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并发 --- AQS解析

本文涉及的产品
公共DNS(含HTTPDNS解析),每月1000万次HTTP解析
全局流量管理 GTM,标准版 1个月
云解析 DNS,旗舰版 1个月
简介: Java并发 --- AQS解析

常见问题: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或看法,一般从是什么,原理,好处与应用场景来回答


  1. 你对AQS的理解(想法)?
  2. CountDownLatch 和 CyclicBarrier 了解吗,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3. 用过 Semaphore 吗?


1 AQS 简单介绍



AQS 的全称为(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这个类在 java.util.concurrent.locks 包下面。


AQS 是一个用来构建锁和同步器的基础框架,使用 AQS 能简单且高效地构造出应用广泛的大量的同步器。比如我们提到的 ReentrantLock,Semaphore,其他的诸如 ReentrantReadWriteLock,SynchronousQueue,FutureTask(jdk1.7) 等等皆是基于 AQS 的。当然,我们自己也能利用 AQS 非常轻松容易地构造出符合我们自己需求的同步器。


用大白话来说,AQS就是基于CLH队列,用volatile修饰共享变量state,线程通过CAS去改变状态符,成功则获取锁成功,失败则进入等待队列,同时等待被唤醒。


2 AQS 原理



2.1 AQS 原理概览


AQS 核心思想:


  • 如果被请求的共享资源空闲,则将当前请求资源的线程设置为有效的工作线程,并且将共享资源设置为锁定状态。
  • 如果被请求的共享资源被占用,那么就需要一套线程阻塞等待以及被唤醒时锁分配的机制,这个机制 AQS 是用 CLH 队列锁实现的,即将暂时获取不到锁的线程加入到队列中。


CLH(Craig,Landin,and Hagersten)队列是一个虚拟的双向队列(虚拟的双向队列即不存在队列实例,仅存在结点之间的关联关系)。

AQS 是将每条请求共享资源的线程封装成一个 CLH 锁队列的一个结点(Node)来实现锁的分配,即通过内置的先进先出队列(FIFO),完成获取资源线程的排队工作。


看个 AQS(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原理图:


image.png

AQS 使用一个volatile int 成员变量来表示同步状态,通过内置的 FIFO 队列来完成获取资源线程的排队工作。AQS 使用 CAS 对该同步状态进行原子操作实现对其值的修改。

private volatile int state;    //共享变量,使用volatile修饰保证线程可见性


状态信息通过 protected 类型getStatesetStatecompareAndSetState 进行操作。


ps:protected:被保护的方法,存在继承关系,父类方法被保护,父类可以自己调用,子类也可以调用父类的protected方法,非继承关系不可见

//返回同步状态的当前值
protected final int getState() {
    return state;
}
//设置同步状态的值
protected final void setState(int newState) {
    state = newState;
}
//原子地(CAS操作)将同步状态值设置为给定值update如果当前同步状态的值等于expect(期望值)
protected final boolean compareAndSetState(int expect, int update) {
    return unsafe.compareAndSwapInt(this, stateOffset, expect, update);
}


补充:为什么只有前驱节点是头节点时才能尝试获取同步状态?


  • 头节点是成功获取到同步状态的节点,后继节点的线程被唤醒后需要检查自己的前驱节点是否是头节点。
  • 目的是维护同步队列的 FIFO 原则,节点和节点在循环检查的过程中基本不通信,而是简单判断自己的前驱是否为头节点,这样就使节点的释放规则符合 FIFO。
  • 并且也便于对过早通知的处理,过早通知指前驱节点不是头节点的线程由于中断被唤醒。


2.2 AQS 对资源的共享方式


AQS 定义两种资源共享方式


(1)Exclusive(独占)


只有一个线程能执行,如 ReentrantLock。又可分为公平锁和非公平锁,ReentrantLock 同时支持两种锁,下面以 ReentrantLock 对这两种锁的定义做介绍:


  • 公平锁:按照线程在队列中的排队顺序,先到者先拿到锁
  • 非公平锁:当线程要获取锁时,先通过两次 CAS 操作去抢锁,如果没抢到,当前线程再加入到队列中等待唤醒。


说明:下面这部分关于 ReentrantLock 源代码内容节选自:https://www.javadoop.com/post/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2 ,这是一篇很不错文章,推荐阅读。


下面来看 ReentrantLock 中相关的源代码:


ReentrantLock 默认采用非公平锁,因为考虑获得更好的性能,通过 boolean 来决定是否用公平锁(传入 true 用公平锁)。

/** Synchronizer providing all implementation mechanics */
private final Sync sync;
public ReentrantLock() {
    // 默认非公平锁
    sync = new NonfairSync();
}
public ReentrantLock(boolean fair) {
    sync = fair ? new FairSync() : new NonfairSync();
}


