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tory Method工厂方法模式(Java代码实现)——创建型模式

简介: Factory Method工厂方法模式(Java代码实现)——创建型模式

在本人所编写的关于23种设计模式的文章中,前言基本上都是一样的,读者可以从章节2开始阅读,本篇是关于创建型模式中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 Pattern)的详解。

1.前言

根据Design Patterns - Elements of Reusable Object-Oriented Software(中文译名:设计模式 - 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 一书,四位作者把设计模式分为三大类,分别如下:

1.创建型模式
这些设计模式提供了一种在创建对象的同时隐藏创建逻辑的方式,而不是使用 new 运算符直接实例化对象。这使得程序在判断针对某个给定实例需要创建哪些对象时更加灵活。

  • 单例模式(Singleton Pattern)
  • 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 Pattern)
  • 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 Pattern)
  • 建造者模式(Builder Pattern)
  • 原型模式(Prototype Pattern)

2.结构型模式
这些设计模式关注类和对象的组合。继承的概念被用来组合接口和定义组合对象获得新功能的方式。

  •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
  • 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
  • 组合模式(Composite Pattern)
  • 装饰器模式(Decorator Pattern)
  • 外观模式(Facade Pattern)
  • 享元模式(Flyweight Pattern)
  • 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

3.行为型模式
这些设计模式特别关注对象之间的通信。

  • 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
  • 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
  • 解释器模式(Interpreter Pattern)
  • 迭代器模式(Iterator Pattern)
  • 中介者模式(Mediator Pattern)
  • 备忘录模式(Memento Pattern)
  •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
  • 状态模式(State Pattern)
  •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
  • 模板模式(Template Pattern)
  • 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

本篇是关于创建型模式中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 Pattern)的详解。

2.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 Pattern)

2.1.意图

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一个类。Factory Method使一个类的实例化延迟到其子类。

2.2UML类图

在工厂模式中,我们在创建对象时不会对使用端暴露创建逻辑,并且是通过使用一个共同的接口(下图中TeaFactory)来指向新创建的对象,如下(以现在热门的奶茶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3.Java代码具体实现

2.3.1包结构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3.2tea包

public interface Tea {
    
    void make();
}
public class BlackTea implements Tea {
     


    @Override
    public void make() {
     
        System.out.println("make the black tea!");
    }
}
public class GreenTea implements Tea {
      
    @Override
    public void make() {
      
        System.out.println("make the green tea!");
    }
}
public class MilkTea implements Tea {
       
    @Override
    public void make() {
       
        System.out.println("make the milk tea!");
    }
}

2.3.3factory包

/** * @Author: YuShiwen * @Date: 2022/2/3 10:43 PM * @Version: 1.0 */
public class TeaFactory {
        
    public Tea getTea(String tea) {
        
        if ("blackTea".equalsIgnoreCase(tea)) {
        
            return new BlackTea();
        } else if ("greenTea".equalsIgnoreCase(tea)) {
        
            return new GreenTea();
        } else if ("milkTea".equalsIgnoreCase(tea)) {
        
            return new MilkTea();
        } els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其他茶品暂不支持!");
        }
    }
}

2.3.4main包

public class Customer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TeaFactory().getTea("milktea").make(); new TeaFactory().getTea("blacktea").make(); } } 

2.3.5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4.优缺点

优点:
1、一个调用者想创建一个对象,只要知道其名称就可以了。
2、扩展性高,如果想增加一个产品,只要扩展一个工厂类就可以。
3、屏蔽产品的具体实现,调用者只关心产品的接口。

缺点:
每次增加一个产品时,都需要增加一个具体类和对象实现工厂,使得系统中类的个数成倍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同时也增加了系统具体类的依赖。

建议:
作为一种创建类模式,在任何需要生成复杂对象的地方,都可以使用工厂方法模式。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复杂对象适合使用工厂模式,而简单对象,特别是只需要通过 new 就可以完成创建的对象,无需使用工厂模式。如果使用工厂模式,就需要引入一个工厂类,会增加系统的复杂度。

2.5在源码中的应用

2.5.1Integer.valueOf()方法

Integer它提供了静态方法valueOf()来创建Integer。那么这种方式和直接写new Integer(3)有何区别呢?我们观察valueOf()方法:
它的好处在于,valueOf()内部可能会使用new创建一个新的Integer实例,但也可能直接返回一个缓存的Integer实例。Integer默认的是[-128, 127]的缓存范围,我们查看源码的时候也发现了,其中的low的下限是最开始的时候就固定死了的 final int low = -128;而其中的high虽然是设置了final int的,但是最初的时候,是还没有赋值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设置java 的时候的参数来配置运行时的参数:
java -D java.lang.Integer.IntegerCache.high=1024 TestAutoBoxCach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调用方来说,没必要知道Integer创建的细节。
工厂方法可以隐藏创建产品的细节,且不一定每次都会真正创建产品,完全可以返回缓存的产品,从而提升速度并减少内存消耗。

