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A 大学生创业最关心的13个问题
Q1:创始人需要有技术背景吗?
A:假如说创始人有一个技术背景,那是非常非常好的。但是光有技术背景还不够,因为技术跟需求对接起来才是创业的whole picture。
所以假如说你技术能力比较强的话,那你可能就需要把对人的需求感知给补充起来,然后集齐了这两个部分,你才算是有了创业的比较好的基本素质。
虽然我自己是学技术的,但是我也觉得学技术的人有时候有点太自以为是了,这个是肯定的。因为大多数做技术的人都是在闭门造车嘛。技术的人可能也不太想跟别人交流。我觉得这是大多数技术背景的人的问题啊。
我觉得创业其实是综合能力取向的。但是我们今天大多数人对于技术的理解都是比较窄的,都是比较狭义的。技术就是做技术,会技术。但是实际上我也说了,技术跟需求永远是分不开的。所以假如说你做技术的这个人很难去了解需求,很难去切入市场,那其实你是不完整的做技术的人。所以今天大多数做技术的人说白了都是这种狭义的做技术。
你能有很多个不同的能力,然后都很强,那当然是最好的。但据我观察,这样的人极少。所以大多数的时候,一个人去创业是很难的,因为你自己要有很多很多的综合能力,那基本上不太可能。
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他们的能力可能还没有提起来,而且创业又是特别的孤独,一个人的话是很难支撑下去。所以至少有一个团队,或者说核心团队来一起创业。核心团队就是几个人能够一起做最终决策的团队。每个人可能突出的能力都不同,但是核心就是说你们能不能相信对方,能不能互相信任,然后能力上有些互补。
我觉得创始人在自己的赛道上,主要在于能不能提供一些不同的价值。有的学技术的人,他也不是特别重视技术。说白了,我觉得很多人做技术,就是把技术当做一个工具去看。但最终假如说你这个赛道不应该这么做,那你是不是整个价值观就直接错了呢。假如学金融的人能很重视,一直不断的投入,很尊重做技术的各种工作,那他其实比做技术的那个人更适合去做技术人员的管理,说白了就是这样。或者你对产品的感觉比做技术更敏锐,往往今天做技术的跟产品走得稍微有点开。我觉得好的技术人员其实产品感觉应该挺强的。那假如说他产品感觉不强,那我们就应该去帮助他把产品需求这方面的能力给补上。
最后我觉得创业公司里的所有人都应该是多面手。不是说每一个人占一个坑就单独去完成那个事儿,我觉得这样的公司很难成就。因为创业公司每天遇到的困难特别的多,就像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什么都得学,什么都得做。好的创业公司的优势就是调整方向调得特别快,对新的环境适应能力强。
那这对我们每个人、对组织的挑战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不能每个人固化到一个工作职责上,不能固化到某一个种类的工作上。我今天这个方面缺人了,必须其他人能给我补上。今天这个方向不需要了,我就去做其他的。这个是特别重要的一个能力。
我觉得假如说你今天去做一个创业公司的创始人也好,或者去加入一个创业公司也好,所有找的前十个或者前二十个人都应该是能够互换的。当然实在要说一些硬核的机构可能是很难互换,但是绝大多数都应该是这样的。需要做什么,我这个团队就去做什么。
年轻人肯吃苦嘛,反正新的东西都愿意做,都愿意去尝试。我们鼓励奇绩的创业者也都是这样做的。
Q2:我应该更多地去解决我的技术背景还是更深地去体会商业模式?
A:这个东西肯定是没有一刀切的方式的。我想用最简单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都不是。
商业说白了是什么呢?现在看到的很多商学类的东西啊,其实都只是纸上谈兵,落不到什么实处。看着觉得非常有道理,但是真正做到实际业务的时候,就会觉得其实也没对自己有什么帮助,最多就是晚上睡觉之前可能睡得更好。
但是有一些经典的书目还是可以看的,比如说我们奇绩之前有推荐过的那些书,或者是一些已经经过长时间验证是非常有效的一些东西,作为创业的一个基础,当然是应该吸收进去的,尤其是一些创业者写出来的东西,我觉得还是比较有时代价值的。
然后技术它本身的定义是什么呢?技术跟科学的差别又是什么呢?这个我其实建议每一位在座的同学都去思考一下。技术它本身就是为了需求去服务的,所以技术它是永远都离不开需求的,离开需求的技术它都是活不久的。
可以想一想,纵观人类的整个时间长轴,是不是历史上大多数的技术的涌现都是因为需求去驱动的?需求有的时候是市场,有的时候是其他的一些因素,甚至比如说世界大战,或者说发现新大陆。很多时候新的需求才带动技术的发展。假如说技术剥离了需求,那它是很难有比较强的生命力的。所以最终来说,其实跟创业也就是走到一块儿了。
那这个技术刚分享出来的话,你会怎么去应用它?
我可能会建议比如说拆成几个维度。它是不是到差不多能用的一个阶段?function 是很关键的。其次说能用了,它的 utility 是不是变化好大。utility,就是性能啊之类的,跟人类对它的一些感知有关。这块你可以看一下有没有什么重大的变化。然后最后一个永远是 pricing 。价格永远是人们在考虑是否采纳技术的时候会参照的一个其他因素。这三个其实都跟需求强烈相关,所以你在做技术的时候你也要关注需求。
我当初也是在做各种竞赛的嘛,所以我知道确实做竞赛时候的大多数同学后期都走学术路线了,以做教授为终极目标。但是我觉得创业其实更推崇的另一类年轻人,是能够兼顾这个技术和它的应用的年轻人。这样的话,你每次做科研或者想观察一些东西的时候,那你就会考虑它实际到底在哪落地?谁会用它?付多少钱?它的替代品都会是哪些?就会慢慢积累一些经验。
我觉得思路其实还是回到我刚刚的建议。如果真的想创业的话,做是唯一且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你开始创业的时候,你这样的思维就慢慢流起来了。但是一直在 lab 里面,说白了很多时候就还是在考虑我怎么样能发个 paper。
回到问题,商业方面的话,我觉得跟我们的大多数的从 0 到 1 的创业还是不太一样,据我观察,大多数创业还是上个时代的创业。上个时代的创业跟这个时代的创业说不定又脱节了。它交给你的那些东西,可能就像我之前说过的,我们对于一些熟悉的行业可能会 bias 很重,所以我们反而就会有一些不足。
商学的东西,基于我的观察,它也得做很扎实的研究。其中有可能很多都是十年之前的事,或者是二十年之前的事儿。二十年之前你想想大概是什么时代,那时候中国是什么样子?那个时候的 learning 有多少应该take away?有哪些是在今天这个时代不是很对的?所以还是自己平常要有一些独立的思考,但是多吸收一点东西当然是 OK 的。
Q3:创业越早开始越好还是有成熟的商业模式才开始?
