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Vue实例生命周期(下)

简介: 每个 Vue 实例在被创建时都会经过一系列的初始化过程。例如,需要设置数据监听、编译模板、将实例挂载到 DOM 并在数据变化时更新 DOM 等。 为了让开发者在Vue实例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有机会插入自己的代码逻辑,vue提供了一种叫做生命周期钩子的函数。

beforeUpdate


在初始化阶段,vue实例中的数据(data/props/computed/watch)已经被处理成响应式的了。任何对数据的访问(getter)都会被watcher添加为依赖,任何对数据的变更,都将触发对数据有依赖的watcher的更新。watcher在更新之前会调用watcher.before方法,该方法是在挂载阶段创建watcher实例的时候定义的。

watcher.before中会触发beforeUpdate钩子。此时vue实例只是确定了最终需要更新的数据,尚未真正开始更新。


updated


从代码中可以看到,在触发updated钩子前,vue实例需要对DOM元素进行更新。更新的过程是异步的。具体方式通过实例的render watcher执行run方法。该方法会去调用我们在挂载阶段介绍的updateComponent函数。从而重新创建vnode,并进行vnode的diff操作后更新DOM元素。


我们还注意到,代码中调用了callActivatedHooks函数,该函数用来触发activated钩子。下文我们再做说明,这里不展开。


销毁


当vue实例的$destroy方法时,实例将进入销毁阶段。此时触发的钩子是:

beforeDestorydestroyed


// 销毁Vue实例
  Vue.prototype.$destroy = function () {
    const vm: Component = this
    // 避免重复执行销毁操作
    if (vm._isBeingDestroyed) {
      return
    }
    // 触发实例的beforeDestroy钩子
    callHook(vm, 'beforeDestroy')
    vm._isBeingDestroyed = true
    // 将实例从其父实例中的$chilren中移除(断开与父实例的联系)
    const parent = vm.$parent
    if (parent && !parent._isBeingDestroyed && !vm.$options.abstract) {
      remove(parent.$children, vm)
    }
    //  销毁实例的 watchers
    if (vm._watcher) {
      vm._watcher.teardown()
    }
    let i = vm._watchers.length
    while (i--) {
      vm._watchers[i].teardown()
    }
    if (vm._data.__ob__) {
      vm._data.__ob__.vmCount--
    }
    vm._isDestroyed = true
    // 销毁指令、ref等
    vm.__patch__(vm._vnode, null)
    // 触发destroyed事件
    callHook(vm, 'destroyed')
    // 移除实例的所有事件监听器
    vm.$off()
    if (vm.$el) {
      vm.$el.__vue__ = null
    }
    // 释放循环引用(#6759)
    if (vm.$vnode) {
      vm.$vnode.parent = null
    }
  }
}


beforeDestroy


从代码中可以看到,$destroy被调用时,在执行实际的销毁动作前触发beforeDestroy。此时,由于并未开始执行实际的销毁代码,实例及DOM元素仍可正常访问。


destroyed


从代码中可以看到,销毁操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清空所有的watcher、删除所有的指令、删除DOM元素并关闭DOM上的所有的事件、断开与父实例之间的关系、将实例标记成已销毁状态。此时实例已经被销毁,已经无法访问实例的属性和DOM元素了。


keep-alive包裹下的组件的生命周期钩子


下面的两个钩子只有当组件包裹在keep-alive时才会触发。


activated


HTML标签和组件标签在vue内部实现中都有对应的vnode,组件vnode在设计上与普通的HTML标签的vnode有所不同。例如组件vnode上包含initprepatchinsertdestroy等钩子。这些钩子在组件实例初始化、更新和销毁等不同的阶段进行调用。


// 组件vnode的钩子
const componentVNodeHooks = {
    // ...省略其他钩子
  insert (vnode: MountedComponentVNode) {
    const { context, componentInstance } = vnode
    if (!componentInstance._isMounted) {
      componentInstance._isMounted = true
      // 触发组件的mounted钩子
      callHook(componentInstance, 'mounted')
    }
    if (vnode.data.keepAlive) {
      if (context._isMounted) {
        queueActivatedComponent(componentInstance)
      } else {
        activateChildComponent(componentInstance, true /* direct */)
      }
    }
  }
}
// 触发activated钩子
export function activateChildComponent (vm: Component, direct?: boolean) {
  // ...省略部分代码
  if (vm._inactive || vm._inactive === null) {
    vm._inactive = false
    for (let i = 0; i < vm.$children.length; i++) {
      activateChildComponent(vm.$children[i])
    }
    // 调用实例的activated钩子
    callHook(vm, 'activated')
  }
}


与根实例一样,keep-alive包裹下的组件实例初始化时同样会依次经历初始化阶段、挂载阶段,但在挂载阶段之后会调用组件vnode的insert钩子,insert钩子会触发组件实例的activated钩子。因为insert 是在组件实例挂载完成后调用的,所以mounted的触发早于activated


当组件切换回来的同时,组件的数据发生了变化,此时组件将进入更新阶段,意味着将会依次触发beforeUpdateupdated钩子。


那么问题来了,activatedbeforeUpdateupdated钩子哪个先触发呢?

