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学会 gRPC(下)

本文涉及的产品
网络型负载均衡 NLB,每月750个小时 15LCU
应用型负载均衡 ALB,每月750个小时 15LCU
传统型负载均衡 CLB,每月750个小时 15LCU
简介: 我猜测大部分长期使用 Java 的开发者应该较少会接触 gRPC,毕竟在 Java 圈子里大部分使用的还是 Dubbo/SpringClound 这两类服务框架。 我也是近段时间有机会从零开始重构业务才接触到 gRPC 的,当时选择 gRPC 时也有几个原因

Bidirectional Stream


网络异常,图片无法展示
|


同理,当客户端、服务端同时都在发送消息也是支持的。


// 服务端
func (o *Order) BdStream(rs v1.OrderService_BdStreamServer) error {
  var value []int64
  for {
    recv, err := rs.Recv()
    if err == io.EOF {
      log.Println(value)
      return nil
    }
    if err != nil {
      panic(err)
    }
    value = append(value, recv.OrderId)
    log.Printf("BdStream receiv msg %v", recv.OrderId)
    rs.SendMsg(&v1.Order{
      OrderId: recv.OrderId,
      Reason:  nil,
    })
  }
  return nil
}
// 客户端
  for i := 0; i < 5; i++ {
    messages, _ := GetMsg(data)
    // 发送消息
    rpc.SendMsg(messages[0])
    // 接收消息
    receive, _ := rpc.RecvMsg()
    marshalIndent, _ := json.MarshalIndent(receive, "", "\t")
    fmt.Println(string(marshalIndent))
  }
  rpc.CloseSend()


其实就是将上诉两则合二为一。


网络异常,图片无法展示
|


通过调用示例很容易理解。


元数据


gRPC 也支持元数据传输,类似于 HTTP 中的 header


// 客户端写入
  metaStr := `{"lang":"zh"}`
  var m map[string]string
  err := json.Unmarshal([]byte(metaStr), &m)
  md := metadata.New(m)
  // 调用时将 ctx 传入即可
  ctx := metadata.NewOutgoingContext(context.Background(), md)
  // 服务端接收
  md, ok := metadata.FromIncomingContext(ctx)
  if !ok {
    return nil, status.Errorf(codes.DataLoss, "failed to get metadata")
  }
  fmt.Println(md) 


gRPC gateway


gRPC 虽然功能强大使用也很简单,但对于浏览器、APP的支持还是不如 REST 应用广泛(浏览器也支持,但应用非常少)。


为此社区便创建了 github.com/grpc-ecosys… 项目,可以将 gRPC 服务暴露为 RESTFUL API。


网络异常,图片无法展示
|


为了让测试可以习惯用 postman 进行接口测试,我们也将 gRPC 服务代理出去,更方便的进行测试。


反射调用


作为一个 rpc 框架,泛化调用也是必须支持的,可以方便开发配套工具;gRPC 是通过反射支持的,通过拿到服务名称、pb 文件进行反射调用。


github.com/jhump/proto… 这个库封装了常见的反射操作。


上图中看到的可视化 stream 调用也是通过这个库实现的。


负载均衡


由于 gRPC 是基于 HTTP/2 实现的,客户端和服务端会保持长连接;这时做负载均衡就不像是 HTTP 那样简单了。


而我们使用 gRPC 想达到效果和 HTTP 是一样的,需要对请求进行负载均衡而不是连接。


通常有两种做法:


  • 客户端负载均衡


  • 服务端负载均衡


客户端负载均衡在 rpc 调用中应用广泛,比如 Dubbo 就是使用的客户端负载均衡。

gRPC 中也提供有相关接口,具体可以参考官方demo。


github.com/grpc/grpc-g…


客户端负载均衡相对来说对开发者更灵活(可以自定义适合自己的策略),但相对的也需要自己维护这块逻辑,如果有多种语言那就得维护多份。


所以在云原生这个大基调下,更推荐使用服务端负载均衡。


可选方案有:


  • istio


  • envoy


  • apix


这块我们也在研究,大概率会使用 envoy/istio


总结


gRPC 内容还是非常多的,本文只是作为一份入门资料希望能让不了解 gRPC 的能有一个基本认识;这在云原生时代确实是一门必备技能。


对文中的 gRPC 客户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这里的源码:


github.com/crossoverJi…



相关实践学习
小试牛刀,一键部署电商商城
SAE 仅需一键,极速部署一个微服务电商商城,体验 Serverless 带给您的全托管体验,一起来部署吧!
负载均衡入门与产品使用指南
负载均衡(Server Load Balancer)是对多台云服务器进行流量分发的负载均衡服务,可以通过流量分发扩展应用系统对外的服务能力,通过消除单点故障提升应用系统的可用性。 本课程主要介绍负载均衡的相关技术以及阿里云负载均衡产品的使用方法。
目录
打赏
0
0
0
0
1
分享
相关文章
kde
|
5天前
|
Docker镜像加速指南:手把手教你配置国内镜像源
配置国内镜像源可大幅提升 Docker 拉取速度,解决访问 Docker Hub 缓慢问题。本文详解 Linux、Docker Desktop 配置方法,并提供测速对比与常见问题解答,附最新可用镜像源列表,助力高效开发部署。
kde
3062 8
国内如何安装和使用 Claude Code镜像教程 - Windows 用户篇
国内如何安装和使用 Claude Code镜像教程 - Windows 用户篇
566 0
Dify MCP 保姆级教程来了!
大语言模型,例如 DeepSeek,如果不能联网、不能操作外部工具,只能是聊天机器人。除了聊天没什么可做的。
828 9
2025年最新版最细致Maven安装与配置指南(任何版本都可以依据本文章配置)
本文详细介绍了Maven的项目管理工具特性、安装步骤和配置方法。主要内容包括: Maven概述:解释Maven作为基于POM的构建工具,具备依赖管理、构建生命周期和仓库管理等功能。 安装步骤: 从官网下载最新版本 解压到指定目录 创建本地仓库文件夹 关键配置: 修改settings.xml文件 配置阿里云和清华大学镜像仓库以加速依赖下载 设置本地仓库路径 附加说明:包含详细的配置示例和截图指导,适用于各种操作系统环境。 本文提供了完整的Maven安装和配置
2025年最新版最细致Maven安装与配置指南(任何版本都可以依据本文章配置)
【保姆级图文详解】大模型、Spring AI编程调用大模型
【保姆级图文详解】大模型、Spring AI编程调用大模型
347 7
【保姆级图文详解】大模型、Spring AI编程调用大模型
Excel数据治理新思路:引入智能体实现自动纠错【Python+Agent】
本文介绍如何利用智能体与Python代码批量处理Excel中的脏数据,解决人工录入导致的格式混乱、逻辑错误等问题。通过构建具备数据校验、异常标记及自动修正功能的系统,将数小时的人工核查任务缩短至分钟级,大幅提升数据一致性和办公效率。
DeepSeek R1+Open WebUI实现本地知识库的搭建和局域网访问
本文介绍了使用 DeepSeek R1 和 Open WebUI 搭建本地知识库的详细步骤与注意事项,涵盖核心组件介绍、硬件与软件准备、模型部署、知识库构建及问答功能实现等内容,适用于本地文档存储、向量化与检索增强生成(RAG)场景的应用开发。
367 0
让AI时代的卓越架构触手可及,阿里云技术解决方案开放免费试用
阿里云推出基于场景的解决方案免费试用活动,新老用户均可领取100点试用点,完成部署还可再领最高100点,相当于一年可获得最高200元云资源。覆盖AI、大数据、互联网应用开发等多个领域,支持热门场景如DeepSeek部署、模型微调等,助力企业和开发者快速验证方案并上云。
303 22
让AI时代的卓越架构触手可及,阿里云技术解决方案开放免费试用
FLUX.1 Kontext 的全生态教程来啦!AIGC专区在线试玩!
Flux.1 Kontext [dev] 开源模型大家都用上了吗?小编汇总了3个使用教程,打包送上!
411 1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

登录插画

登录以查看您的控制台资源

管理云资源
状态一览
快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