ReentrantLock 中公平锁的 lock 方法

static final class FairSync extends Sync {
    final void lock() {
        acquire(1);
    }
    //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acquire(int arg)
    public final void acquire(int arg) {
        if (!tryAcquire(arg) &&
            acquireQueued(addWaiter(Node.EXCLUSIVE), arg))
            selfInterrupt();
    }
    protected final boolean tryAcquire(int acquires) {
        final Thread current = Thread.currentThread();
        int c = getState();
        if (c == 0) {
            // 1. 和非公平锁相比,这里多了一个判断:是否有线程在等待
            if (!hasQueuedPredecessors() &&
                compareAndSetState(0, acquires)) {
                setExclusiveOwnerThread(current);
                return true;
            }
        }
        else if (current == getExclusiveOwnerThread()) {
            int nextc = c + acquires;
            if (nextc < 0)
                throw new Error("Maximum lock count exceeded");
            setState(nextc);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


非公平锁的 lock 方法:

static final class NonfairSync extends Sync {
    final void lock() {
        // 2. 和公平锁相比,这里会直接先进行一次CAS,成功就返回了
        if (compareAndSetState(0, 1))
            setExclusiveOwnerThread(Thread.currentThread());
        else
            acquire(1);
    }
    //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acquire(int arg)
    public final void acquire(int arg) {
        if (!tryAcquire(arg) &&
            acquireQueued(addWaiter(Node.EXCLUSIVE), arg))
            selfInterrupt();
    }
    protected final boolean tryAcquire(int acquires) {
        return nonfairTryAcquire(acquires);
    }
}
/**
 * Performs non-fair tryLock.  tryAcquire is implemented in
 * subclasses, but both need nonfair try for trylock method.
 */
final boolean nonfairTryAcquire(int acquires) {
    final Thread current = Thread.currentThread();
    int c = getState();
    if (c == 0) {
        // 这里没有对阻塞队列进行判断
        if (compareAndSetState(0, acquires)) {
            setExclusiveOwnerThread(current);
            return true;
        }
    }
    else if (current == getExclusiveOwnerThread()) {
        int nextc = c + acquires;
        if (nextc < 0) // overflow
            throw new Error("Maximum lock count exceeded");
        setState(nextc);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ps:公平锁和非公平锁只有两处不同


  1. 非公平锁在调用 lock 后,首先就会调用 CAS 进行一次抢锁,如果这个时候恰巧锁没有被占用,那么直接就获取到锁返回了。
  2. 非公平锁在 CAS 失败后,和公平锁一样都会进入到 tryAcquire 方法,在 tryAcquire 方法中,如果发现锁这个时候被释放了(state == 0),非公平锁会直接 CAS 抢锁,但是公平锁会判断等待队列是否有线程处于等待状态,如果有则不去抢锁,乖乖排到后面。


ps:如果这两次 CAS 都不成功,那么后面非公平锁和公平锁是一样的,都要进入到阻塞队列等待唤醒。


  • 相对来说,非公平锁会有更好的性能,因为它的吞吐量比较大
  • 非公平锁让获取锁的时间变得更加不确定,可能会导致在阻塞队列中的线程长期处于饥饿状态


(2)Share(共享)


  • 多个线程可同时执行,如 Semaphore/CountDownLatch。Semaphore、CountDownLatCh、 CyclicBarrier、ReadWriteLock 我们都会在后面讲到。
  • ReentrantReadWriteLock 可以看成是组合式,因为 ReentrantReadWriteLock 也就是读写锁允许多个线程同时对某一资源进行读。
  • 不同的自定义同步器争用共享资源的方式也不同。自定义同步器在实现时只需要实现共享资源 state 的获取与释放方式即可,至于具体线程等待队列的维护(如获取资源失败入队/唤醒出队等),AQS 已经在上层已经帮我们实现好了。


总结


  • 独占模式表示锁只会被一个线程占用,其他线程必须等到持有锁的线程释放锁后才能获取锁,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线程获取到锁。
  • 共享模式表示多个线程获取同一个锁有可能成功,ReadLock 就采用共享模式。


独占模式通过 acquire 和 release 方法获取和释放锁,共享模式通过 acquireShared 和 releaseShared 方法获取和释放锁。


2.3 AQS 底层使用了模板方法模式


同步器的设计是基于模板方法模式的,如果需要自定义同步器一般的方式是这样(模板方法模式很经典的一个应用):


  1. 使用者继承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 并重写指定的方法。(这些重写方法很简单,无非是对于共享资源 state 的获取和释放)
  2. 将 AQS 组合在自定义同步组件的实现中,并调用其模板方法,而这些模板方法会调用使用者重写的方法。


这和我们以往通过实现接口的方式有很大区别,这是模板方法模式很经典的一个运用,下面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模板方法模式,模板方法模式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设计模式之一。