A:确实我观察到说,有一些做技术的创业者他迫于生计,可能还是要有一个主要的工作,然后在自己的业余时间去做创业项目。确实也是今天的一些客观因素导致的吧。没办法,他们也就只能这样。但是我觉得很多市场上的投资机构慢慢地也没有那么介意短期的一些商业变现方面的回报。
所以我觉得假如说这个创业者,真的是非常想长时间做这个项目的话,我其实还是建议说,尽量的早一点跨出那一步。因为你在996工作之余再去做创业项目,跟你全职做这个项目会有两个不同。一个说你花的时间精力肯定可以更多,这个是不用质疑的。第二个说你在创业的时候,有的时候真的是只有在背水一战的时候,你才能把你真正的潜力激发出来。
今天我观察我们这个市场,可能需要进步的一个点是:假如说你今天创业失败了,那我们这个社会还能不能认可你这样的一个创业者?
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对创业的失败者,也不能说是失败吧,应该说是对创业没有成功的的创业者,我认为可能我们整个生态都得提高一些容忍度。不管是在社会的认可度上,还是比较物质的层面。
在美国如果一个技术创业者做得不好,然后最终去找工作,想要加入一个大公司,那他的创业背景是非常加分的。但是我理解,在国内可能因为当中有一些 gap 吧,然后现在这好像还不是一个主流认知,让创业者能很容易地被一个下家所接受。
Q4:年轻人(特别是25 岁以下的),做to B和to C各自的利弊?资本怎么看待年纪小的创业者在中国做To B的 SaaS?
A:年纪小,就像我刚刚分享的一样,年纪小做 to B 以我的观察来说可能有点难度。因为刚出学校的人去做 to B 销售,除非你自己是有高度相关的行业背景或者有一些资源,不然其实是挺难的。
但是我刚刚也提到了,从 C 到大 B 之间有一个 spectrum ,就是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它不是非黑即白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的项目它都不是从大 B 切入的,而是找中小 B 。我觉得这对很多的年轻创业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因为纯 C 端到了今天,可能你的机会就不太多了;纯大 B 的,年纪稍微小一点的年轻创业者他又不一定适合。除非你做到后面,然后你招了一些很有行业资历的人,帮你去做大 B 的销售。刚20岁时候,尤其是偏技术型的创业者,我个人觉得挺难的。
所以假如说你中间区域有的话,你说不定可以以这样一个小的用户群先养活自己。然后之后等你的资源丰富了,你再往两头做。一般可能往大 B 那边,客单价提高的话可能更容易做一点。然后慢慢把自己的销售团队搭建起来,找几个比你自己年纪大很多的、有行业背景的、能带资源的人,那你就可以开始做大公司了。或者你自己做了5年,那你自然而然也到了年纪比较成熟的阶段了,那就可以去做这个。这就是当中的一个利弊的简单的说法。
但是我想说,我观察到新一代的创业者他们往往有一些不同的思路。
我观察到最不同的思路是从我当时在广西创业的时候观察到的。新一代的创业者不是基于销售驱动,而是产品驱动。当然我不是说老一代的这个创业公司他们产品做得不好啊,我是想说新一代的创业公司更是以产品说话。
可能年轻人销售做得不好,但他们的产品可以。那我拼了命的把我的产品打磨好,这是我在我自己的这个小房间里就可以做到的事情,我不用天天出去在路上卖,我完全可以把这个产品做好。
我观察到一大批YC的创业者都是这样。一开始可能客单价不是那么高,但他就是产品好,然后慢慢产品有了口碑,自然而然就传播出来了。
做 To B 最难的一个问题就是 Go to market 。这个的销售成本实在太高,市场成本实在太高。为啥呢?就是因为这个东西它推不动啊。你想想,要是你的产品它做得很烂,那必然是一个推不动的东西。你要花很多很多的钱把一个很烂的东西硬塞给一个团队去使用,那你只能从上面着手,让上面拍板到下面执行。你要在马路上铺天盖地搞一堆广告,然后让老板拍板说这个东西好,要不我们就用这个。除非是这样拍下去,从上到下拍下去。
但大多数我观察到的YC甚至我们奇绩自己慢慢长出来的一些项目,就是产品做得好。就是从底向上去渗透,然后慢慢这个东西自然而然有一些口碑在那里传播。那可能市场营销的费用、销售的费用比起别人就少很多。但不是说你未来不能去做这个市场营销跟销售,只是说假如你的产品有一个很好的根基的话,你再添上那些东西,就会如虎添翼。
我们观察今天YC的很多上市的项目,它的销售成本其实是不低的,甚至可以说是很高。因为他的产品已经牛到了一定的程度,我这边只要多雇一个销售人员,他就能多给我带来三倍的回报。那我为什么不把我的销售团队扩得很大呢?
