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Vue3常见组件定义方式,我竟写出来了个bug……

简介: 总结Vue3常见组件定义方式,我竟写出来了个bug……

想看bug的可以直接跳到第二段代码处!!!待大佬帮我解惑


相信很多同学都用过Vue开发项目,利用其开发项目时肯定都或多或少的定义过组件,总结下来主要有三种,下面一起来看看总结的这几种:


一、component方式


通过app.component(name, Component)可以注册全局组件,通过该方式注册的组件在任何子组件中可以直接调用,如下所示:


import {createApp, h} from 'vue'
app.component('test-component', {
    data() {
        return {
            count: 10
        }
    },
    render() {
        return h('h1', `测试${this.count}`);
    }
});
// 使用:直接在所需要调用的位置直接调用该组件即可
<test-component />

注意:此处有一个位置没有搞懂,文档中表示可以直接调用template选项,但是我按照规范书写后内容并没有正常渲染,希望对该部分有研究的老铁可以给我指点迷津。(测试代码如下所示)


app.component('test-error', {
    template: `
      <div>
        <strong>Error!</strong>
      </div>
    `
});
// 使用(未正常渲染出来,由于自己对源码部分研究较少,目前还未找到具体原因)
<test-error />

通过该种方式还可以将第三方组件注入到全局中,从而使该组件能够在别的位置直接使用,以导出Element Plus中的某些组件为例,注入到全局后可以在单文件组件中直接使用。


// 可以将该种方式定义为插件
import {ElButton} from "element-plus";
const components = [
    ElButton
];
export default {
    install: app => {
        components.forEach(component => {
            app.component(component.name, component);
        });
    }
};
// 使用该插件
app.use(插件名);
// 使用该组件
<ElButton>test</ElButton>

二、Vue3.x的setup选项方式


setup函数是一个新的组件选项,是组件内部使用组合式API的入口点,使用该方式就像使用Vue2.x一样简单,仅仅是增加了一个选项,下面来看看如何用该方式定义一个组件:


<template>
    <h1>这是组件二</h1>
    <button @click="a++">a is {{a}}</button>
</template>
<script>
import {ref, toRefs, onMounted}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props: ['testProp1'],
    data() {
        return {
            a: 10
        }
    },
    // 将 setup 返回的所有内容都暴露给组件的其余部分 (计算属性、方法、生命周期钩子等等) 以及组件的模板
    setup(props) {
        // toRefs()函数的目的是延续响应式,防止丢失响应式(如果直接怼props解构会丢失响应式)
        const {testProp1} = toRefs(props);
        // ref()会接收内部值并返回一个响应式且可变的ref对象。
        const count = ref(0);
        console.log('setup');
        onMounted(() => {
            console.log('setup_mounted');
        });
        onMounted(() => {
            console.log('script中setup的mount被执行1');
        });
        onMounted(() => {
            console.log('script中setup的mount被执行2');
        });
    },
    mounted() {
        console.log('mounted');
    }
}
</script>

在使用过程中你会发现其有以下两个特点:

  1. setup中的生命周期函数可以重复多次,从而达到了将相关逻辑点聚合到一起的目的;


  1. 选项中的相同生命周期的执行时机晚于setup函数中的相同生命周期的时机,例如mouted执行时机比onMounted晚。


三、Vue3.x的<script setup>方式


是不是感觉用setup方式写起来跟Vue2.x的区别不是很大,外观上看支持增加了一个setup选项,下面来一起看看这个更牛气的东西——,其是使用组合式API的编译时的语法糖,其使内容更加简洁,下面来一起看看该方式定义的组件。


