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学算法100天第7天——二维差分(差分矩阵)(下)

简介: 零基础学算法100天第7天——二维差分(差分矩阵)

 总结:我们假设在第一步中a[][]需要增加的子矩阵的左上角坐标为(x1,y1),右下角坐标为(x2,y2)。根据刚才的分析,对于a[][]任意子矩阵的增加c的操作,我们只需要对b[][]进行两增两减的操作即可,这样的时间复杂度稳定是O(1)的。


  我们来对比一下朴素与差距矩阵的优化操作:


朴素版实现O(n*n):


for(int i=x1;i<x2;++i){
  for(int j=y1;i<=y2;++j{
  a[i][i]+=c;
  }
 }


差分矩阵核心操作O(1)


//差分矩阵最核心的操作
   static void insert(int x1,int y1,int x2,int y2,int c){
       s[x1][y1]+=c;
       s[x1][y2+1]-=c;
       s[x2+1][y1]-=c;
       s[x2+1][y2+1]+=c;
   }


3、预处理得到差分数组


 这时候肯定有人有疑问,你光说了差分矩阵多牛了,那问题是我们有的数组是a[][],那怎么通过a[][]得到它的差分矩阵b[][]呢?这就是二维差分一个比较难理解的点,我们讲二维前缀和的时候是先讲的如何先预处理得到二维前缀和数组,再讲如何使用,而差分矩阵恰好应该反过来。


 因为从差分矩阵的定义我们很难直接得到,一维的差分数组从定义出发来说,我们可以很轻松的通过b[i]=a[i]-a[i-1]得到差分数组。但差分矩阵你就会觉得很别扭,怎么感觉那么奇怪呢?💢


b[i][j]==???,很难想到。


 但是我们可以曲线救国 ❗️


 我们先假设a[][]为空全为0,那么此时它的差分矩阵b[][]理所当然也是全为0的,这时对于a[][]中任意一个坐标(i,j),我们把它既当做左上角坐标,也当做右下角坐标,对其进行insert操作(也就是上面说的最核心操作)。因为一个格子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子矩阵,这样对于a[][]的每个格子我们都进行insert操作,最终就可以得到我们的差分矩阵b[][]。


预处理操作:


//差分数组的预处理(曲线救国)
       for(int i=1;i<=n;++i)
           for (int j=1;j<=m;++j){
               a[i][j]=sc.nextInt();
               insert(i,j,i,j,a[i][j]);
           }


4、差分矩阵模板题



image.png


  根据前面的讲解,直接进行操作即可,先预处理得到差分矩阵b[][],再进行m次insert操作,最后通过二维前缀和推导由b[][]推回我们的原数组a[][]即可。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Main {
   static int N=1010;
   static int[][] a=new int[N][N];
   static int[][] s=new int[N][N];
   static int n,m,q;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new Scanner(System.in);
       n=sc.nextInt();
       m=sc.nextInt();
       q=sc.nextInt();
       //差分数组的预处理(曲线救国)
       for(int i=1;i<=n;++i)
           for (int j=1;j<=m;++j){
               a[i][j]=sc.nextInt();
               insert(i,j,i,j,a[i][j]);
           }
       while (q-->0){
           int x1=sc.nextInt();
           int y1=sc.nextInt();
           int x2=sc.nextInt();
           int y2=sc.nextInt();
           int c=sc.nextInt();
           insert(x1,y1,x2,y2,c);
       }
          //求回原数组a,其实就是求二维前缀和的过程(前面的文章讲过)
       for (int i = 1; i <=n; i++) {
           for (int j = 1; j <=m; j++) {
               a[i][j]=a[i-1][j]+a[i][j-1]-a[i-1][j-1]+s[i][j];
               System.out.print(a[i][j]+" ");
           }
              System.out.println();
       }
   }
   //差分矩阵最核心的操作
   static void insert(int x1,int y1,int x2,int y2,int c){
       s[x1][y1]+=c;
       s[x1][y2+1]-=c;
       s[x2+1][y1]-=c;
       s[x2+1][y2+1]+=c;
   }
}


相关文章
|
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边缘计算 分布式计算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微电网调度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微电网调度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基于差分进化灰狼混合优化的SVM(DE-GWO-SVM)数据预测算法matlab仿真
本项目实现基于差分进化灰狼混合优化的SVM(DE-GWO-SVM)数据预测算法的MATLAB仿真,对比SVM和GWO-SVM性能。算法结合差分进化(DE)与灰狼优化(GWO),优化SVM参数以提升复杂高维数据预测能力。核心流程包括DE生成新种群、GWO更新位置,迭代直至满足终止条件,选出最优参数组合。适用于分类、回归等任务,显著提高模型效率与准确性,运行环境为MATLAB 2022A。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机器人
强化学习:时间差分(TD)(SARSA算法和Q-Learning算法)(看不懂算我输专栏)——手把手教你入门强化学习(六)
本文介绍了时间差分法(TD)中的两种经典算法:SARSA和Q-Learning。二者均为无模型强化学习方法,通过与环境交互估算动作价值函数。SARSA是On-Policy算法,采用ε-greedy策略进行动作选择和评估;而Q-Learning为Off-Policy算法,评估时选取下一状态中估值最大的动作。相比动态规划和蒙特卡洛方法,TD算法结合了自举更新与样本更新的优势,实现边行动边学习。文章通过生动的例子解释了两者的差异,并提供了伪代码帮助理解。
420 2
|
9月前
|
算法
|
11月前
|
并行计算 算法 IDE
【灵码助力Cuda算法分析】分析共享内存的矩阵乘法优化
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通义灵码在Visual Studio 2022中对基于CUDA的共享内存矩阵乘法优化代码进行深入分析。文章从整体程序结构入手,逐步深入到线程调度、矩阵分块、循环展开等关键细节,最后通过带入具体值的方式进一步解析复杂循环逻辑,展示了通义灵码在辅助理解和优化CUDA编程中的强大功能。
|
1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搜索推荐
django调用矩阵分解推荐算法模型做推荐系统
django调用矩阵分解推荐算法模型做推荐系统
160 4
|
人工智能 算法 JavaScript
【算法】前缀和与差分
算法学习——前缀和与差分(含一维和二维)
150 4
【算法】前缀和与差分
|
11月前
|
存储 算法
动态规划算法学习一:DP的重要知识点、矩阵连乘算法
这篇文章是关于动态规划算法中矩阵连乘问题的详解,包括问题描述、最优子结构、重叠子问题、递归方法、备忘录方法和动态规划算法设计的步骤。
728 0
|
11月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BI
一篇带你速通差分算法(C/C++)
一篇带你速通差分算法(C/C++)
|
算法 Java
LeetCode经典算法题:矩阵中省份数量经典题目+三角形最大周长java多种解法详解
LeetCode经典算法题:矩阵中省份数量经典题目+三角形最大周长java多种解法详解
146 6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