但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们都是把产品做得非常的扎实,靠产品自己去说话。用户用得好,用户用久了之后他自然就愿意去付钱。这条路我是非常建议年轻的创业者去尝试的,也是比较踏实、比较务实的一条路。
当你有了基本的用户群之后,你就可以慢慢活下来。活下来是特别重要的素质。To B 只要你能活下来,韧劲其实就特别强。它跟 C 端不太一样,C 端是有一个突变的。那你咔一下公司就没了,但To B不是。假如你的公司有营收的话,然后你的公司还能保证有一定的学习成长的速度,能有一定的韧劲的话,长期可以摸索很多很多的事情。
所以这条路其实是我们建议今天的年轻的创业者去创建的一条正道,也不用去跑很多很多风投去支持你,然后一定要在外面融资这样。我个人觉得,可能长期来看大部分最终成功的创业者走的都是这条路。
Q5:请问在天使轮融资进入之前,是活下来重要呢,还是短时间用尽一切方法自己跑出数据证明给资本看重要呢?(我是互联网赛道的创业者,前期基本没有收入,资金也有限,但是我又必须要走这条我未来看好的路)
A:我的建议就是活下来要比证明给资本看要重要的多得多。因为首先只要你能够活下来,那你在资本眼里的分量就完全不一样。
很多资本是喜欢不求资本的人。就是创业者你很需要资本的时候,他反而觉得是你是在舔他,他就不想要,觉得你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你很高冷的时候,资本反而觉得说 ok,maybe 这个项目有点东西,我是不是应该去把自己的姿态降低一点,去跟他多聊聊。这首先是第一点。
然后我觉得姿态是其次,活下来的话你自己的心态也不一样。假如说能活下来,也是有很多的时间和空间去等待很多的事情。
我们这两天也在做奇绩的以前的一些的项目的复盘。我自己观察到了一个之前都没有注意到的事,就是很多项目其实从成立到第一笔融资花了很久的时间,甚至两年三年都有。你也不知道下一个资本寒冬会多久,说不定下个资本寒冬长达四五年都有可能,那你就要做好这样的准备。
我觉得活下来甚至是从0到1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在 YC 我们就会说,如果你能够靠你公司的营收支撑公司里的所有人每天都吃上泡面,那就算从0到1过程当中一个比较成功的里程碑了。
活下来之后,慢慢你就有时间和空间去做很多的复盘,包括你的产品后面下一步的迭代,你要朝什么方向去走,还有你准备跟谁去聊,去取得融资。
这就像打仗一样,你必须先保证自己活下来,然后再慢慢扩大自己的领地。寄希望于把数据掏出来给资本看,我觉得极大概率是成不了的。
为什么呢?你自己可以去点一点,今天真正投早期技术项目的还有多少?然后市场上在做创业的人又有多少?所以说这个概率其实蛮低的。然后你自己在拔苗助长的时候,跑数据的时候,你也不知道风投那边会怎么看这件事。有的风投可能会觉得你这个数据一开始就涨得不正常。因为他们这种数据看得很多,而且很多时候也有一些浮夸的现象。别人活下来的可以这么做,没活下来也可以这么做,甚至有可能大家都在这么做。那你拉那个数据对风投不一定有很多的效果。
还有就是这里面的随机的因素太多了。比如说风投他这一天跟老婆吵架了,心情不好,那跟你聊天也聊得不行。或者他正好这周去出价了,或者在今年的这个时候手头的资金正好用完了,那也不能说明你这个事儿做得不行。
所以说,数据只是对早期项目的判断的一个比较小的维度。说白了,大多数项目一开始还是看方向、看人的。数据只是当中验证自己眼光的一小部分。
所以,假如说我给大家一个建议的话,尤其是在未来几年,说不准市场环境好不好的情况下,绝对活下来是每个公司的第一要务。活下来之后才有机会,才有空间去做其他的事情。
Q6:如何平衡商业和科研的时间呢?如果商业和科研的时间之间的平衡不可协调,那么休学或者辍学是对的吗?实验室成果转化应该怎么样分配自己和导师等各方之间的利益?
A:很好的问题。如何平衡商业和科研的时间,我觉得得看说当前的重心是什么。
从两个角度上来看,一个是从市场切入的角度上来看你应该多花时间在哪。
首先我就觉得商业是个伪命题。我们先不说商业这个事,我就说科研和市场或者需求。这么说吧,大多数的时候,假如说技术甚至还没有产品化的时候,那你当然是优先考虑技术。
但是刚刚也说了,技术跟需求其实肯定是不能剥脱的,技术的话永远是需要对接着需求的。所以你在做科研的时候肯定是冲着会被卖的方向去做的。大多数时候你是应该知道它未来准备在哪使用,谁使用,怎么使用这个事对吗。所以你做科研的时候你就已经考虑需求了。
然后这个科研到底到什么样的阶段了呢?假设说它是到可以使用的阶段。那可以使用,你就可以开始慢慢考虑产品化。但是还没有到那个阶段的话,那当然你绝大多数时间都应该用去做科研,这个没有办法。因为你用都用不了,那你除了做科研,你也没有其他可去做的,你也没有办法去做商业化。最多可能就要些未来很远期的一些意向订单,因为它现在还落不到实处。
我觉得在功能还没有过及格线的时候,都可以。然后过了及格线的时候,那你就应该去找落地的场景了。大多数的时候,你就是去看谁能付更多的钱,那你就从那去切入。
你们看过去的技术的应用往往都是这样。哪里给的钱多,就从哪里切入。这很恰当,就像一个生命体系一样。食物在哪多,那生物就往哪跑。因为先占先得嘛,你不去占,反正有别人去占,那最后不 make sense 。
