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渲染过程解析-VDOM&DOM(上)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解析 DNS,旗舰版 1个月
全局流量管理 GTM,标准版 1个月
公共DNS(含HTTPDNS解析),每月1000万次HTTP解析
简介: 从上篇文章《编译过程解析》中,我们了解到HTML模板经过编译,最终会生成一个render函数。render函数的主要功能是生成vnode。在vue的渲染过程中总共涉及两大工作:创建vnode和创建DOM节点。本篇文章作为上一篇的延续,重点聊聊渲染过程的实现。

生成vnode


大家知道一个复杂的页面会包含大量的DOM节点,为了高效地更新这些DOM节点,vue设计了虚拟DOM的概念。虚拟DOM是对真实DOM节点信息的描述。在vue中,每一个DOM节点都会有一个虚拟DOM节点与之对应。这个虚拟DOM节点,我们也称之为vnode,而由vnode所组成的整个vnode树就是虚拟DOM。


网络异常,图片无法展示
|


还是通过一个例子来看vnode的创建。假设给定如下模板:


<div id="app" @click="add">{{count}}</div>


经过编译后我们可以得到如下render函数:


function render(
) {
  with(this){
    return _c('div', {attrs:{"id":"app"}, on:{"click":add}}, [_v(_s(count))])
  }
}


函数 _c 是在初始化render环境的时候添加到vue实例上,用来创建 vnode 的全局实例方法。它可以通vue实例直接调用,主要是给vue内部使用的vnode创建方法。其底层实现上与vue对外向用户暴露的API $createElement 一样都是调用了内部的 _createElement 方法。_createElement 核心代码如下:


function _createElement(context, tag, data, children, normalizationType){
    // ...省略其他代码
    let vnode = new VNode(tag, data, children, undefined, undefined, context)
    // ...省略其他代码
    return vnode
}


一个vnode节点主要包含如下信息:


{
    // 元素标签,如div
    tag,
    // 数据对象例如,{attrs: {id: 'app'}}
    data,
    // vnode 子节点数组
    children,
    // 元素包含的文本
    text,
    // 所对应的dom节点
    elm,
    // 所对应的vue实例
    context,
    // 父节点vnode
    parent,
    //...省略其他
}


方法 _v 也是vue实例方法,内部用以创建文本类型的vnode,在本例中,{{count}}是一个文本节点,所以需要使用 _v 来创建文本vnode。不过无论是文本类型的vnode还是非文本类型的vnode都是Vnode对象的实例。两者的区别在于,文本类型的vnode不存在 tagchildren


// 创建一个文本类型的VNode
function createTextVNode (val) {
  return new VNode(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String(val))
}


方法 _s 同样也是vue的实例方法,内部用来将接收的参数变成字符串返回,对于字符串和数值使用 Object.toString() 转换,如果接收到的是一个对象,则使用 JSON.stringify()转换。


function toString (val){
  return val == null
    ? ''
    : Array.isArray(val) || (isPlainObject(val) && val.toString === Object.prototype.toString)
      ? JSON.stringify(val, null, 2)
      : String(val)
}


vnode 通过 parentchildren 连接父节点和子节点,组成vnode树。


创建DOM节点


有了vnode后,vue还需要根据vnode来创建DOM节点。如果是首次渲染,那么vue会走创建的逻辑。如果是数据的更新导致的重新渲染,那么vue会走更新的逻辑。


相关文章
|
4月前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Go
CSS 与 JS 对 DOM 解析和渲染的影响
【10月更文挑战第16天】CSS 和 JS 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DOM 解析和渲染,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采取适当的优化措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加载策略,可以提高网页的性能和用户体验,确保页面能够快速、流畅地呈现给用户。在实际开发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
2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深度解析Recraft V3:突破文本渲染限制,文生图黑马是怎样炼成的?
Recraft V3模型在文本生成图像(Text-to-Image)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创新的&quot;Bridging Text Spotting&quot;方法,解决了传统方法中误差累积和性能不佳的问题。该模型采用独立训练的检测器和识别器,并引入Bridge和Adapter机制,确保高质量图像生成。Recraft V3在多个数据集上表现优异,如Total-Text准确率达83.3%,ICDAR 2015达89.5%。其应用前景广泛,涵盖广告设计、教育和娱乐等领域,为文生图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新可能。
88 27
|
4月前
|
XML Web App开发 JavaScript
XML DOM 解析器
XML DOM 解析器
|
4月前
|
JavaScript 调度
Vue事件总线(EventBus)使用指南:详细解析与实战应用
Vue事件总线(EventBus)使用指南:详细解析与实战应用
162 1
|
4月前
|
XML Web App开发 JavaScript
XML DOM 解析器
XML DOM 解析器
|
4月前
|
JavaScript
深入解析:JS与Vue中事件委托(事件代理)的高效实现方法
深入解析:JS与Vue中事件委托(事件代理)的高效实现方法
94 0
|
4月前
|
缓存 JavaScript API
全面解析 Pinia:Vue 状态管理的新选择
本文深入探讨了 Pinia,作为 Vuex 的替代品,提供了一种更简洁和高效的状态管理方案。文章涵盖了 Pinia 的核心特性,包括支持 Vue2 和 Vue3、TypeScript 支持、无需嵌套模块的设计,以及对同步和异步操作的支持。详细介绍了如何创建和使用 Store,管理状态、Getters 和 Actions,重置状态以及通过 $patch 方法批量更新状态。最后,探讨了如何在不同 Store 之间共享数据和逻辑,为开发者提供了实用的 Pinia 使用指南。
63 0
|
3月前
|
监控 Java 应用服务中间件
高级java面试---spring.factories文件的解析源码API机制
【11月更文挑战第20天】Spring Boot是一个用于快速构建基于Spring框架的应用程序的开源框架。它通过自动配置、起步依赖和内嵌服务器等特性,极大地简化了Spring应用的开发和部署过程。本文将深入探讨Spring Boot的背景历史、业务场景、功能点以及底层原理,并通过Java代码手写模拟Spring Boot的启动过程,特别是spring.factories文件的解析源码API机制。
132 2
|
2月前
|
设计模式 存储 安全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创建型模式篇】5种创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实现、优缺点、扩展、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创建型模式的主要关注点是“怎样创建对象?”,它的主要特点是"将对象的创建与使用分离”。这样可以降低系统的耦合度,使用者不需要关注对象的创建细节。创建型模式分为5种:单例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式、原型模式、建造者模式。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创建型模式篇】5种创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实现、优缺点、扩展、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
2月前
|
存储 设计模式 算法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行为型模式篇】11种行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案例实现、优缺点、扩展对比、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行为型模式用于描述程序在运行时复杂的流程控制,即描述多个类或对象之间怎样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单个对象都无法单独完成的任务,它涉及算法与对象间职责的分配。行为型模式分为类行为模式和对象行为模式,前者采用继承机制来在类间分派行为,后者采用组合或聚合在对象间分配行为。由于组合关系或聚合关系比继承关系耦合度低,满足“合成复用原则”,所以对象行为模式比类行为模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行为型模式分为: • 模板方法模式 • 策略模式 • 命令模式 • 职责链模式 • 状态模式 • 观察者模式 • 中介者模式 • 迭代器模式 • 访问者模式 • 备忘录模式 • 解释器模式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行为型模式篇】11种行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案例实现、优缺点、扩展对比、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