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Web-监听器Listener解析与实例

简介: JavaWeb-监听器Listener解析与实例

首先来介绍一下什么是监听器:

监听器-就是一个实现待定接口的普通Java程序,此程序专门用于监听另外一个类的方法调用。

这是使用观察者模式的。

什么是观察者模式:

定义对象间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自动更新。  

示例:

GUI编程中的addXxxxListener都是观察者模式。

比如为按钮点击添加监听事件,为键盘添加监听等等…

观察者模式的三个重要类:

image.png

被监听的事件源,也就是我们在使用的对象。

注册的那个监听器,是专门用来监听当前使用的对象的。

事件对象Event也就是被监听的那个对象!

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版的,自己写的监听器。

简单版:

有事件源,和监听器,测试类.

Event等下一个完整版实现.

开发步骤:

第一步:实现一个需要被监听的类Person.

第二步:实现一个监听接口IPersonRunListener。

第三步:在Person类中,提供一个方法(或者多个,我在这里提供了2个方法)用于注册IPersonRunListener类,即addBefore和addAfter

第四步:必须要在Person类中维护IPersonRunListener类的实例。

第五步:在调用person.run方法时,判断IPersonRunListener是否为null,如果不为null则调用它的fighting方法。

第六步:在Demo类中,实例化Person,并注册一个监听。

Person:

package cn.hncu.designPattern1;
public class Person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PersonRunListener listener1;
    private IPersonRunListener listener2;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
        super();
        this.name = name;
    }
    public void run(){
        if(listener1!=null){
            listener1.fighting();
        }
        System.out.println(name+"正在跑...");
        if(listener2!=null){
            listener2.fighting();
        }
    }
    public void addBefore(IPersonRunListener listener){
        this.listener1=listener;
    }
    public void addAfter(IPersonRunListener listener){
        this.listener2=listener;
    }
}
interface IPersonRunListener{
    public void fighting();
}

Demo

package cn.hncu.designPattern1;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张三");
        IPersonRunListener listener = new IPersonRun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fighting() {
                //这里可以做很多事,不是只能输出哦
                //不过由于还没写Event对象,所以拿不到是谁调用的
                System.out.println("先做好准备工作...");
            }
        };
        person.addBefore(listener);
        A a = new A();
        person.addAfter(a);
        person.run();
    }
}
class A implements IPersonRunListener{
    @Override
    public void fighting() {
        //这里可以做很多事,不是只能输出哦
        //不过由于还没写Event对象,所以拿不到是谁调用的
        System.out.println("跑完了,休息休息...");
    } 
}

输出:

image.png

完整版–添加事件源:

在这里相对前面的增加了一个Event-事件对象.算是完整版的了。

开发步骤:

第一步:在前页的基础上继续添加一个PersonEvent类(注意我说是类不是接口),代表事件对像。

第二步:给PersonEvent对像,添加一个Person属性,用以标识事件源对像。

第三步:修改PersonListener接口的fighting方法,让它接收一个PersonEvent参数。

第四步:在Person类run方法中,如果判断PersonListener属性不为空,则在调用fighting方法,实例化PersonEvent并传给fighting方法。

第五步:在main方法中,通过PersonEvent的getSource方法测试是否是同一个对像。

Person.java

package cn.hncu.designPattern2;
public class Person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PersonRunListener listener;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
        super();
        this.name = name;
    }
    public void run(){
        System.out.println(name+"开始跑了..");
        if(listener!=null){
            listener.fighting(new PersonEvent(this));
        }
    }
    public void addPersonListener(IPersonRunListener listener){
        this.listener=listener;
    }
    public String getName(){
        return nam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Person [name=" + name + ", listener=" + listener + "]";
    }
}
interface IPersonRunListener {
    public void fighting(PersonEvent pe);
}
class PersonEvent{
    Person p = null;
    public PersonEvent(Person p) {
        this.p = p;
    }
    public String getName(){
        return p.getName();
    }
    public Object getSource(){
        return p;
    }
}
//我们还可以写一个帮我们实现了接口的基本类
//里面写我们通用的模板,如果我们继承这个类,我们就可以不写了。
//有功能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就自己写,覆盖这个类的方法
class DefaultCatListener implements IPersonRun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fighting(PersonEvent pe) {
        System.out.println("默认的动作...");
    }
}