你跟着能源去走,那钱也是能源嘛,你就先去占领这些地方。然后慢慢地有一些市场的竞争者进来了。那你就考虑我们跟他们相比,我们的可替代性是怎么样的?哪里是我们的壁垒?那壁垒假如说确定了之后,那我就知道我应该在哪里去发力了。
这个壁垒是性能,价格,还是其他因素。把这个摸清楚了之后,我们就知道从所谓的商业上来看,我们应该在哪里去花时间。
我个人对于商业的理解无外乎就是壁垒。壁垒就是怎么样不让别人去进入我的领域,很多时候说的是怎么影响我的下游客户或者是用户,让他们在做决定的时候更多的是站在我这一边,说白了就是这样。我们今天可以看到很多的比如说网络效应,或者其他什么这类东西,说白了就是这样。所以假如说开始有一些竞争的时候,那我当然应该把时间花在竞争上。
所以具体还是要看你的这个企业和产品的阶段。
然后不可协调的时候,休学或辍学是对的吗?这得看你未来想做什么。
我刚刚也提到了,我们这个社会对所谓的失败的创业者不是很友好。其实也不能叫做失败嘛,因为你依然学到了很多东西。我觉得比那些在大公司或者在学校里要学到的东西多得多了。假如说你失败了之后能够很简单或者更简单,比待在公司的人更容易地去找到下家,那我觉得就会有很多人愿意去接受这个 risk 去创业去。
但现在问题是,我感觉像你辍学了之后是不是能回去或者学校会不会欢迎,这些都是影响因素。我觉得这可能是我们整个社会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但我发现,好多学校好像现在其实都是允许的。
所以,最终假如说你的志向是去创业的话,那确实越早越好。总的来说就是越早越好,从实际的能力上来说也是越早越好。当然我自己也做研究,但是创业还是逼着你把技术跟需求去对上,就跨出了这一步。
我觉得创业也很难成功,就是你去坚持创业也很难成功。但我们今天的客观事实就是这个社会对创业还是有一点歧视的。我觉得有的社会安排上,对 title 也会更重视一些。所以有的时候你把那些 title 放上去,说不定会对你的创业有所帮助,所以这个也是一个综合的考虑。
然后最后是实验室成果的转化,如何分配与导师的利益关系。因为今天可能面向的都是学生,那我也就说得更直白一点。
大多数项目假如说导师不愿意去给你很多的空间的话,那这个创业大概率是成不了的。把这个话说得简单直接一点,导师不愿意跟很多人去分享利益的话,这个创业也是做不好的。
当然你作为学生,你也要给出该给的份额。在美国的话,假如说不是全职的话,该给教授的份额可能最多百分之三、百分之五这样。在国内我觉得可能教授是占大头的,当然我觉得这可能也是一些客观原因造成的。
对于创业,有些行业确实需要很多导师的资源。最终就是平衡导师创造多少价值,然后导师在这里面分多少东西。假如说他创造的价值比他分的东西多,那就是不 OK 的。你观察一下在你的赛道上,在你做的事上是不是这样的道理。比如说导师占50%,那说白了没有导师你这个事几率要降低一半,你考虑考虑是不是这样。
大多数的话,假如说我们去做 PMF 的话,我觉得不管多牛的人可能都占不到百分之五十,说实话 CEO 都占不到百分之五十。当然我们也要很务实地看今天我们的状态到底是什么样的,然后看一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平衡的问题。
Q7:就创业而言的话,请问如何看待在中美之间的选择问题?
A:我觉得得看你长期想在哪发展,这个都是很自然而然的。对我来说回国也挺自然的,因为我觉得我在国内看到了很多新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在国内可能对我来说成长来说会更快一点。在美国湾区的时候,我很多时候也能接受到一手的最前沿东西。
我觉得可能在我刚创业的时候,一五年之前,我觉得很多东西都是中国的创业者去硅谷去访问,他也是带着一种“调正”的这种心态。
但慢慢就会发现,因为国内的竞争也实在是很激烈。在这个竞争当中跑出来的一些东西,甚至国外的创业者都没有做过。
说白了就是老师跟学生的位置慢慢就会有些调整。甚至我发现很多发展中国家,他来国内学到东西说不定比去美国多。
但是我觉得假如说你是做技术的,那最好还是在技术方面沉淀得更扎实一些吧,尤其是做独立的东西,可以学以致用。
但是假设说你是做偏To C 的,偏产品项目的一些东西,尽早回国其实对你个人的成长来说也会更快一些。
总的来说就是你未来 30 年,你觉得你预期自己在哪的发展的速度可以更快,学到的东西更多,遇到的有意思的人也会更多。
所以我觉得对于每个人来说,情况都不是特别一样。对我来说的话,后来在夏湖我个人感觉稍微有点慢了,因为节奏本身跟硅谷不太一样了。然后国内有些新东西我觉得我后来有点脱节了,所以我自己也有些焦虑,担心慢慢就变成掉队的一个人。所以后来我才萌生了回国这样的一个想法。
当初也不知道做什么,我也不知道做什么,就有一些很朦胧的想法。但是后来也是想说虽然很麻烦,因为我觉得像留学生搬个家其实都挺费劲的,更不用说把东西搬回中国来。但是如果跨不出这一步,那你可能就时光飞逝,多少年就这么过去了。
然后你慢慢在那边有家庭或者什么了,就越来越不容易回国了。所以我当时想就,管他呢,先就迈出那一步,后来发现应该是一个比较正确的选择,这是就我个人而言的考虑,对于每个人来说,情况可能都不是特别一样。
Q8:应届生拿到了大厂的 offer ,想先工作为后面的创业积淀,但是不知道要注重哪些方面的积累。如何选择出来创业的时机?到什么样的级别程度才算有资格出来创业呢?如何才能创立创业团队呢?