模板方法模式是基于”继承“的,主要是为了在不改变模板结构的前提下在子类中重新定义模板中的内容以实现复用代码。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假如我们要去一个地方的步骤是:购票buyTicket()->安检securityCheck()->乘坐某某工具回家ride()->到达目的地arrive()。我们可能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回家比如飞机或者火车,所以除了ride()方法,其他方法的实现几乎相同。我们可以定义一个包含了这些方法的抽象类,然后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继承该抽象类然后修改 ride()方法。


AQS 使用了模板方法模式,自定义同步器时需要重写下面几个 AQS 提供的模板方法:

isHeldExclusively()//该线程是否正在独占资源。只有用到condition才需要去实现它。
tryAcquire(int)//独占方式。尝试获取资源,成功则返回true,失败则返回false。
tryRelease(int)//独占方式。尝试释放资源,成功则返回true,失败则返回false。
tryAcquireShared(int)//共享方式。尝试获取资源。负数表示失败;0表示成功,但没有剩余可用资源;正数表示成功,且有剩余资源。
tryReleaseShared(int)//共享方式。尝试释放资源,成功则返回true,失败则返回false。


默认情况下,每个方法都抛出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这些方法的实现必须是内部线程安全的,并且通常应该简短而不是阻塞。AQS 类中的其他方法都是 final ,所以无法被其他类使用,只有这几个方法可以被其他类使用。


  • 以 ReentrantLock 为例,state 初始化为 0,表示未锁定状态。A 线程 lock()时,会调用 tryAcquire()独占该锁并将 state+1。此后,其他线程再 tryAcquire()时就会失败,直到 A 线程 unlock()到 state=0(即释放锁)为止,其它线程才有机会获取该锁。当然,释放锁之前,A 线程自己是可以重复获取此锁的(state 会累加),这就是可重入的概念。但要注意,获取多少次就要释放多么次,这样才能保证 state 是能回到零态的。
  • 再以 CountDownLatch 以例,任务分为 N 个子线程去执行,state 也初始化为 N(注意 N 要与线程个数一致)。这 N 个子线程是并行执行的,每个子线程执行完后 countDown()一次,state 会 CAS(Compare and Swap)减 1。等到所有子线程都执行完后(即 state=0),会 unpark()主调用线程,然后主调用线程就会从 await()函数返回,继续后余动作。
  • 一般来说,自定义同步器要么是独占方法,要么是共享方式,他们也只需实现tryAcquire-tryReleasetryAcquireShared-tryReleaseShared中的一种即可。但 AQS 也支持自定义同步器同时实现独占和共享两种方式,如ReentrantReadWriteLock


推荐两篇 AQS 原理和相关源码分析的文章:



3 Semaphore(信号量)-允许多个线程同时访问



synchronized 和 ReentrantLock 都是一次只允许一个线程访问某个资源(独占式),Semaphore(信号量)可以指定多个线程同时访问某个资源(共享式)。


示例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SemaphoreExample1 {
  // 请求的数量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threadCount = 55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 创建一个具有固定线程数量的线程池对象(如果这里线程池的线程数量给太少的话你会发现执行的很慢)
    ExecutorService threadPool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300);
    // 一次只能允许执行的线程数量。
    final Semaphore semaphore = new Semaphore(20);
    for (int i = 0; i < threadCount; i++) {
      final int threadnum = i;
      threadPool.execute(() -> {// Lambda 表达式的运用
        try {
          semaphore.acquire();// 获取一个许可,所以可运行线程数量为20/1=20
          test(threadnum);
          semaphore.release();// 释放一个许可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
    }
    threadPool.shutdown();
    System.out.println("finish");
  }
  public static void test(int threadnum)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Thread.sleep(1000);// 模拟请求的耗时操作
    System.out.println("threadnum:" + threadnum);
    Thread.sleep(1000);// 模拟请求的耗时操作
  }
}


执行 acquire 方法阻塞,直到有一个许可证可以获得然后拿走一个许可证;每个 release 方法增加一个许可证,这可能会释放一个阻塞的 acquire 方法。然而,其实并没有实际的许可证这个对象,Semaphore 只是维持了一个可获得许可证的数量。


Semaphore 经常用于限制获取某种资源的线程数量。


当然一次也可以一次拿取和释放多个许可,不过一般没有必要这样做:

semaphore.acquire(5);// 获取5个许可,所以可运行线程数量为20/5=4
test(threadnum);
semaphore.release(5);// 获取5个许可,所以可运行线程数量为20/5=4