2.5.2List.of()方法

List.of()是Java9提供的方法,这个静态工厂方法接收可变参数,然后返回List接口。相较于Arrays.asList()方法,原数组修改对Arrays.asList生成的List有影响,对List.of 生成的List无影响。调用方获取的产品总是List接口,而且并不关心它的实际类型。即使调用方知道List产品的实际类型是java.util.ImmutableCollections$ListN,也不要去强制转型为子类,因为静态工厂方法List.of()保证返回List,但也完全可以修改为返回java.util.ArrayList。这就是里氏替换原则:返回实现接口的任意子类都可以满足该方法的要求,且不影响调用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5.3MessageDigest.getInstance()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MessageDigest.getInstance()方法也是如此,比如我们可以通过MessageDigest.getInstance("MD5");来获取MD5算法。

并且在Effective Java一书中,第二章第一条就是用静态工厂方法代替构造器

c514bba66c334ed49e2b9eefe8ac17be.png已完结,于2022年大年初四凌晨。
目录
相关文章
|
5月前
|
存储 Java 开发者
【Java新纪元启航】JDK 22:解锁未命名变量与模式,让代码更简洁,思维更自由!
【9月更文挑战第7天】JDK 22带来的未命名变量与模式匹配的结合,是Java编程语言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简化了代码,提高了开发效率,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们对Java编程的新思考,让我们有机会以更加自由、更加创造性的方式解决问题。随着Java生态系统的不断演进,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Java将更加灵活、更加强大,为开发者们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迎接Java新纪元的到来!
98 11
|
6月前
|
消息中间件 Java
【实战揭秘】如何运用Java发布-订阅模式,打造高效响应式天气预报App?
【8月更文挑战第30天】发布-订阅模式是一种消息通信模型,发送者将消息发布到公共队列,接收者自行订阅并处理。此模式降低了对象间的耦合度,使系统更灵活、可扩展。例如,在天气预报应用中,`WeatherEventPublisher` 类作为发布者收集天气数据并通知订阅者(如 `TemperatureDisplay` 和 `HumidityDisplay`),实现组件间的解耦和动态更新。这种方式适用于事件驱动的应用,提高了系统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98 2
|
5月前
|
设计模式 Java
Java设计模式-工厂方法模式(4)
Java设计模式-工厂方法模式(4)
|
6月前
|
设计模式 XML 存储
【二】设计模式~~~创建型模式~~~工厂方法模式(Java)
文章详细介绍了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 Pattern),这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用于将对象的创建过程委托给多个工厂子类中的某一个,以实现对象创建的封装和扩展性。文章通过日志记录器的实例,展示了工厂方法模式的结构、角色、时序图、代码实现、优点、缺点以及适用环境,并探讨了如何通过配置文件和Java反射机制实现工厂的动态创建。
【二】设计模式~~~创建型模式~~~工厂方法模式(Java)
|
5月前
|
JSON Java UED
uniapp:使用DCloud的uni-push推送消息通知(在线模式)java实现
以上展示了使用Java结合DCloud的uni-push进行在线消息推送的基本步骤和实现方法。实际部署时,可能需要依据实际项目的规模,业务场景及用户基数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确保消息推送机制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同时也满足业务需求。
304 0
|
Java
Java反射之Method对象详解
使用Java反射,可以在运行时检查一个方法的信息以及在运行期调用这个方法,通过使用java.lang.reflect.Method类就可以实现上述功能。
494 0
|
3天前
|
Java 程序员 开发者
Java社招面试题:一个线程运行时发生异常会怎样?
大家好,我是小米。今天分享一个经典的 Java 面试题:线程运行时发生异常,程序会怎样处理?此问题考察 Java 线程和异常处理机制的理解。线程发生异常,默认会导致线程终止,但可以通过 try-catch 捕获并处理,避免影响其他线程。未捕获的异常可通过 Thread.UncaughtExceptionHandler 处理。线程池中的异常会被自动处理,不影响任务执行。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深入理解 Java 线程异常处理机制,为面试做好准备。如果你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36 14
|
6天前
|
安全 Java 程序员
Java 面试必问!线程构造方法和静态块的执行线程到底是谁?
大家好,我是小米。今天聊聊Java多线程面试题:线程类的构造方法和静态块是由哪个线程调用的?构造方法由创建线程实例的主线程调用,静态块在类加载时由主线程调用。理解这些细节有助于掌握Java多线程机制。下期再见! 简介: 本文通过一个常见的Java多线程面试题,详细讲解了线程类的构造方法和静态块是由哪个线程调用的。构造方法由创建线程实例的主线程调用,静态块在类加载时由主线程调用。理解这些细节对掌握Java多线程编程至关重要。
34 13
|
7天前
|
安全 Java 开发者
【JAVA】封装多线程原理
Java 中的多线程封装旨在简化使用、提高安全性和增强可维护性。通过抽象和隐藏底层细节,提供简洁接口。常见封装方式包括基于 Runnable 和 Callable 接口的任务封装,以及线程池的封装。Runnable 适用于无返回值任务,Callable 支持有返回值任务。线程池(如 ExecutorService)则用于管理和复用线程,减少性能开销。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实现这些封装,使多线程编程更加高效和安全。
|
1月前
|
监控 Java
java异步判断线程池所有任务是否执行完
通过上述步骤,您可以在Java中实现异步判断线程池所有任务是否执行完毕。这种方法使用了 `CompletionService`来监控任务的完成情况,并通过一个独立线程异步检查所有任务的执行状态。这种设计不仅简洁高效,还能确保在大量任务处理时程序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希望本文能为您的开发工作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帮助。
109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