A:我觉得首先对自己要有一点信心,就是创业者是永远不会觉得自己是没有资格去创业的。
因为创业这东西实在太苦了。所以,首先你可能要锻炼自己乐观的心态,再苦的事你也要能撑过去。总归觉得自己是能行,是可以上的,这是第一个点。没有乐观的心态的话,创业后面应该是会挺难的。
然后甚至我在想,很多创业者在创业时候的状态是完全不同的。我当初有听到一些故事,有的创业者在创业的时候他自己的手都是抖的,跟他在大公司工作完全不一样。所以可能这方面先提高一下自己。
然后我觉得积累,其实我刚刚其实也提了,你需要去观察一个公司它是怎么样做产品,怎么样去做组织运营的。因为说白了,这些“大学”,就是字节,腾讯、阿里这些“大学”,能够培养你很多的实战的经验。尤其是像你去做算法做研发,实战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视野,不能把自己当做一个大环节当中的小小螺丝钉。即使是做自己的那一块的小任务,你也要尽量去跟别的环节的员工去做交流。比如说你是怎么样做的?你的工作大概是什么样的情况?你有哪些坑?你遇到过哪些困难?这些说不定就是你明天的创业项目。
你把这个环节上每一个部分都拆出去,了解一下工作是怎么样的,他在做什么,有什么问题,他在产生什么样的价值,他平常的工作链是怎么样的,假如说你去替代他、你会怎么样去做他的事,这些是比较关键的。
因为你自己的视角在大公司里比较有限,所以你尽量要去把自己的视角给拓宽,了解端到端是怎么样做的,不然创业还是有点困难。创业一开始都是自己得干到难过,甚至我刚刚说自己不喜欢那么多的事也得做,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事也得做,一开始不得不做事。所以就多要学习了解其他人是怎么样工作的,然后学习团队是怎么样运行的。大厂可能代表了业界的比较好的一个团队管理的方式。还有他们自己管理的一些 my set ,就是他们平常管理会使用的一些工具,像这种东西你也要积累一下。
最后创业了你就知道,假如说我在这个赛道上做端到端,我需要哪几种人?我从哪去找?然后我们大家凑在一起怎么样做决策?怎么样互动?然后说大一点怎么样去管理它?我觉得这些是在大厂的话可以学到的东西。
但是你自己去勇敢的跨越创业的这一步,即使你没有这些东西,你也可以是去积累的。只要你不去踩特别大的坑,这些东西都是自己慢慢能够去学会的。
我不觉得一定要达到某种程度或者级别才算有资格去创业。我觉得大家在大厂里或者大学里做的,除了我刚刚说的就是学习认知这个事儿,可能另外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怎么样把你的社交面给拓展得稍微广一点。最终大学就是让你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去做事。不光是能力上,可能性格上你也得喜欢,能够跟他长期共事,这个还是挺关键的。
所以一方面是学习提高,我觉得要把自己的动手能力提上去。实践能力算是要提高的的绝大部分。因为你在创业公司里,你不能说作为一个老板,你把很多事交给别人去做,自己也得上场。自己不上场或者没有能力上场,你也就不知道别人做怎么样。
然后第二个就是把能够舒服的攒到一个团队,至少朋友能够找到。可以是自己办公室里,或者可能其他地方,去其他大厂里去看看有没有兴趣爱好的一样的。然后说不定就是你攒局,或者是别人攒局就创业去了。
Q9:对于没有长时间共事经历但能力很互补的合伙人,除了股权分配之外,还有别的隐形的关键点需要注意吗?
A:看你们吵架之后还能不能和好。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因为创业最难的时候就是在低谷的时候。假如说那个时候,你在低谷还没有增长,没有用户需求,没有收入的话,钱又快花完的时候,就会开始出现各种问题。比如说当初你说的这个不对,我说了要怎么走;你说要这样子,但我当初怎么说。所以这个时候假如说你撑不住了,那这个创业公司就说白了就结束了。
所以优质的团队即使说在钱不够的时候,大家冲着一个未来的愿景,或者说就冲着友情,我们还能继续做下去。这个我觉得是给一个创业项目大大加分的。因为有的创业项目说白了,它融了钱之后可能也花得很快,可能没到一年就结束了。但是假如说你这个公司的几个小朋友,大家韧劲很强。即使没钱,我们也愿意哥几个一起做一做。实在不济我们几个人一起出去找一个下家。我们把自己的能力在创业这个工作当中锻炼起来,总是有人要的,你们需要有这样的信心。把能力锻炼起来总是会有人要的,再不济我们去奇绩做个实习生,或者是加入我们做个ER。我觉得这个东西都是可以考虑的。
回到问题,假如说你这个团队即使在吵了很久之后也还是能够共事,能够信任对方。那我觉得那这就超越了很多平常的团队。很多事儿是在你这个创业的往上走的时候不会凸显出来的问题,在往下走的时候往往都会凸显出来。
但是问题就是说,你也不知道我走了下坡之后我还有没有机会走上坡。虽然说我现在很不济,但是说不定我们一起是能做出这件事的。
其他公司也有一些简单的判断方式,我也跟大家稍微提一下。比如说周六,你在办公,那假如说这个人也在办公室里,你愿不愿意去办公室里跟他一起工作?这也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拓展方式。你可以自己想想。
最终回到问题的话,就是看看自己在低谷的时候能不能继续和合伙人往下走下去。
Q10:我感觉学校的课可能会低效或脱离实践。请问您认为大学生在课堂外有什么快速学习的途径?如何快速积累实用且有深度的技术并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
A:我觉得这两个问题都挺好的。第一个问题是在课堂外有什么快速学习的途径。我不知道是指是学创业还是学什么其他的东西。
我个人感觉,假如是创业的话,就像我前面也说了,创业最好的途径就是创业,就是自己去做。不管你是自己跟其他同学去攒一个小局,还是自己开始写点东西。我觉得很多东西你不去摸索你就永远都不知道。技术上你不去摸索你就永远不会做。你创业的时候,如果你不是真正踏出那一步,你也永远不会知道创业到底是怎样的事儿。
当然你可以去参加很多的创业课程,但大家只是说来说去,那搞得跟咨询公司一样了。最终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但如果你最后能放到市场上去检验一下,那还是不一样的,会有一个真实的信号感。可如果你不走出这一步,那就完全不一样。