除了 acquire方法之外,另一个比较常用的与之对应的方法是tryAcquire方法,该方法如果获取不到许可就立即返回 false。


Semaphore 有两种模式,公平模式和非公平模式。


  • 公平模式: 调用 acquire (阻塞)的顺序就是获取许可证的顺序,遵循 FIFO;
  • 非公平模式: 抢占式的,效率较高。


Semaphore 对应的两个构造方法如下:

public Semaphore(int permits) {
    sync = new NonfairSync(permits);
}
public Semaphore(int permits, boolean fair) {
    sync = fair ? new FairSync(permits) : new NonfairSync(permits);
}


这两个构造方法都必须提供许可的数量;第二个构造方法可以指定模式,默认非公平模式。


总结


  • Semaphore与CountDownLatch一样,都是共享锁的一种实现,即多个线程可以获取一个锁(同步资源)。
  • 它默认构造AQS的state为permits(某种资源许可的线程数量)。
  • 当执行任务的线程数量超出permits,那么多余的线程将会被放入阻塞队列Park,并自旋判断state是否大于0。只有当state大于0的时候,阻塞的线程才能继续执行,此时先前执行任务的线程继续执行release方法,release方法(增加一个许可证)使得state的变量会加1,那么自旋的线程便会判断成功。
  • 如此,每次只有最多不超过permits数量的线程能自旋成功,便限制了执行任务线程的数量。


Semaphore 源码分析:https://juejin.im/post/5ae755366fb9a07ab508adc6


4 CountDownLatch (倒计时器)



  • CountDownLatch允许 count 个线程阻塞在一个地方,直至所有线程的任务都执行完毕。在 Java 并发中,countdownlatch 的概念是一个常见的面试题。
  • CountDownLatch是共享锁的一种实现,它默认构造 AQS 的 state 值为 count。当线程使用countDown方法时,其实使用了tryReleaseShared方法以CAS的操作来减少state,直至state为0就代表所有的线程都调用了countDown方法。
  • 调用await方法的时候,如果state不为0,就代表仍然有线程没有调用countDown方法,那么就把已经调用过countDown的线程都放入阻塞队列Park,并自旋CAS判断state == 0,直至最后一个线程调用了countDown,使得state == 0,于是阻塞的线程便判断成功,全部往下执行。


4.1 CountDownLatch 的两种典型用法


  • 某一线程在开始运行前等待 n 个线程执行完毕。将 CountDownLatch 的计数器初始化为 n :new CountDownLatch(n),每当一个任务线程执行完毕,就将计数器减 1 countdownlatch.countDown(),当计数器的值变为 0 时,在CountDownLatch上 await() 的线程就会被唤醒。一个典型应用场景就是启动一个服务时,主线程需要等待多个组件加载完毕,之后再继续执行。
  • 实现多个线程开始执行任务的最大并行性。注意是并行性,不是并发,强调的是多个线程在某一时刻同时开始执行。类似于赛跑,将多个线程放到起点,等待发令枪响,然后同时开跑。做法是初始化一个共享的 CountDownLatch 对象,将其计数器初始化为 1 :new CountDownLatch(1),多个线程在开始执行任务前首先 coundownlatch.await()当主线程调用 countDown() 时,计数器变为 0,多个线程同时被唤醒。


4.2 CountDownLatch 的使用示例

public class CountDownLatchExample1 {
  // 请求的数量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threadCount = 55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 创建一个具有固定线程数量的线程池对象(如果这里线程池的线程数量给太少的话你会发现执行的很慢)
    ExecutorService threadPool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300);
    final CountDownLatch countDownLatch = new CountDownLatch(threadCount);
    for (int i = 0; i < threadCount; i++) {
      final int threadnum = i;
      threadPool.execute(() -> {// Lambda 表达式的运用
        try {
          test(threadnum);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countDownLatch.countDown();// 表示一个请求已经被完成
        }
      });
    }
    countDownLatch.await();
    threadPool.shutdown();
    System.out.println("finish");
  }
  public static void test(int threadnum)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Thread.sleep(1000);// 模拟请求的耗时操作
    System.out.println("threadnum:" + threadnum);
    Thread.sleep(1000);// 模拟请求的耗时操作
  }
}


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定义了请求的数量为 550,当这 550 个请求被处理完成之后,才会执行System.out.println("finish");


与 CountDownLatch 的第一次交互是主线程等待其他线程。主线程必须在启动其他线程后立即调用 CountDownLatch.await() 方法。这样主线程的操作就会在这个方法上阻塞,直到其他线程完成各自的任务。


其他 N 个线程必须引用闭锁对象,因为他们需要通知 CountDownLatch 对象,他们已经完成了各自的任务。这种通知机制是通过 CountDownLatch.countDown()方法来完成的;每调用一次这个方法,在构造函数中初始化的 count 值就减 1。所以当 N 个线程都调 用了这个方法,count 的值等于 0,然后主线程就能通过 await()方法,恢复执行自己的任务。


