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项目不忙,想搞一下shardingJDBC分库分表看看,主要想实现以下几点:
- 舍弃xml配置,使用.yml或者.properties文件+java的方式配置spring。
- 使用 Druid 作为数据库连接池,同时开启监控界面,并支持监控多数据源。
- 不依赖 com.dangdang 的 sharding-jdbc-core 包。此包过于古老,最后一次更新在2016年。目测只是封装了一层,意义不大。感觉如果不是dangdang公司内部开发,没必要用这个包。(且本人实测不能和最新的Druid包一起用,insert语句报错)
折腾了半天,网上找的例子大部分跑不通。直接自己从零开搞,全部组件直接上当前最新版本。
SpringBoot: 2.3.0
mybatis: 2.1.3
druid: 1.1.22
sharding-jdbc: 4.1.1
注意:这里因为是自己边看源码边配置,(sharding官网的例子可能是版本问题基本没法用,GitHub 我这里网络基本打不开),所以数据源和sharding大部分用java代码配置。了解配置原理后,也可以简化到 .yml / .properties 文件中。
Sharding-JDBC简介
Apache ShardingSphere 是一套开源的分布式数据库中间件解决方案组成的生态圈,它由 JDBC、Proxy 和 Sidecar(规划中)这 3 款相互独立,却又能够混合部署配合使用的产品组成。
Sharding-JDBC定位为轻量级 Java 框架,在 Java 的 JDBC 层提供的额外服务。 它使用客户端直连数据库,以 jar 包形式提供服务,无需额外部署和依赖,可理解为增强版的 JDBC 驱动,完全兼容 JDBC 和各种 ORM 框架。
- 适用于任何基于 JDBC 的 ORM 框架,如:JPA, Hibernate, Mybatis, Spring JDBC Template 或直接使用 JDBC。
- 支持任何第三方的数据库连接池,如:DBCP, C3P0, BoneCP, Druid, HikariCP 等。
- 支持任意实现JDBC规范的数据库。目前支持 MySQL,Oracle,SQLServer,PostgreSQL 以及任何遵循 SQL92 标准的数据库。
Sharding配置示意图
简单的理解如下图,对sharding-jdbc进行配置,其实就是对所有需要进行分片的表进行配置。对表的配置,则主要是对分库的配置和分表的配置。这里可以只分库不分表,或者只分表不分库,或者同时包含分库和分表逻辑。
先看一下我的项目目录结构整体如下:
一、POM依赖配置
完整的pom表如下,其中主要是对 mysql-connector-java、mybatis-spring-boot-starter、druid-spring-boot-starter、sharding-jdbc-core 的依赖。
注意:sharding-jdbc-core 我用的4.0+的版本,因为已经晋升为 apache 基金会的顶级项目,其 groupId 变为了 org.apache.shardingsphere,之前是io.shardingsphere。
pom.xml
二、application.properties
这里配置了两个数据源,为避免和自动装配产生冲突,属性前缀要和自动装配扫描的前缀区分开,这里我用datasource0 和 datasource1。
下面 spring.datasource.druid 开头的配置,会被 druid 的代码自动扫描装配。
#################################### common config : #################################### spring.application.name=shardingjdbc # 应用服务web访问端口 server.port=8080 # mybatis配置 mybatis.mapper-locations=classpath:com/example/shardingjdbc/mapper/*.xml mybatis.type-aliases-package=com.example.shardingjdbc.**.entity datasource0.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test0?useUnicode=true&characterEncoding=utf-8&useSSL=false&serverTimezone=Asia/Shanghai datasource0.driver-class-name=com.mysql.cj.jdbc.Driver datasource0.type=com.alibaba.druid.pool.DruidDataSource datasource0.username=root datasource0.password=852278 datasource1.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test1?useUnicode=true&characterEncoding=utf-8&useSSL=false&serverTimezone=Asia/Shanghai datasource1.driver-class-name=com.mysql.cj.jdbc.Driver datasource1.type=com.alibaba.druid.pool.DruidDataSource datasource1.username=root datasource1.password=852278 # ##### 连接池配置 ####### # 过滤器设置(第一个stat很重要,没有的话会监控不到SQL) spring.datasource.druid.filters=stat,wall,log4j2 ##### WebStatFilter配置 ####### #启用StatFilter spring.datasource.druid.web-stat-filter.enabled=true #添加过滤规则 spring.datasource.druid.web-stat-filter.url-pattern=/* #排除一些不必要的url spring.datasource.druid.web-stat-filter.exclusions=*.js,*.gif,*.jpg,*.png,*.css,*.ico,/druid/* #开启session统计功能 spring.datasource.druid.web-stat-filter.session-stat-enable=true #缺省sessionStatMaxCount是1000个 