假如说你问的是 general 有什么快速学习的途径。之前有一个大咖来奇绩分享过他是怎么学习的,他发现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读书。大家可能小时候读了一些书,然后到大学可能就只学了一些课程上的东西,其他都没读。尤其是到社会上开始工作了之后,书就读得更少了。
我觉得读书还是很重要的,要保证自己有一个足够的学习速率,具体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速度来。
其次,很多东西要把它整理到文字上,往比在口头上交流的效率要高。你能总结到文字上的东西,你去看文字就行,就不用去跟别人对话了。
所以我觉得最有效的方法还是读书。但是可能很多人就慢慢把读书这个事都忘了,尤其是年纪大了之后。
然后再下面一层,你可以跟这个方向比较前沿的人去交流一下。但是我觉得刚进入社会的人,可能资源不是那么多,没有跟位置比较高的一些人去做交流的机会。
但是往往我觉得像比较务实的一些问题,比如像我们自己去做一些创业的方向,或者是做产品的一些功能,或者考虑一些决策的时候,我们是可以去找其他的创业者去聊。很多事情他们也都是经历过的,也都是自己做过的,也都是有过信号,有过反馈的。所以说更实用一些的角度的话,你也可以去找一些真正做过这些事的人去聊。
我觉得假如说有个社区的话,其实奇绩的社区是挺有帮助的。最大的作用我觉得可能也就在这儿。比如说你想了解一个新的行业,了解一个新的方向 ;或者你在做一个可能别人做过的决策;或者遇到同样一个问题,遇到一个坑怎么爬上去的时候,你就可以在奇绩社区去找一些类似的人去聊聊。我觉得在今天这个时代,你不可能找不到。假如说你自己有人脉的话就去用人脉,没有人脉的话就是靠你在的一个社区。
关于如何快速积累实用并且有深度的技术,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我个人觉得,今天我观察到的国内比较好的大学出去的留美学生其实理论基础都是挺强的,因为我当时上的一些课是跟国内过去的硕士博士一起上的,所以我感觉大家的理论其实都是很强的。
那大家缺的,其实不是理论了,缺的是实战。因为在能力上,很多很优秀的理工科的学生能够在他所在的那个课程体系里做到非常好,可能是课堂的前百分之多少或者到一个分数以上。
所以,我觉得理论至少在大学阶段大家其实做得很好了。能出去留学的我觉得都不会差。但差的就是自己真正能够实战做东西的一个能力,我观察到可能是在这方面有所欠缺。
所以我一直鼓励,假如说还在上大学或者读研,又或者刚踏上社会的人,还是要自己去做东西。你去做了东西之后,你才知道你自己欠缺在哪里。
光有理论没有实践的话,你可能可以去当教授,去读博士,去写paper。但是假说你想要去创业的话,理论和实战,我觉得可能尤其缺的是实战能力。我们理论可能有很多人是走在前面的,但是理论跟实战永远是相辅相成的。工程其实都是实战,你没有实战,你没有东西去支撑,你有理论之后可能也前进不到哪去。
但是相反,可能说你实战能力很强,但是缺理论,那当然也不行啦。但是我感觉要补理论的地方很多,然后你也不是说你什么地方都去学。说白了,很多我上大学的时候学得很好的东西,到现在也都忘了差不多了。
但是问题就是说,学习这些想达成的目的是希望你大学毕业了工作了之后,你想要把这个东西捡回来,还是很容易捡的。或者你有一些新的东西要去学习的话,基本上能触类旁通。当初你可能印象不是特别深的。但把一些你已经理解过的东西捡起来,再重新去学习新的东西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大学应该要达到这样的目的。
然后我想说,你在学理论的时候还是要根据你的需求来。我觉得踏入社会之后,最好的老师还是兴趣。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你是会学进去的,不感兴趣的东西填到你嘴里,塞到你嘴里都不一定记得住。就算你记住了,你也消化不了。
所以你必须要对某些领域真正发自内心感兴趣。要不就是创业,要不就是理论方面,你真的很喜欢很前沿的东西。不然你跨上社会之后,天天就是老板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你也提高不了什么。
在确定兴趣之后,你把那个行业最新的东西,最有意思的东西慢慢学下去,那你的知识体系就逐渐建立起来了。我希望大家最终都能建立起来自己的一个学习的底层能力。
学习可能分两方面。一方面学习上的一些系统化的方法论,这是偏理论的层面;然后另外一个层面就是情感层面,你必须要找到自己长期的兴趣爱好。没有兴趣爱好,我觉得这个人可能真的就是走不远。
假如说你每天只做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话,那很可能你的职业成长的路径非常有局限性,不管你喜欢的是什么样的工作类型。有的喜欢跟人交流的,那可能偏销售的;有的喜欢可能就是想东西的,那就偏理论一些;或者你对 比如说量子力学非常感兴趣,或者我对什么人工智能当中的某些东西比较感兴趣,那我就自己会花时间去读那些东西。
但是没有兴趣的话那就是填鸭式的学习,结束之后就有点危险,所以自己可能要把这个提到一个比较高的一个优先级上。
Q11:可以做哪些事情为创业做铺垫呢?(在大三阶段,对创业坚定。虽然理工科背景,但是对科研不是很感兴趣)
A:做铺垫就是两件事,我刚刚也说了。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其实这几件事我今天可能提得比较多了。兴趣爱好是比较长期的,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自己就可以慢慢在里面琢磨。
第一个就是看重点跟问题。有没有什么东西就是现在市场上还没有人做过的,但我自己确实就觉得真的好烦,有没人帮我解决一下就好了。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就找同学,看有没有人愿意一起跟我创业的。大多数人的说不是还是想去考研,去大公司,但是说不定有一些人还是愿意去创业的,那我们就把这个团队组起来。
把这两个事都做好了,那你就可以踩过第一步了。第一步特别关键。第一步踩不出去,你永远不知道创业是什么样的。创业的课,创业的新闻看得再多也没有用,自己踩过去第一步,知道产品开始怎么做,我创业应该怎么做。
踩出来之后,你年纪轻的时候踩坑没关系,就是不要踩特别大的坑,或者说犯特别大的问题。踩些小坑其实对你的未来还是挺有帮助的。
Q12:想问一下在校期间要如何培养对一个行业长远的眼界?(目前我对合成生物学十分感兴趣,有很多交叉学科运用在其中,我对此激动但也迷茫,要如何了解哪些赛道已经到了浪尖,哪些还是未来的时机呢?)