再插一嘴:CountDownLatchawait() 方法使用不当很容易产生死锁,比如我们上面代码中的 for 循环改为:

for (int i = 0; i < threadCount-1; i++) {
.......
}


这样就导致 count 的值没办法等于 0,然后就会导致一直等待。


如果对CountDownLatch源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 【JUC】JDK1.8源码分析之CountDownLatch(五)


注意:CountDownLatch 是一次性的,计数器的值只能在构造方法中初始化一次,之后没有任何机制再次对其设置值,当 CountDownLatch 使用完毕后,它不能再次被使用。


5 CyclicBarrier(循环栅栏)



CyclicBarrier 和 CountDownLatch 非常类似,它也可以实现线程间的技术等待,但是它的功能比 CountDownLatch 更加复杂和强大。主要应用场景和 CountDownLatch 类似。


CountDownLatch的实现是基于AQS的,而CyclicBarrier是基于 ReentrantLock(ReentrantLock也属于AQS同步器)和 Condition 的。


CyclicBarrier 的字面意思是可循环使用(Cyclic)的屏障(Barrier)。它要做的事情是,让一组线程到达一个屏障(也可以叫同步点)时被阻塞,直到最后一个线程到达屏障时,屏障才会开门,所有被屏障拦截的线程才会继续干活。CyclicBarrier 默认的构造方法是 CyclicBarrier(int parties),其参数表示屏障拦截的线程数量,每个线程调用await方法告诉 CyclicBarrier 我已经到达了屏障,然后当前线程被阻塞。


再来看一下它的构造函数:

public CyclicBarrier(int parties) {
    this(parties, null);
}
public CyclicBarrier(int parties, Runnable barrierAction) {
    if (parties <= 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this.parties = parties;
    this.count = parties;
    this.barrierCommand = barrierAction;
}


其中,parties 就代表了有拦截的线程的数量,当拦截的线程数量达到这个值的时候就打开栅栏,让所有线程通过。


5.1 CyclicBarrier 的应用场景


CyclicBarrier 可以用于多线程计算数据,最后合并计算结果的应用场景。


比如我们用一个 Excel 保存了用户所有银行流水,每个 Sheet 保存一个帐户近一年的每笔银行流水,现在需要统计用户的日均银行流水,先用多线程处理每个 sheet 里的银行流水,都执行完之后,得到每个 sheet 的日均银行流水,最后,再用 barrierAction 用这些线程的计算结果,计算出整个 Excel 的日均银行流水。


5.2 CyclicBarrier 的使用示例


示例 1:

public class CyclicBarrierExample2 {
  // 请求的数量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threadCount = 550;
  // 需要同步的线程数量
  private static final CyclicBarrier cyclicBarrier = new CyclicBarrier(5);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 创建线程池
    ExecutorService threadPool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10);
    for (int i = 0; i < threadCount; i++) {
      final int threadNum = i;
      Thread.sleep(1000);
      threadPool.execute(() -> {
        try {
          test(threadNum);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BrokenBarrier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
    }
    threadPool.shutdown();
  }
  public static void test(int threadnum)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BrokenBarrier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threadnum:" + threadnum + "is ready");
    try {
      /**等待60秒,保证子线程完全执行结束*/
      cyclicBarrier.await(60, TimeUnit.SECONDS);
    } catch (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CyclicBarrier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threadnum:" + threadnum + "is finish");
  }
}


运行结果,如下:

threadnum:0is ready
threadnum:1is ready
threadnum:2is ready
threadnum:3is ready
threadnum:4is ready
threadnum:4is finish
threadnum:0is finish
threadnum:1is finish
threadnum:2is finish
threadnum:3is finish
threadnum:5is ready
threadnum:6is ready
threadnum:7is ready
threadnum:8is ready
threadnum:9is ready
threadnum:9is finish
threadnum:5is finish
threadnum:8is finish
threadnum:7is finish
threadnum:6is finish
......


可以看到当线程数量也就是请求数量达到我们定义的 5 个的时候, await方法之后的方法才被执行。


另外,CyclicBarrier 还提供一个更高级的构造函数CyclicBarrier(int parties, Runnable barrierAction),用于在线程到达屏障时,优先执行barrierAction,方便处理更复杂的业务场景。示例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CyclicBarrierExample3 {
  // 请求的数量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threadCount = 550;
  // 需要同步的线程数量
  private static final CyclicBarrier cyclicBarrier = new CyclicBarrier(5, () -> {
    System.out.println("------当线程数达到之后,优先执行------");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 创建线程池
    ExecutorService threadPool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10);
    for (int i = 0; i < threadCount; i++) {
      final int threadNum = i;
      Thread.sleep(1000);
      threadPool.execute(() -> {
        try {
          test(threadNum);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BrokenBarrier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
    }
    threadPool.shutdown();
  }
  public static void test(int threadnum)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BrokenBarrier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threadnum:" + threadnum + "is ready");
    cyclicBarrier.await();
    System.out.println("threadnum:" + threadnum + "is finish");
  }
}