答案是先触发beforeUpdate,再触发activated,最后触发updated


我们回顾下前面更新阶段的代码:


// 触发activated钩子
callActivatedHooks(activatedQueue)
// 触发updated钩子
callUpdatedHooks(updatedQueue)
//...省略部分代码
// 触发activated钩子
function callActivatedHooks (queue) {
  for (let i = 0; i < queue.length; i++) {
    queue[i]._inactive = true
    activateChildComponent(queue[i], true /* true */)
  }
}


可以看到在函数flushSchedulerQueue中,callActivatedHooks函数用来触发activated。而callActivatedHooks的顺序在callUpdatedHooks前面,所以activated钩子的触发早于updated钩子。


deactivated


const componentVNodeHooks = {
  // ... 省略其他钩子
  destroy (vnode: MountedComponentVNode) {
    const { componentInstance } = vnode
    if (!componentInstance._isDestroyed) {
      // 未被keep-alive包裹销毁组件
      if (!vnode.data.keepAlive) {
        componentInstance.$destroy()
      } else {
        // 被keep-alive包裹
        deactivateChildComponent(componentInstance, true /* direct */)
      }
    }
  }
}
export function deactivateChildComponent (vm: Component, direct?: boolean) {
  if (direct) {
    vm._directInactive = true
    if (isInInactiveTree(vm)) {
      return
    }
  }
  if (!vm._inactive) {
    vm._inactive = true
    for (let i = 0; i < vm.$children.length; i++) {
      deactivateChildComponent(vm.$children[i])
    }
    // 调用实例的deactivated钩子
    callHook(vm, 'deactivated')
  }
}


当组件被切换到其他的组件时,会调用组件vnode的destroy钩子,在组件被keep-alive包裹的情况下,只会将组件对应的DOM元素从DOM树删除,但不会销毁组件实例,此时会调用deactivateChildComponent 从而触发deactivated钩子。组件在没有被keep-alvie包裹的情况下,才会调用$destroy销毁组件实例,触发beforeDestroydestroyed钩子。


总结


关于vue实例的生命周期,官网讲解的其实是比较简单易懂的。本文主要还是希望能从源码的角度,进一步让大家理解每个生命周期做了什么处理。更好地理解钩子的触发时机及先后顺序。


相关文章
|
2月前
|
JavaScript
Vue中如何实现兄弟组件之间的通信
在Vue中,兄弟组件可通过父组件中转、事件总线、Vuex/Pinia或provide/inject实现通信。小型项目推荐父组件中转或事件总线,大型项目建议使用Pinia等状态管理工具,确保数据流清晰可控,避免内存泄漏。
290 2
|
1月前
|
缓存 JavaScript
vue中的keep-alive问题(2)
vue中的keep-alive问题(2)
274 137
|
5月前
|
人工智能 JavaScript 算法
Vue 中 key 属性的深入解析:改变 key 导致组件销毁与重建
Vue 中 key 属性的深入解析:改变 key 导致组件销毁与重建
755 0
|
5月前
|
JavaScript UED
用组件懒加载优化Vue应用性能
用组件懒加载优化Vue应用性能
|
4月前
|
人工智能 JSON JavaScript
VTJ.PRO 首发 MasterGo 设计智能识别引擎,秒级生成 Vue 代码
VTJ.PRO发布「AI MasterGo设计稿识别引擎」,成为全球首个支持解析MasterGo原生JSON文件并自动生成Vue组件的AI工具。通过双引擎架构,实现设计到代码全流程自动化,效率提升300%,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引领“设计即生产”新时代。
399 1
|
4月前
|
JavaScript 安全
在 Vue 中,如何在回调函数中正确使用 this?
在 Vue 中,如何在回调函数中正确使用 this?
251 0
|
5月前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UED
Vue 表情包输入组件实现代码及详细开发流程解析
这是一篇关于 Vue 表情包输入组件的使用方法与封装指南的文章。通过安装依赖、全局注册和局部使用,可以快速集成表情包功能到 Vue 项目中。文章还详细介绍了组件的封装实现、高级配置(如自定义表情列表、主题定制、动画效果和懒加载)以及完整集成示例。开发者可根据需求扩展功能,例如 GIF 搜索或自定义表情上传,提升用户体验。资源链接提供进一步学习材料。
268 1
|
存储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为什么我不再用Vue,改用React?
当我走进现代前端开发行业的时候,我做了一个每位开发人员都要做的决策:选择一个合适的框架。当时正逢 jQuery 被淘汰,前端开发者们不再用它编写难看的、非结构化的老式 JavaScript 程序了。
|
7月前
|
JavaScript
vue实现任务周期cron表达式选择组件
vue实现任务周期cron表达式选择组件
991 4
|
6月前
|
JavaScript 数据可视化 前端开发
基于 Vue 与 D3 的可拖拽拓扑图技术方案及应用案例解析
本文介绍了基于Vue和D3实现可拖拽拓扑图的技术方案与应用实例。通过Vue构建用户界面和交互逻辑,结合D3强大的数据可视化能力,实现了力导向布局、节点拖拽、交互事件等功能。文章详细讲解了数据模型设计、拖拽功能实现、组件封装及高级扩展(如节点类型定制、连接样式优化等),并提供了性能优化方案以应对大数据量场景。最终,展示了基础网络拓扑、实时更新拓扑等应用实例,为开发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实现思路和实践经验。
808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