A:我看到这里提到了合成生物学,还有交叉学科,我觉得非常好啊。你去聊聊看嘛,看看市面上现在前沿的公司他都在做什么。你们也会有各类的比赛,或者有不同的学术会议,或者创业论坛,都可以关注一下,看一下大家都在做什么。
长期的眼界就是你自己要有对未来的笃定,我可以开始下注未来是长什么样。我自己可以看到一个未来,说不定别人可能不同意,但这个未来在我这里是觉得好像蛮确定的。那我就把这个未来做出来。其实你自己想想,有的时候还是有点这种感觉的。我自己在想,我创业的时候有的时候,这个心态不是特别好。但是往往有的时候有些事我就特别笃定它是会发生的。那我就去看看怎么样去实现这个东西,路径是怎么样。
然后假如说你有这个感觉了之后,你就开始读更多的东西,说不定很多你想的事情别人都想过了,你就不用再去想了。说不定别人想得比你还好。那你就先去学别人是怎么样弄的。
不管是在学术上也好,在技术上也好,还是在创业的方向上也好,你都先看一遍,然后不断看,看到我觉得这个人有些地方说得不对,然后我有些思路好像业界也没有人有类似的想法,那我觉得就是特别好的一件事儿。
这个眼界我觉得不急在一时培养,有的人甚至在创业当中才慢慢地形成这样一些体系,但缺少这个东西不影响你开始动手做一些事儿。
Q13:对于一个没有在什么具体的领域有强烈兴趣,或者说对什么领域都很感兴趣的人来说,是否适合创业呢?适合的话,如何找到创业方向?不适合的话,是否适合做投资行业?
A:这样是适合创业的。但是说白了我觉得这有一点伪命题。
因为有些人看起来他在很多领域都很强,你看一些历史上的很知名的科学家,比如说达芬奇,他的各个领域都很强。然后他的兴趣爱好也很广泛,但他最突出的那几块还是比其他要强很多。
所以你找到自己的不管是兴趣爱好或者能力的强处也好。其实我觉得还是有很多很简单的方法的。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我发现我在做这个事情做了一段时间之后,还是不是依然有兴趣坚持。
即使你今天很喜欢打游戏,我要让你去做一个游戏的话,说不定你做了两年之后自己也会吐了。你的兴趣爱好跟你长期要做的事不一定会有那么协调。你很喜欢去拍照,我让你天天去当这个全职摄影师拍两年试试,说不定你这个兴趣爱好也没有了。
所以这个东西,对你来说一定要是一个特别长期的驱动才行。所以说很简单,你到一个大公司去,你很喜欢做这个岗位,你做个一两年试试看,是不是跟你当初想象的一样的?一个创业方向你做两年试试看,是不是跟你长期方向一样?
最终的话,你的这个兴趣必须是特别底层的,是符合你这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的一些事儿,这才走得远,而不是一些很表面上的东西。
所以我觉得相对来说,即使是能力,即使像我信心很爆棚的一些事,你去世界上找总归会有比你做得好的人。我到 Standford 很快就意识到,在每一个方向上都会有一些人比你聪明,比你操作做得好。这个你甚至都不需要到很外层去找,说不定在你的城市里就能找到比你做得好的。你创业做得好,也许只是你的团队给你搭得好,或者你当初的 timing 踩对了,或者就是简单的说是你的运气,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比你厉害的人多太多了。
我很早就预知道这个事实,但是对自己也同样有信心。他们可以做得到,我也同样可以做得到。我花些时间,我照样可以做到。比我笨的或者比我聪明的,说不定他要花跟我同样时间才能跟我做的一样好。
所以年轻的时候要摆正心态,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但是你自己需要去钻研的那个事,你花一些功夫,你也知道你可以做得跟别人一样好,这个是可以预期的。
所以就创业角度来说,兴趣能力长项自己还是早一些发掘会比较好。等创业做了一两年再发掘,那可能稍微有点晚,对你的投资人也不是特别负责。但是很多很多人像我也犯过类似的错误。
Part B :有关勖文自身的经历
Q:第一次创业的经历是怎样的?
A:我在上大学之前就做了一些 research,然后我发现其实有两条路摆在我面前。一条是走比较学术的路线,然后另外一条就是走创业。
08 年的时候,说实话整体经济也不是很好,可以说是美国经济的绝对低谷。然后在我上大学之前看了乔布斯的一个演讲,可能在座很多的同学也都有印象。Stay hungry,Stay Foolish.那个时候正好是他给斯坦福05届的毕业生做的演讲,看得我热血沸腾,觉得说不创业怎么行呢。尽管当时整体的经济大环境不是很好,但校园里整体的创业氛围还是比较积极向上的。可能还是因为学生跟社会确实存在着脱节。然后当时正好是iPhone新的政策出来,可以在苹果生态上做一些第三方的应用。所以在那个暑假里,我在做科研的同时,也做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小项目。
当时我的感觉就是手机这个东西真的很神奇,可以有非常多Magical的技术的可能性,然后在那上面可以做很多很多不同的事情。我那个时候就隐隐感觉这些和过去我做过的一些事情都很不一样,所以就自己开始做一些事。
但Anyway,这个跟我创业还离得稍微有点远。我是后来发现我做科研做久了之后有点坐不住了,我就跟我导师说了。然后我导师正好他自己也在创业,他之前也有一直拉我做一些别的事情。我跟他说我不想继续做科研,因为我觉得坐在这里有点枯燥,每天就是坐在这儿调参数,所以觉得不是很有意思。后来我跟他说我想创业。他就跟我说 OK啊,正好他那边有个实验室的项目。然后刚好是有另一个学生也表达这个意愿,他说那要不你们两个凑个团队冲进去。