运行结果,如下:

threadnum:0is ready
threadnum:1is ready
threadnum:2is ready
threadnum:3is ready
threadnum:4is ready
------当线程数达到之后,优先执行------
threadnum:4is finish
threadnum:0is finish
threadnum:2is finish
threadnum:1is finish
threadnum:3is finish
threadnum:5is ready
threadnum:6is ready
threadnum:7is ready
threadnum:8is ready
threadnum:9is ready
------当线程数达到之后,优先执行------
threadnum:9is finish
threadnum:5is finish
threadnum:6is finish
threadnum:8is finish
threadnum:7is finish
......


5.3 CyclicBarrier源码分析


  • 当调用 CyclicBarrier 对象调用 await() 方法时,实际上调用的是dowait(false, 0L)方法。
  • await() 方法就像树立起一个栅栏的行为一样,将线程挡住了,当拦住的线程数量达到 parties 的值时,栅栏才会打开,线程才得以通过执行。

public int awai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BrokenBarrierException {
    try {
        return dowait(false, 0L);
    } catch (TimeoutException toe) {
        throw new Error(toe); // cannot happen
    }
}


dowait(false, 0L)

// 当线程数量或者请求数量达到 count 时 await 之后的方法才会被执行。上面的示例中 count 的值就为 5。
private int count;
/**
 * Main barrier code, covering the various policies.
 */
private int dowait(boolean timed, long nano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BrokenBarrierException,
           TimeoutException {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this.lock;
    // 锁住
    lock.lock();
    try {
        final Generation g = generation;
        if (g.broken)
            throw new BrokenBarrierException();
        // 如果线程中断了,抛出异常
        if (Thread.interrupted()) {
            breakBarrier();
            throw new InterruptedException();
        }
        // cout减1
        int index = --count;
        // 当 count 数量减为 0 之后说明最后一个线程已经到达栅栏了,也就是达到了可以执行await 方法之后的条件
        if (index == 0) {  // tripped
            boolean ranAction = false;
            try {
                final Runnable command = barrierCommand;
                if (command != null)
                    command.run();
                ranAction = true;
                // 将 count 重置为 parties 属性的初始化值
                // 唤醒之前等待的线程
                // 下一波执行开始
                nextGeneration();
                return 0;
            } finally {
                if (!ranAction)
                    breakBarrier();
            }
        }
        // loop until tripped, broken, interrupted, or timed out
        for (;;) {
            try {
                if (!timed)
                    trip.await();
                else if (nanos > 0L)
                    nanos = trip.awaitNanos(nanos);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ie) {
                if (g == generation && ! g.broken) {
                    breakBarrier();
                    throw ie;
                } else {
                    // We're about to finish waiting even if we had not
                    // been interrupted, so this interrupt is deemed to
                    // "belong" to subsequent execution.
                    Thread.currentThread().interrupt();
                }
            }
            if (g.broken)
                throw new BrokenBarrierException();
            if (g != generation)
                return index;
            if (timed && nanos <= 0L) {
                breakBarrier();
                throw new TimeoutException();
            }
        }
    } finally {
        lock.unlock();
    }
}


总结:


  • CyclicBarrier 内部通过一个 count 变量作为计数器,cout 的初始值为 parties 属性的初始化值,每当一个线程到了栅栏这里了,那么就将计数器减一。
  • 如果 count 值为 0 了,表示这是这一代最后一个线程到达栅栏,就尝试执行我们构造方法中输入的任务。
  • CyclicBarrier 的计数器提供 reset 功能,可以多次使用。


5.4 CyclicBarrier 和 CountDownLatch 的区别


下面这个是国外一个大佬的回答:


CountDownLatch 是计数器,只能使用一次,而 CyclicBarrier 的计数器提供 reset 功能,可以多次使用。但是我不那么认为它们之间的区别仅仅就是这么简单的一点。我们来从 jdk 作者设计的目的来看,javadoc 是这么描述它们的:


CountDownLatch: A synchronization aid that allows one or more threads to wait until a set of operations being performed in other threads completes.(CountDownLatch: 一个或者多个线程,等待其他多个线程完成某件事情之后才能执行;)

CyclicBarrier : A synchronization aid that allows a set of threads to all wait for each other to reach a common barrier point.(CyclicBarrier : 多个线程互相等待,直到到达同一个同步点,再继续一起执行。)


  • 对于 CountDownLatch 来说,重点是“一个线程(多个线程)等待”,而其他的 N 个线程在完成“某件事情”之后,可以终止,也可以等待。CountDownLatch 是计数器,线程完成一个记录一个,只不过计数不是递增而是递减,只能使用一次。
  • 而对于 CyclicBarrier,重点是多个线程,在任意一个线程没有完成,所有的线程都必须等待。而 CyclicBarrier 更像是一个阀门,需要所有线程都到达,阀门才能打开,然后继续执行。


补充



ReentrantReadWriteLock


  • 需要注意的是:读写锁 ReentrantReadWriteLock 可以保证多个线程可以同时读,所以在读操作远大于写操作的时候,读写锁就非常有用了。


synchronized和 ReentrantLock 区别是什么?


