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英战吕布》 - 图像模板匹配 【Python-Open_CV系列(八)】(上)

简介: 《三英战吕布》 - 图像模板匹配 【Python-Open_CV系列(八)】

文章目录

1.什么是模板匹配? 及 模板匹配方法matchTemplate()

介绍

素材准备

2.单模板匹配

2.1 单目标匹配

2.2 多目标匹配

素材准备

多目标匹配

3.多模板匹配


1.什么是模板匹配? 及 模板匹配方法matchTemplate()

介绍

提供一个模板图像,一个目标图像,且满足模板图像是目标图像的一部分,从目标图像中寻找特定的模板图像的过程,即为模板匹配。OpenCV提供了matchTemplate()方法帮助我们实现模板匹配。


该方法语法如下:

cv2.matchTemplate(image, templ, method, result=None, mask=None)

其中

  • image 即目标图像
  • templ 即模板图像
  • method 是匹配的方式
  • mask 即掩模,可选。只有当method为cv2.TM_SQDIFF或cv2.TM_CCORR_NORMED时才支持此参数。


method参数可以是以下值:

参数值

描述

cv2.TM_SQDIFF

差值平方和匹配,也称平方差匹配。可以理解为是基于差异程度的匹配,差异程度越小,匹配程度越高。完全匹配时值差值平方和为0。

cv2.TM_SQDIFF_NORMED

相关匹配。 可以理解为是基于相似程度的匹配,相似程度越高,计算结果越大,匹配程度就越高。

cv2.TM_CCORR

标准相关匹配。 规则同上。

cv2.TM_CCORR_NORMED

相关系数匹配

cv2.TM_CCOEFF

相关系数匹配。也是基于相似程度的匹配,计算结果是一个-1到1的浮点数,1表示完全匹配,0表示毫无关系,-1表示两张图片亮度刚好相反。

cv2.TM_CCOEFF_NORMED

标准相关系数匹配,规则同上。

使用matchTemplate()方法,模板会将图像中的每一块区域都覆盖一遍,并每次都使用所选的method方法进行计算,每次的计算结果最后以一个二维数组的形式返回给我们。

素材准备

为方便展示,特准备以下图片素材:

选择世界名画《三英战吕布》(test.png),图像shape为(738, 675, 3):

1.png

从中抠出一部分图像元素作为下边要用的模板素材。取材代码如下( 不建议截图,截图抠出来的不一定能保证尺寸):

import cv2
img = cv2.imread("test.png")
print(img.shape)
# 电灯
img1 = img[20:220, 320:480, :]
# 虎牢关牌匾
img2 = img[75:150, 200:310, :]
# 青龙刀
img3 = img[170:530, 575:650, :]
# 关云长
img4 = img[270:670, 160:330, :]
cv2.imshow("img0", img)
cv2.imshow("img1", img1)
cv2.imshow("img2", img2)
cv2.imshow("img3", img3)
cv2.imshow("img4", img4)
cv2.waitKey()
cv2.destroyAllWindows()
cv2.imwrite('template_pic1.jpg', img1)
cv2.imwrite('template_pic2.jpg', img2)
cv2.imwrite('template_pic3.jpg', img3)
cv2.imwrite('template_pic4.jpg', img4)

取出的模板素材如下: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2.单模板匹配

单模板匹配,即在匹配时中只使用到一个模板的匹配过程。具体又可以分为单目标匹配多目标匹配

2.1 单目标匹配

单目标匹配,即模板在目标图像中只匹配 匹配程度最高的一个匹配结果。

这需要找出这一次匹配结果所在位置的坐标来确定其位置,


OpenCV提供了cv2.minMAXLoc()来实现。

该方法参数为matchTemplate()的返回值,会返回一个元组,元组中有四个值,分别是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时图像左上角顶点坐标,最大值时图像左上角顶点坐标。


接下来,使用 电灯(template_pic1) 图片来匹配原图,并用红色的矩形在原图像中圈出模板图像,使用标准差值平方和的匹配方式,代码如下:

import cv2
img = cv2.imread("test.png")
templ = cv2.imread("template_pic1.jpg")
height, width, c = templ.shape
results = cv2.matchTemplate(img, templ, cv2.TM_SQDIFF_NORMED)
# 获取匹配结果中的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坐标和最大值坐标
minValue, maxValue, minLoc, maxLoc = cv2.minMaxLoc(results)
resultPoint1 = minLoc
resultPoint2 = (resultPoint1[0] + width, resultPoint1[1] + height)
cv2.rectangle(img, resultPoint1, resultPoint2, (0, 0, 255), 2)
cv2.imshow("img", img)
cv2.waitKey()
cv2.destroyAllWindows()