我当时一看那个项目就觉得非常的棒,是一个关于计算机视觉的项目。后来才知道说,很多创业项目你不能只看他的demo。因为demo永远是亮点的集合,所以看起来就特别的耀眼。但你实际上去操作一下,你就会觉得这都是什么玩意儿。反正就是demo很亮眼,然后我也觉得我可以去做这个创业,之后我跟那个同学组了一个队。然后我们就一起鼓弄了大概六个月。说白了就是创业的热情很高涨,自己很明显的有想做创业的事儿。
这里有个 lesson 想跟大家分享,有的时候像这种东西可能还是要稍微再考虑清楚一点。我觉得大多数创业的人可能会对自己的能力有过高的预判。因为一般愿意自己去创业的人都是自信心特别强的,然后也比较乐观,不然他不会去走创业这条路。
但是慢慢地,社会会给你非常多的阻挡,然后让你认识到这个事情其实不是这么简单的。当时反正就这样做了大概一两年。然后慢慢发现那个事情的确不是很适合我。一个是因为在那个时候确实有的技术还没有到那个高度。假设说 100 分是满分的话,我们努努力做到七八十分了。但是你跟我说这个东西要提高到可能 90分,甚至95分,那我觉得这就超过了我的能力范围了。所以技术上首先很困难。第二个,太年轻的人去做To B的事情我觉得也不太合适。我们那个APP的最后的应用是在海报上,所以要谈很多的平台。这个事情对于大三大四的我来说,确实不太合适,也不太行。天天去纽约洛杉矶聊那种东西对我们来说就是很无聊。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当时没摸到做这些的方法。
总而言之就是那个创业最后不是很成功,所以我们后来转型了。转型的时间大概是12年,那个时候手机刚刚起来,就感觉什么都能做。那个时候就是感觉机会非常多,然后反正我们也不愁饭吃,最差最差就是公司做得不行,然后去找个技术工作。这个说实话也挺容易的。
所以说我们就继续转型然后做下去了,第二个方向其实也挺有意思的。最近我们看到的一篇写YC的文章当中就有包含我们创业的第二个方向。给别人送洗衣服就是我们的第二次创业方向。因为 O2O 在那个时候很流行嘛,然后很多人都在做送餐,也有人在做打扫卫生,我们做的是 laundry delivery,就是送洗衣服这样的事情。反正一开头我们大概做的就是这几个事情。
Q:人生当中受到的最大的打击是什么?是在什么时候?又是怎样走出来的?
A:最大的打击很多啦,这个不要太多了。我就说说跟我创业相关的吧。
创业的人你可能很快就可以体会到,创业就像是坐过山车的过程,高的地方很嗨的,低的地方会low到你觉得要下气。
高的时候就是很风光,周围的同学也都觉得你已经走上人生巅峰了,还融到了什么什么人的钱,就好像你创业已经成功了一样,慢慢你自己也会开始有些错觉。其实当年我身边的明星创业者很多很多,比如说什么把钱倒满一个浴缸在里面泡着的,anyway 就是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事情都有。然后大家都会觉得 OK,原来创业还挺简单的,就是这样。就好像你进了YC你就成功了一样,好像你拿到了A16Z的钱就成了天之骄子一样。
但实际上怎么说,基本上拿钱是一个高点,融资是一个高点的话,再过一年之后可能就开始是最低点。你发现就是,好像这个东西没人要。即使我拿到了风投,但我拿不到用户的钱,这个就慢慢开始有一点慌了。然后你自己打一下算盘,我这笔融到的钱大概还能活多久。
可能过了一年你还不是很紧张,到第二年的时候你就基本上不太想去参加同学聚会。第一年的话,就这个勖文好厉害。我身边同学也有一些其他创业的,就这种哇好牛,勇敢的跨出了第一步,然后各种走得很顺。但其实真的不是那样。外行人也不知道最关键的还是得到PMF。你假如说有了用户的喜欢,那可能你自己就可以骄傲了。
但关键是绝大多数的创业者是走不到那步的,就可能 PMF 我觉得至少要枪掉大概百分之八九十的团队,在 YC 里面可能低一点。但是我觉得至少也有一半以上是走不到 PMF 就会死掉的。
然后慢慢慢慢你就开始报喜不报忧了。有些事儿你也不能跟爸妈说,你只能跟爸妈说,哎我这个创业做得很好。因为爸妈也不希望我辍学,好不容易上了一个不错的学校,为了创业连学都不上完。
当然最后我只把本科念完了,但是那是另外一个问题啦。就是说你可能跟一些亲朋好友都会说一些很好的故事,但是你自己实际上知道你的公司就是一坨屎,这个太正常了。今天在奇绩里面我都是会提前给他们打好预防针的,绝大多数最后都会遇到这样的事情。
所以你要做好几件事。一个是你自己的身心要保持健康。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是睡不好的。原因是什么呢?一个是你工作的时间太晚了之后很兴奋然后睡不着。我后来发现 10 点之后就不能再编程了,10 点之后还再编程那你真的很难睡着。或者你跟团队吵架了也很难睡着。吵架在创业团队里经常发生,跟你做得好不好没有关系。可能做得好的时候吵得稍微少一点,不好的时候就吵得尤其多。每个团队都会遇到问题。所以像那种阶段其实是很难受的。我不知道有没有人有失眠的状况,就是特别难受的一个状态,然后你第二天还要继续做同样的事情。但是我觉得 overall ,站在另外一个立场啊,这些东西其实还好吧。
最困难的我觉得也就是我Thanksgiving,因为我们当时做了一个O2O项目,我自己开车去给别人送洗衣服,然后有的洗衣店老板会骂我;还有有的因为要送到大楼里,然后别人怀疑我怎么偷偷摸摸遛进别人大楼里。我觉得就像是今天奇绩的小同学去招生可能遇到的类似情况吧。
然后你也看到整个社会大概是什么情况,毕竟你不能老是活在这个bubble里面,我觉得对我来说也挺有意思的。就刚刚说的这些算是我比较兴奋的了。Overall我觉得,我还是比较幸运的一个人吧。然后我觉得要保持身心健康。我们建议还是要多运动,我反正那时候运动多了,确实感受会好一些。
然后平常多跟其他创业者们聊,你就知道这个大家都其实都差不多。做得好的做得差的最终都蛮焦虑的。所以那个时候跟亲朋好友不能说的事,你可以跟其他YC founder说,我觉得大致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