BI
如何开发项目管理系统中的项目收支板块?(附架构图+流程图+代码参考)
本文深入讲解项目管理系统中项目收支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涵盖预算、收入与支出管理,以及报表分析功能。内容包括模块功能概述、业务流程、开发技巧与实现方法,并提供数据库设计及前后端代码示例,助力企业打造高效的项目财务管控系统。
|
2月前
|
SQL 前端开发 项目管理
如何开发项目管理系统中的项目执行板块?(附架构图+流程图+代码参考)
随着企业项目规模扩大,传统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需求。本文介绍项目管理系统中“项目执行”板块的开发,涵盖任务管理、创建、验收及进度汇报等核心环节。通过功能设计、业务流程和开发技巧,结合代码示例,帮助企业高效推进项目执行,提升管理效率。
|
3月前
|
设计模式 开发者
一、HarmonyOS Next 开发者手册项目之项目架构设计
该项目是一个基于HarmonyOS Next的开发者学习手册应用,旨在帮助开发者系统学习HarmonyOS开发知识。项目采用分级学习方式,从基础到高级逐步深入讲解技术与实践案例。前四章重点介绍应用架构相关内容,助力快速掌握应用核心。 项目结构清晰,包含主入口、源代码目录、公共资源和工具等。页面导航分为多个阶段:萌新小白(基础入门)、登堂入室(进阶学习)、进阶高手(高级开发)。支持Markdown解析,使用`@luvi/lv-markdown-in`插件展示内容,并定义了多种数据结构以规范开发流程。 源码已开源,持续更新中
75 1
|
6月前
|
存储 数据采集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新闻聚合项目:多源异构数据的采集与存储架构
本文探讨了新闻聚合项目中数据采集的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指出单纯依赖抓取技术存在局限性。通过代理IP、Cookie和User-Agent的精细设置,可有效提高采集策略;但多源异构数据的清洗与存储同样关键,需结合智能化算法处理语义差异。正反方围绕技术手段的有效性和局限性展开讨论,最终强调综合运用代理技术与智能数据处理的重要性。未来,随着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新闻聚合将实现更高效的热点捕捉与信息传播。附带的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从多个中文新闻网站抓取数据并统计热点关键词。
251 2
新闻聚合项目:多源异构数据的采集与存储架构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