如图所示,成功标出了模板图。

1.png

如果要从多幅图像中,找出与模板最匹配的结果,

以标准差值平方和的匹配方式为例,

则可以对这些图像进行遍历,并比较每幅图像对应结果中的最小值,找出最小值中的最小值,则为最佳匹配项。


以两幅图像为例,将原图翻转一次,生成一张新的图像(翻转后结果与原图较像,但差异巨大)


翻转产生素材(test1.png)

import cv2
img = cv2.imread("test.png")
dst1 = cv2.flip(img, 1)
cv2.imshow("dst1", dst1)
cv2.waitKey()
cv2.destroyAllWindows()
cv2.imwrite('test1.png', dst1)

1.png

然后使用模板 关云长 (template_pic4.jpg)对两幅图像进行匹配,输出最佳匹配结果,并画红框展示:

import cv2
image = []
image.append(cv2.imread("test.png"))
image.append(cv2.imread("test1.png"))
templ = cv2.imread("template_pic4.jpg")
height, width, c = templ.shape
# 循环变量初始化
# 这里只是随便设定一个值,该值并无意义,只是为了定义该变量
# 使用TM_SQDIFF_NORMED计算方法,计算出的结果通常是小于1的,所以minValue可以设置为1。如果是TM_SQDIFF计算方法,则就不行了,计算出来的值会很大。代码就不再有效,需要把minMax设得更大,或者做其他修改。
index = -1
minValue = 1
minLoc1 = (0, 0)
# 遍历每幅图像
for i in range(0, len(image)):
    results = cv2.matchTemplate(image[i], templ, cv2.TM_SQDIFF_NORMED)
    min = cv2.minMaxLoc(results)[0]
    if min < minValue:
        minValue = min
        minLoc1 = cv2.minMaxLoc(results)[2]
        index = i
minLoc2 = (minLoc1[0] + width, minLoc1[1] + height)
cv2.rectangle(image[index], minLoc1, minLoc2, (0, 0, 255), 2)
cv2.imshow("result", image[index])
cv2.waitKey()
cv2.destroyAllWindows()