重入锁 ReentrantLock 是 Lock 最常见的实现,与 synchronized 一样可重入,不过它增加了一些高级功能:


  • 等待可中断: 持有锁的线程长期不释放锁时,正在等待的线程可以选择放弃等待而处理其他事情。
  • 公平锁: 公平锁指多个线程在等待同一个锁时,必须按照申请锁的顺序来依次获得锁,而非公平锁不保证这一点,在锁被释放时,任何线程都有机会获得锁。synchronized 是非公平的,ReentrantLock 在默认情况下是非公平的,可以通过构造方法指定公平锁。一旦使用了公平锁,性能会急剧下降,影响吞吐量。
  • 锁绑定多个条件: 一个 ReentrantLock 可以同时绑定多个 Condition。synchronized 中锁对象的 wait 跟 notify 可以实现一个隐含条件,如果要和多个条件关联就不得不额外添加锁,而 ReentrantLock 可以多次调用 newCondition 创建多个条件。


一般优先考虑使用 synchronized:


  • synchronized 是语法层面的同步,足够简单。
  • Lock 必须确保在 finally 中释放锁,否则一旦抛出异常有可能永远不会释放锁。使用 synchronized 可以由 JVM 来确保即使出现异常锁也能正常释放。
  • 尽管 JDK5 时 ReentrantLock 的性能优于 synchronized,但在 JDK6 进行锁优化后二者的性能基本持平。从长远来看 JVM 更容易针对synchronized 优化,因为 JVM 可以在线程和对象的元数据中记录 synchronized 中锁的相关信息,而使用 Lock 的话 JVM 很难得知具体哪些锁对象是由特定线程持有的。


CountDownLatch、CyclicBarrier、Semaphore共同之处与区别以及各自使用场景

三者的区别:


  • CountDownLatch :一个线程A或是一组线程A等待其它线程执行完毕后才继续执行。CyclicBarrier:一组线程使用await()指定barrier,所有线程都到达各自的barrier后,再同时执行各自barrier下面的代码。Semaphore:是用来控制同时访问特定资源的线程数量,它通过协调各个线程,以保证合理的使用公共资源。
  • CountDownLatch是减计数方式,start==0时释放所有等待的线程;CyclicBarrier是加计数方式,计数达到构造方法中参数指定的值时释放所有等待的线程。Semaphore,每次semaphore.acquire(),获取一个资源,每次semaphore.acquire(n),获取n个资源,当达到semaphore 指定资源数量时就不能再访问线程处于阻塞,必须等其它线程释放资源,semaphore.relase()每次资源一个资源,semaphore.relase(n)每次资源n个资源。
  • CountDownLatch当计数到0时,计数无法被重置;CountDownLatch每次调用countDown()方法计数减一,调用await()方法只进行阻塞,对计数没任何影响;CyclicBarrier计数达到指定值时,计数置为0重新开始。CyclicBarrier只有一个await()方法,调用await()方法计数加1,若加1后的值不等于构造方法的值,则线程阻塞。
  • CountDownLatch、CyclicBarrier、Semaphore 都有一个int类型参数的构造方法。CountDownLatch、CyclicBarrier这个值作为计数用,达到该次数即释放等待的线程,而Semaphore 中所有acquire获取到的资源达到这个数,会使得其它线程阻塞。


共同之处


  • CountDownLatch与CyclikBarrier两者的共同点是都具有await()方法,并且执行此方法会引起线程的阻塞,达到某种条件才能继续执行(这种条件也是两者的不同)。
  • Semaphore,acquire方获取的资源达到最大数量时,线程再次acquire获取资源时,也会使线程处于阻塞状态。
  • CountDownLatch、CyclicBarrier、Semaphore 都有一个int类型参数的构造方法。