Demo.java

package cn.hncu.designPattern2;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son p1 = new Person("张三");
        Person p2 = new Person("Jack");
        IPersonRunListener listener = new IPersonRun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fighting(PersonEvent pe) {
                System.out.println(pe.getSource()+"已经跑完了...");
                if(pe.getName().equals("张三")){
                    System.out.println(pe.getName()+"跑到了第一名...");
                }
            }
        };
        p1.addPersonListener(listener);
        p2.addPersonListener(listener);
        p1.run();
        p2.run();
        Person p3 = new Person("李四");
        p3.addPersonListener(new DefaultCatListener());
        p3.run();
    }
}

演示结果:

image.png

基本上的原理就是这些了,里面事件的输出你换成你需要的动作就可以实现你想要的功能,添加一个监听,就可以在run方法之前或者之后调用自己想要调用的方法,做自己想做的动作!

目录
相关文章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JSON Java
Java调用Python的5种实用方案:从简单到进阶的全场景解析
在机器学习与大数据融合背景下,Java与Python协同开发成为企业常见需求。本文通过真实案例解析5种主流调用方案,涵盖脚本调用到微服务架构,助力开发者根据业务场景选择最优方案,提升开发效率与系统性能。
687 0
|
2月前
|
Java
Java的CAS机制深度解析
CAS(Compare-And-Swap)是并发编程中的原子操作,用于实现多线程环境下的无锁数据同步。它通过比较内存值与预期值,决定是否更新值,从而避免锁的使用。CAS广泛应用于Java的原子类和并发包中,如AtomicInteger和ConcurrentHashMap,提升了并发性能。尽管CAS具有高性能、无死锁等优点,但也存在ABA问题、循环开销大及仅支持单变量原子操作等缺点。合理使用CAS,结合实际场景选择同步机制,能有效提升程序性能。
|
2月前
|
JavaScript Java 大数据
基于JavaWeb的销售管理系统设计系统
本系统基于Java、MySQL、Spring Boot与Vue.js技术,构建高效、可扩展的销售管理平台,实现客户、订单、数据可视化等全流程自动化管理,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与决策能力。
|
2月前
|
Java 开发者
Java并发编程:CountDownLatch实战解析
Java并发编程:CountDownLatch实战解析
431 100
|
3月前
|
存储 缓存 Java
Java数组全解析:一维、多维与内存模型
本文深入解析Java数组的内存布局与操作技巧,涵盖一维及多维数组的声明、初始化、内存模型,以及数组常见陷阱和性能优化。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帮助开发者彻底理解数组本质,并提供Arrays工具类的实用方法与面试高频问题解析,助你掌握数组核心知识,避免常见错误。
|
3月前
|
缓存 安全 Java
Java并发性能优化|读写锁与互斥锁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Java中两种核心锁机制——互斥锁与读写锁,通过概念对比、代码示例及性能测试,揭示其适用场景。互斥锁适用于写多或强一致性场景,读写锁则在读多写少时显著提升并发性能。结合锁降级、公平模式等高级特性,助你编写高效稳定的并发程序。
233 0
|
1月前
|
存储 安全 Java
《数据之美》:Java集合框架全景解析
Java集合框架是数据管理的核心工具,涵盖List、Set、Map等体系,提供丰富接口与实现类,支持高效的数据操作与算法处理。
|
2月前
|
Java 开发者
Java 函数式编程全解析:静态方法引用、实例方法引用、特定类型方法引用与构造器引用实战教程
本文介绍Java 8函数式编程中的四种方法引用:静态、实例、特定类型及构造器引用,通过简洁示例演示其用法,帮助开发者提升代码可读性与简洁性。
|
1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算法
从零掌握贪心算法Java版:LeetCode 10题实战解析(上)
在算法世界里,有一种思想如同生活中的"见好就收"——每次做出当前看来最优的选择,寄希望于通过局部最优达成全局最优。这种思想就是贪心算法,它以其简洁高效的特点,成为解决最优问题的利器。今天我们就来系统学习贪心算法的核心思想,并通过10道LeetCode经典题目实战演练,带你掌握这种"步步为营"的解题思维。
|
2月前
|
安全 Java API
Java SE 与 Java EE 区别解析及应用场景对比
在Java编程世界中,Java SE(Java Standard Edition)和Java EE(Java Enterprise Edition)是两个重要的平台版本,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定位和应用场景。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对于开发者选择合适的技术栈进行项目开发至关重要。
371 1

推荐镜像

更多
  • D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