如图,test.png中的关云长与模板更为匹配。

1.png

目录
相关文章
|
5月前
|
SQL 安全 算法
解读 Python 3.14:模板字符串、惰性类型、Zstd压缩等7大核心功能升级
Python 3.14 引入了七大核心技术特性,大幅提升开发效率与应用安全性。其中包括:t-strings(PEP 750)提供更安全灵活的字符串处理;类型注解惰性求值(PEP 649)优化启动性能;外部调试器API标准化(PEP 768)增强调试体验;原生支持Zstandard压缩算法(PEP 784)提高效率;REPL交互环境升级更友好;UUID模块扩展支持新标准并优化性能;finally块语义强化(PEP 765)确保资源清理可靠性。这些改进使Python在后端开发、数据科学等领域更具竞争力。
224 5
解读 Python 3.14:模板字符串、惰性类型、Zstd压缩等7大核心功能升级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TensorFlow
动物识别系统Pytho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TensorFlow+人工智能+图像识别+计算机毕业设计项目
动物识别系统。本项目以Python作为主要编程语言,并基于TensorFlow搭建ResNet50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模型,通过收集4种常见的动物图像数据集(猫、狗、鸡、马)然后进行模型训练,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模型文件,然后保存为本地格式的H5格式文件。再基于Django开发Web网页端操作界面,实现用户上传一张动物图片,识别其名称。
409 1
动物识别系统Pytho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TensorFlow+人工智能+图像识别+计算机毕业设计项目
|
7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害虫识别】系统~卷积神经网络+TensorFlow+图像识别+人工智能
害虫识别系统,本系统使用Python作为主要开发语言,基于TensorFlow搭建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并收集了12种常见的害虫种类数据集【"蚂蚁(ants)", "蜜蜂(bees)", "甲虫(beetle)", "毛虫(catterpillar)", "蚯蚓(earthworms)", "蜚蠊(earwig)", "蚱蜢(grasshopper)", "飞蛾(moth)", "鼻涕虫(slug)", "蜗牛(snail)", "黄蜂(wasp)", "象鼻虫(weevil)"】 再使用通过搭建的算法模型对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模型,然后保存为为本地h5格式文件。最后使用Djan
397 1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害虫识别】系统~卷积神经网络+TensorFlow+图像识别+人工智能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蘑菇识别】系统~卷积神经网络+TensorFlow+图像识别+人工智能
蘑菇识别系统,本系统使用Python作为主要开发语言,基于TensorFlow搭建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并收集了9种常见的蘑菇种类数据集【"香菇(Agaricus)", "毒鹅膏菌(Amanita)", "牛肝菌(Boletus)", "网状菌(Cortinarius)", "毒镰孢(Entoloma)", "湿孢菌(Hygrocybe)", "乳菇(Lactarius)", "红菇(Russula)", "松茸(Suillus)"】 再使用通过搭建的算法模型对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模型,然后保存为为本地h5格式文件。最后使用Django框架搭建了一个Web网页平台可视化操作界面,
658 11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蘑菇识别】系统~卷积神经网络+TensorFlow+图像识别+人工智能
|
10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宠物识别系统】Pytho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深度学习+人工智能+TensorFlow+图像识别
宠物识别系统,本系统使用Python作为主要开发语言,基于TensorFlow搭建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并收集了37种常见的猫狗宠物种类数据集【'阿比西尼亚猫(Abyssinian)', '孟加拉猫(Bengal)', '暹罗猫(Birman)', '孟买猫(Bombay)', '英国短毛猫(British Shorthair)', '埃及猫(Egyptian Mau)', '缅因猫(Maine Coon)', '波斯猫(Persian)', '布偶猫(Ragdoll)', '俄罗斯蓝猫(Russian Blue)', '暹罗猫(Siamese)', '斯芬克斯猫(Sphynx)', '美国斗牛犬
498 29
【宠物识别系统】Pytho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深度学习+人工智能+TensorFlow+图像识别
|
10月前
|
Python
Seaborn 教程-模板(Context)
Seaborn 教程-模板(Context)
177 4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植物病害识别系统Pytho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图像识别+人工智能项目+深度学习项目+计算机课设项目+Django网页界面
植物病害识别系统。本系统使用Python作为主要编程语言,通过收集水稻常见的四种叶片病害图片('细菌性叶枯病', '稻瘟病', '褐斑病', '稻瘟条纹病毒病')作为后面模型训练用到的数据集。然后使用TensorFlow搭建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模型,并进行多轮迭代训练,最后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算法模型,然后将其保存为h5格式的本地模型文件。再使用Django搭建Web网页平台操作界面,实现用户上传一张测试图片识别其名称。
419 22
植物病害识别系统Pytho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图像识别+人工智能项目+深度学习项目+计算机课设项目+Django网页界面
|
9月前
|
程序员 Linux Python
python中模板和包的使用
本文介绍了 Python 模块和包的基本概念及使用方法。模块是 Python 程序结构的核心,每个以 `.py` 结尾的源文件都是一个模块,包含可重用的代码。文章详细讲解了模块的导入方式(如 `import` 和 `from...import`),模块的搜索顺序,以及如何创建和发布自己的模块。此外,还介绍了包的概念,包是包含多个模块的特殊目录,并通过 `__init__.py` 文件定义对外提供的模块列表。最后,文章简述了如何使用 `pip` 工具管理第三方模块的安装与卸载。作者:大石头的笔记;来源:稀土掘金。
116 0
|
存储 JSON API
Python| 如何使用 DALL·E 和 OpenAI API 生成图像(1)
Python| 如何使用 DALL·E 和 OpenAI API 生成图像(1)
Python| 如何使用 DALL·E 和 OpenAI API 生成图像(1)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TensorFlow
使用Python和TensorFlow实现图像识别
【8月更文挑战第31天】本文将引导你了解如何使用Python和TensorFlow库来实现图像识别。我们将从基本的Python编程开始,逐步深入到TensorFlow的高级功能,最后通过一个简单的代码示例来展示如何训练一个模型来识别图像。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开发者,这篇文章都将为你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359 53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