应用场景


  • CountDownLatch 两种典型用法:主线程等待多个组件加载完毕后再执行;实现多个线程开始执行任务的最大并行性。
  • CyclicBarrier 可以用于多线程计算数据,最后合并计算结果的应用场景。
  • Semaphore 经常用于限制获取某种资源的线程数量
相关文章
|
4天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Java
FastExcel:开源的 JAVA 解析 Excel 工具,集成 AI 通过自然语言处理 Excel 文件,完全兼容 EasyExcel
FastExcel 是一款基于 Java 的高性能 Excel 处理工具,专注于优化大规模数据处理,提供简洁易用的 API 和流式操作能力,支持从 EasyExcel 无缝迁移。
50 9
FastExcel:开源的 JAVA 解析 Excel 工具,集成 AI 通过自然语言处理 Excel 文件,完全兼容 EasyExcel
|
11天前
|
存储 缓存 Java
Java 并发编程——volatile 关键字解析
本文介绍了Java线程中的`volatile`关键字及其与`synchronized`锁的区别。`volatile`保证了变量的可见性和一定的有序性,但不能保证原子性。它通过内存屏障实现,避免指令重排序,确保线程间数据一致。相比`synchronized`,`volatile`性能更优,适用于简单状态标记和某些特定场景,如单例模式中的双重检查锁定。文中还解释了Java内存模型的基本概念,包括主内存、工作内存及并发编程中的原子性、可见性和有序性。
Java 并发编程——volatile 关键字解析
|
9天前
|
Java 数据库连接 Spring
反射-----浅解析(Java)
在java中,我们可以通过反射机制,知道任何一个类的成员变量(成员属性)和成员方法,也可以堆任何一个对象,调用这个对象的任何属性和方法,更进一步我们还可以修改部分信息和。
|
1月前
|
存储 算法 Java
Java内存管理深度解析####
本文深入探讨了Java虚拟机(JVM)中的内存分配与垃圾回收机制,揭示了其高效管理内存的奥秘。文章首先概述了JVM内存模型,随后详细阐述了堆、栈、方法区等关键区域的作用及管理策略。在垃圾回收部分,重点介绍了标记-清除、复制算法、标记-整理等多种回收算法的工作原理及其适用场景,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了不同GC策略对应用性能的影响。对于开发者而言,理解这些原理有助于编写出更加高效、稳定的Java应用程序。 ####
|
1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Java虚拟机(JVM)垃圾回收机制深度解析与优化策略####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Java虚拟机(JVM)的垃圾回收机制,揭示其工作原理、常见算法及参数调优方法。通过剖析垃圾回收的生命周期、内存区域划分以及GC日志分析,为开发者提供一套实用的JVM垃圾回收优化指南,助力提升Java应用的性能与稳定性。 ####
|
Java Linux
Java AQS 实现——Condition
本文着重介绍 AQS 的 Condition 实现方式。
|
9天前
|
Java
Java—多线程实现生产消费者
本文介绍了多线程实现生产消费者模式的三个版本。Version1包含四个类:`Producer`(生产者)、`Consumer`(消费者)、`Resource`(公共资源)和`TestMain`(测试类)。通过`synchronized`和`wait/notify`机制控制线程同步,但存在多个生产者或消费者时可能出现多次生产和消费的问题。 Version2将`if`改为`while`,解决了多次生产和消费的问题,但仍可能因`notify()`随机唤醒线程而导致死锁。因此,引入了`notifyAll()`来唤醒所有等待线程,但这会带来性能问题。
Java—多线程实现生产消费者
|
11天前
|
安全 Java Kotlin
Java多线程——synchronized、volatile 保障可见性
Java多线程中,`synchronized` 和 `volatile` 关键字用于保障可见性。`synchronized` 保证原子性、可见性和有序性,通过锁机制确保线程安全;`volatile` 仅保证可见性和有序性,不保证原子性。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 `synchronized` 和 `volatile` 解决主线程无法感知子线程修改共享变量的问题。总结:`volatile` 确保不同线程对共享变量操作的可见性,使一个线程修改后,其他线程能立即看到最新值。
|
11天前
|
消息中间件 缓存 安全
Java多线程是什么
Java多线程简介:本文介绍了Java中常见的线程池类型,包括`newCachedThreadPool`(适用于短期异步任务)、`newFixedThreadPool`(适用于固定数量的长期任务)、`newScheduledThreadPool`(支持定时和周期性任务)以及`newSingleThreadExecutor`(保证任务顺序执行)。同时,文章还讲解了Java中的锁机制,如`synchronized`关键字、CAS操作及其实现方式,并详细描述了可重入锁`ReentrantLock`和读写锁`ReadWriteLock`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场景。
|
11天前
|
安全 Java 编译器
深入理解Java中synchronized三种使用方式:助您写出线程安全的代码
`synchronized` 是 Java 中的关键字,用于实现线程同步,确保多个线程互斥访问共享资源。它通过内置的监视器锁机制,防止多个线程同时执行被 `synchronized` 修饰的方法或代码块。`synchronized` 可以修饰非静态方法、静态方法和代码块,分别锁定实例对象、类对象或指定的对象。其底层原理基于 JVM 的指令和对象的监视器,JDK 1.6 后引入了偏向锁、轻量级锁等优化措施,提高了性能。
35 3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