spring.datasource.druid.web-stat-filter.session-stat-max-count=1000 #spring.datasource.druid.web-stat-filter.principal-session-name= #spring.datasource.druid.web-stat-filter.principal-cookie-name= #spring.datasource.druid.web-stat-filter.profile-enable= ##### StatViewServlet配置 ####### #启用内置的监控页面 spring.datasource.druid.stat-view-servlet.enabled=true #内置监控页面的地址 spring.datasource.druid.stat-view-servlet.url-pattern=/druid/* #关闭 Reset All 功能 spring.datasource.druid.stat-view-servlet.reset-enable=false #设置登录用户名 spring.datasource.druid.stat-view-servlet.login-username=admin #设置登录密码 spring.datasource.druid.stat-view-servlet.login-password=123 #白名单(如果allow没有配置或者为空,则允许所有访问) spring.datasource.druid.stat-view-servlet.allow=127.0.0.1 #黑名单(deny优先于allow,如果在deny列表中,就算在allow列表中,也会被拒绝) spring.datasource.druid.stat-view-servlet.deny=
三、数据源和分片配置
如下代码,先从配置文件读取数据源的所需要的属性,然后生成 Druid 数据源。注意这里配置语句中的setFilters,如果不添加 filters,则 Duird 监控界面无法监控到sql。另外,其他诸如最大连接数之类的属性这里没有配,按需配置即可。数据源创建好后,添加到 dataSourceMap 集合中。
再往下注释比较清楚,构造 t_user 表的分片规则(包括分库规则 + 分表规则),然后将所有表的分片规则组装成 ShardingRuleConfiguration。
最后,将前两步配好的 dataSourceMap 和 shardingRuleConfiguration 交给 ShardingDataSourceFactory,用来构造数据源。
到这里,sharding 、druid 的配置代码就都写好了。剩下基本都是业务代码了。
DataSourceConfig.java
上面构造分片规则的时候,我定义了User表的分片算法类 UserShardingAlgorithm,并定义了两个内部类分别实现了数据库分片和表分片的逻辑。代码如下:
UserShardingAlgorithm.java
这里实现分片规则时,实现的接口是 PreciseShardingAlgorithm,即精确分片,将指定的键值记录映射到指定的1张表中(最多1张表)。这个接口基本上能满足80%的需求了。
其他的还有 Range、ComplexKey、Hint分片规则,这3种都可以将符合条件的键值记录映射到多张表,即可以将记录 a 同时插入A、B 或 B、C多张表中。
其中,
Range 是范围筛选分片。我个人理解,比如id尾数1-5插入A表,6-0插入B表,这种情况,使用Range作为筛选条件更方便。也可以根据时间范围分片。(如有误请指正)。
ComplexKey 看名字就是组合键分片,可以同时根据多个键,制定映射规则。
Hint 看名字没看懂,但看源码其实也是组合键分片,但仅支持对组合键进行精确筛选。
而 ComplexKey 支持对组合键进行范围筛选。所以可以理解为 ComplexKey 是 Hint 的高级版本。
不管实现哪种分片算法,都要确保算法覆盖所有可能的键值。
四、使用行表达式配置分片策略(对第三步优化,可略过)
上面第三步,我们通过实现 PreciseShardingValue 接口,来定义分片算法。这样每有一张表需要分片,都要重新定义一个类,太麻烦。
Sharding 提供了行表达式配置的方式,对简单的分片逻辑,直接定义一个行表达式即可。(这种方式其实就是直接在 .yml 文件中配置分片策略的解析方式)
和上面的代码类似,这里之改动了6、8行,直接 new 一个 InlineShardingStrategyConfiguration,省去了定义分片算法类的繁琐步骤。
1 // .....省略其他代码 2 3 // 配置 t_user 表规则 4 TableRuleConfiguration userRuleConfiguration = new TableRuleConfiguration("t_user", "ds${0..1}.t_user${0..1}"); 5 // 行表达式分表规则 6 userRuleConfiguration.setTableShardingStrategyConfig(new InlineShardingStrategyConfiguration("id", "t_user${id % 2}")); 7 // 行表达式分库规则 8 userRuleConfiguration.setDatabaseShardingStrategyConfig(new InlineShardingStrategyConfiguration("id", "ds${id % 2}")); 9 10 // Sharding全局配置 11 ShardingRuleConfiguration shardingRuleConfiguration = new ShardingRuleConfiguration(); 12 shardingRuleConfiguration.getTableRuleConfigs().add(userRuleConfiguration); 13 // 创建数据源 14 DataSource dataSource = ShardingDataSourceFactory.createDataSource(dataSourceMap, shardingRuleConfiguration, new Properties()); 15 return dataSource;
五、分布式主键(雪花算法)
分库后,不能再使用 mysql 的自增主键,否则会产生重复主键。自定义主键,主要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 主键唯一(必须)
- 主键单调递增(可选)(提升索引效率,减少索引重排产生的空间碎片)
Sharding 内部提供了2个主键生成器,一个使用雪花算法SnowflakeShardingKeyGenerator,一个使用UUID(考虑上面第2条,因此不使用 UUID)。