<template>
    <h1>这是组件一</h1>
    <ButtonCounter />
    <p>{{testProp1}}</p>
    <button @click="count++">count is {{count}}</button>
    <button @click="state.test++">测试{{state.test}}</button>
    <button @click="testRef++">测试{{testRef}}</button>
    <button @click="test1++">测试{{test1}}</button>
    <button @click="test2++">测试{{test2}}</button>
</template>
<script setup>
console.log('script setup 1执行了');
// 使用defineProps来声明props
defineProps({
    testProp1: String
});
// 使用defineEmits来声明emits,然后调用的时候通过emit(事件名, 参数)形式触发
const emit = defineEmits(['emit1', 'emit2']);
// https://juejin.cn/post/6976679225239535629
// ref:接收内部值并返回一个响应式且可变的ref对象。ref 对象仅有一个 .value property,指向该内部值;
// reactive: 为对象添加响应式状态,接收一个js对象作为参数,返回一个具有响应式状态的副本;
// toRef和toRefs主要目的是延续响应式,防止丢失响应式
import {ref, reactive, toRef, toRefs, onMounted, onBeforeMount, onBeforeUpdate, onUpdated, onBeforeUnmount, onUnmounted, defineProps, defineEmits} from 'vue';
// ref让其具备响应式
const count = ref(0);
// 用reactive让该对象具备响应式
const state = reactive({
    test: 0
});
const testRef = toRef(state, 'test');
const {test: test1} = toRefs(state);
const {test: test2} = state; // 会丢失响应性
onBeforeMount(() => {
    console.log('beforeMount');
});
onMounted(() => {
    console.log('mount');
});
onBeforeUpdate(() => {
    console.log('beforeUpdate');
});
onUpdated(() => {
    console.log('updated');
});
onBeforeUnmount(() => {
    console.log('beforeUnmount');
});
onUnmounted(() => {
    console.log('unmounted');
});
</script>
<script>
// 普通script在模块范围下只执行一次(可以不添加该部分)
console.log('script执行了!!!!!!');
export default {
    // 当有script setup时,setup函数不会被执行
    mounted() {
        console.log('script 中 mount被执行!!!');
    }
};
</script>
<style lang="less" scoped>
</style>
目录
打赏
0
0
0
0
5
分享
相关文章
vue2和vue3的响应式原理有何不同?
大家好,我是V哥。本文详细对比了Vue 2与Vue 3的响应式原理:Vue 2基于`Object.defineProperty()`,适合小型项目但存在性能瓶颈;Vue 3采用`Proxy`,大幅优化初始化、更新性能及内存占用,更高效稳定。此外,我建议前端开发者关注鸿蒙趋势,2025年将是国产化替代关键期,推荐《鸿蒙 HarmonyOS 开发之路》卷1助你入行。老项目用Vue 2?不妨升级到Vue 3,提升用户体验!关注V哥爱编程,全栈开发轻松上手。
高效工作流:用Mermaid绘制你的专属流程图;如何在Vue3中导入mermaid绘制流程图
mermaid是一款非常优秀的基于 JavaScript 的图表绘制工具,可渲染 Markdown 启发的文本定义以动态创建和修改图表。非常适合新手学习或者做一些弱交互且自定义要求不高的图表 除了流程图以外,mermaid还支持序列图、类图、状态图、实体关系图等图表可供探索。 博客不应该只有代码和解决方案,重点应该在于给出解决方案的同时分享思维模式,只有思维才能可持续地解决问题,只有思维才是真正值得学习和分享的核心要素。如果这篇博客能给您带来一点帮助,麻烦您点个赞支持一下,还可以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有疑问和错误欢迎在评论区指出~
你真的会使用Vue3的onMounted钩子函数吗?Vue3中onMounted的用法详解
onMounted作为vue3中最常用的钩子函数之一,能够灵活、随心应手的使用是每个Vue开发者的必修课,同时根据其不同写法的特性,来选择最合适最有利于维护的写法。博客不应该只有代码和解决方案,重点应该在于给出解决方案的同时分享思维模式,只有思维才能可持续地解决问题,只有思维才是真正值得学习和分享的核心要素。如果这篇博客能给您带来一点帮助,麻烦您点个赞支持一下,还可以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有疑问和错误欢迎在评论区指出~
管理数据必备;侦听器watch用法详解,vue2与vue3中watch的变化与差异
一篇文章同时搞定Vue2和Vue3的侦听器,是不是很棒?不要忘了Vue3中多了一个可选项watchEffect噢。 博客不应该只有代码和解决方案,重点应该在于给出解决方案的同时分享思维模式,只有思维才能可持续地解决问题,只有思维才是真正值得学习和分享的核心要素。如果这篇博客能给您带来一点帮助,麻烦您点个赞支持一下,还可以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有疑问和错误欢迎在评论区指出~
Vue3中v-model在处理自定义组件双向数据绑定时,如何避免循环引用?
Web 组件化是一种有效的开发方法,可以提高项目的质量、效率和可维护性。在实际项目中,要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合理应用 Web 组件化的理念和技术,实现项目的成功实施和交付。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将 Web 组件化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前端开发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159 64
|
5月前
|
Vue3中使用provide/inject来避免v-model的循环引用
`provide`和`inject`是 Vue 3 中非常有用的特性,在处理一些复杂的组件间通信问题时,可以提供一种灵活的解决方案。通过合理使用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避免`v-model`的循环引用问题,提高代码的质量和可维护性。
167 58
除了provide/inject,Vue3中还有哪些方式可以避免v-model的循环引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开发中,应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和组件结构来选择合适的方式来避免`v-model`的循环引用。同时,要综合考虑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性能等因素,以确保系统的稳定和高效运行。
143 56
创建vue3项目步骤以及安装第三方插件步骤【保姆级教程】
这是一篇关于创建Vue项目的详细指南,涵盖从环境搭建到项目部署的全过程。
388 1
vue3使用pinia中的actions,需要调用接口的话
通过上述步骤,您可以在Vue 3中使用Pinia和actions来管理状态并调用API接口。Pinia的简洁设计使得状态管理和异步操作更加直观和易于维护。无论是安装配置、创建Store还是在组件中使用Store,都能轻松实现高效的状态管理和数据处理。
207 3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