雪花算法的主要原理:用一个 64 bit 的 long 型数字做主键。其中,
第 1 位,1 bit 作为符号位永远为 0,表示是正数。
第 2 - 42 位, 41 个 bit 填充时间戳。
第 43 - 52 位,10 个 bit 填充机器唯一id。举个例子,可以用前4位标识机房号,后6位标识机器号。
第 53 - 64 位,12 个 bit 填充id序号。范围 0 - 4095,即每台机器每 1 毫秒最多生成 4096 个不同的主键id。
雪花算法的主要实现代码如下:
- 先判断时钟是否回调。这里默认容忍回调时间为0,如有回调则会产生异常。可以通过配置max.tolerate.time.difference.milliseconds 属性,让其自旋等待时钟回到上一次执行时间。
- 按当前毫秒数,递增生成id序号。如果时钟进入了下一毫秒,则从0开始重新生成id序号,范围 0 - 4095。
- 将 时间戳 + 机器序号 + id序号 拼装成 主键id。这里机器序号默认为0,可以通过 worker.id 属性进行配置。不同的服务器需要配置成不同的数字,范围 0 - 1023。
其中 EPOCH 是时钟起点,sharding中设置的是2016年11月1日,那么41位的时间戳差不多可以用70年,一直到2086年。
public synchronized Comparable<?> generateKey() { long currentMilliseconds = timeService.getCurrentMillis(); if (this.waitTolerateTimeDifferenceIfNeed(currentMilliseconds)) { currentMilliseconds = timeService.getCurrentMillis(); } if (this.lastMilliseconds == currentMilliseconds) { if (0L == (this.sequence = this.sequence + 1L & 4095L)) { currentMilliseconds = this.waitUntilNextTime(currentMilliseconds); } } else { this.vibrateSequenceOffset(); this.sequence = (long)this.sequenceOffset; } this.lastMilliseconds = currentMilliseconds; return currentMilliseconds - EPOCH << 22 | this.getWorkerId() << 12 | this.sequence; }
六、业务代码
使用分布式的主键ID生成器,需要给不同的表注入不同的ID生成器,在config包下加一个KeyIdConfig类,如下:
(为了保持时钟的统一,可以专门找一台机器作为时钟服务,然后给所有主键生成器配置统一的时钟服务。下图中未配置,如需配置,直接调用setTimeService方法即可)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KeyIdConfig { @Bean("userKeyGenerator") public SnowflakeShardingKeyGenerator userKeyGenerator() { return new SnowflakeShardingKeyGenerator(); } @Bean("orderKeyGenerator") public SnowflakeShardingKeyGenerator orderKeyGenerator() { return new SnowflakeShardingKeyGenerator(); } }
其他业务代码,整体如下:
User.java
UserMapper.java
UserMapper.xml
UserController.java
t_user.sql
注意,这里我在启动类上加了 @MapperScan 注解。可能是因为引用依赖的问题,.properties 配置的 mybatis 包扫描目录不管用了,后面有时间再研究。
七、其他
除了基本的分库分表规则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配置,比如绑定表。这里先不详细解释了,举个简单的例子:
现在有 order, order_detail两张表,1 : 1的关系。
在配置的时候,应该将相同 order_id 的 order 记录 和 order_detail 记录 映射到相同尾号的表中,方便连接查询。
比如 id % 2 = 1的,都插入到 order0, order_detail0 中。
如果配置了绑定关系,那么查找 id = 1 的记录,只会产生一次查询 select * from order0 as o join order_detail0 as d on o.order_id = d.order_id where o.oder_id = 1。
否则会产生笛卡儿积查询,
select * from order0 as o join order_detail0 as d on o.order_id = d.order_id where o.order_id = 1 select * from order0 as o join order_detail1 as d on o.order_id = d.order_id where o.order_id = 1 select * from order1 as o join order_detail0 as d on o.order_id = d.order_id where o.order_id = 1 select * from order1 as o join order_detail1 as d on o.order_id = d.order_id where o.order_id = 1
八、总结
项目启动前,先创建数据库 test0, test1, 然后分别建表 t_user0, t_user1。 可以全部在同一台机器。
项目启动后,访问 http://localhost:8080/user/save, id 是 偶数的都插入到了 test0 库的 t_user0 表中, 奇数的都插入到了 test1 库中的 t_user1 表中。
druid 的后台监控页面地址: http://localhost:8080/druid/。
项目启动后,sharding日志会将配置已 yml 格式的形式打印出来,也可以省去 java 配置,将其优化到 .yml 配置文件中去,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