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前端工具链十年盘点

简介: 2021 的年度盘点我们选择了一个特别的形式,把时间范围拉长到 10 年,梳理前端工具链里的 12 个重要的包的发布和版本更新时间,结合 npm 下载数据,看看前端的工具链在这十年间有怎样的演变。

图片.png

2021 的年度盘点我们选择了一个特别的形式,把时间范围拉长到 10 年,梳理前端工具链里的 12 个重要的包的发布和版本更新时间,结合 npm 下载数据,看看前端的工具链在这十年间有怎样的演变。

图片.png

查看本图的全部细节,请访问:https://time.graphics/line/598790

前史:2009 - 2010


2009 年前,前端的工具链不由 JavaScript 编写,功能也较为简单,如 make、python、C# 等。2009 年起,前端工具链的前置要求被逐个满足。


  • 模块定义:2009 年,CommonJS 模块定义规范被提出;
  • 语言:2009 年,ECMAScript 5 发布,JavaScript 标准更明确,功能更多;
  • 执行环境:2009 年,Node.js 发布初始版本;
  • 包管理:2010 年,npm 发布;


第一章:寻找抽象,2011 - 2015


2011 年起,时机成熟,前端工具链开始大量冒出。这个阶段的主流工具链均在尝试各种抽象,以合理表达前端的自动化处理流程:


  • 任务:2012 年 Grunt 发布首版¹²,将处理过程定义为多个不同的任务,每个任务执行一个函数或插件;
  • 文件流:2013 年 Gulp 发布首版,并快速在同年发布到了 3.0 正式版,在 Grunt 抽象任务的基础上,Gulp 引入了流编程的概念,避免在执行复杂任务时,需要将编译中间结果放在临时文件夹的场景;
  • 模块依赖:2012 年 Webpack 发布首版,并于 2014 年发布 1.0 正式版,它通过分析模块间依赖来决定编译过程,将可扩展点抽象为 loader 和 plugin。


对于不同的子场景,也有其他工具:

  • Node.js 支持:2011 年,browserify 发布首版,允许在前端仓库引入 Node.js 的部分 API,并实现跟其他库类似的打包步骤;
  • 国内前端开发:2013 年,百度开源了 FIS,针对国内前端的更常见需求进行了支持,包括 GBK 特性支持;
  • 转译:2014 年,Babel 发布首版³,重心放在对 JavaScript 转译,使得尚在提案阶段的语言特性能兼容。

注 1:部分包在发版 npm 前,会通过官网直接分发,本文所有包发版时间以 npm 为准,不统计其他渠道,下略。

注 2:“首版”即 npm 包首次发版时间,它可能小于 1.0.0,下略。

注 3:Babel 首版叫做 6to5,后改名为 Babel。


第二章:打包一切,2016 - 2019


2016 年,Webpack 的 npm 年下载量和 Gulp、Grunt 达到同一个数量级,意味着 Webpack 统治前端工具链的时代来临。

工具链中,存在如下的三类发展轴向:

  • 高封装性:即配置内容简单,不需要写太多配置即可完成前端流程配置;
  • 低复杂度:即工具的内部实现简单,文档友好度、插件书写复杂度均受此特性影响;
  • 强能力:即支持的功能集更多。

对比出现的这些工具库,很难做到同时拥有三个特性,如 Webpack 复杂度较高,Grunt 能力较弱,Gulp 封装性较低。

Webpack 最终能统治社区,离不开它的三个王牌能力:一切皆可打包、本地模块热加载(HMR)和按需加载。而 Webpack 的弱项是其配置的繁琐和复杂,在这个阶段出现的大部分新包,也是在牺牲了部分能力的前提下,去强化封装性和简化复杂度:


  • 2013 年⁴,Parcel 发布首版,并在 2018 年发布 1.0 正式版,在当时它主打无配置启动项目;
  • 2015 年,Rollup 发布首版,并在 2019 年发布 1.0 正式版,它主打工具库的打包,相比 Webpack 配置更简单和轻量;
  • 面临其他工具库的挑战,Webpack 也在 2018 年发布 4.0 版,支持了无配置启动项目。

注 4:从 npm 记录而言,Parcel 首版发布于 2013 年,但是它大规模进入公共视野是在 2017 年。


第三章:性能优化,2020 至今


2020 年开始,我们观察到工具链开始将重心放在了性能优化上:

  • 2020 年,Webpack 5.0 发布,实现了多进程编译以优化计算密集型任务,并强化了缓存机制;
  • 2020 年,Snowpack 发布首版正式版,主打不打包项目依赖的模块(Bundleless),而是直接依赖 CDN 提供的模块文件,大大提升了本地环境运行速度;
  • 2020 年,Vite 发布首版,同样主打 Bundleless。


那么,这些性能优化是不是到了理论极限呢?我们可以从工具链里不同的任务类型分述:

  • CPU 密集型,如压缩、转译等环节,可能的优化有:
  • 使用更高效算法:优化空间小;
  • 压榨 V8 性能:如参考 Crankshaft Bailout 或 TurboFan Bailout;
  • 多核并行计算:受到进程通信开销制约;
  • 使用其他语言实现⁵:受到跨语言通信制约;
  • I/O 密集型,包括:
  • 文件读写:利用 bundleless 减少本地文件读取量;此外 Node.js 默认异步 API 使得此类任务能足够快,优化空间小;
  • 进程通信:序列化/反序列化开销较大,共享内存的 worker_threads 尚不稳定⁶,此外线程启动有损耗;
  • 跨语言通信:2018 年,napi-rs 1.0 发布,Node.js 调用 rust 有了更高效简单的方式⁷;
  • GPU 密集型,前端场景较少⁸,包括:
  • 机器学习:如使用 NVIDIA RAPIDS API 的 node-rapids;
  • 图像处理:如 GPU.js。


社区找到的突破口在 CPU 密集型任务上,使用 Go 或者 Rust 书写计算密集型的部分任务:

  • 2019 年,基于 Rust 实现的 SWC 发布首版,对标 Babel,显著提升了性能;
  • 2020 年,使用 go 实现的 esbuild 发布首版,相比 SWC 更聚焦于 TypeScript 和 JavaScript 的转译,性能更快;
  • 2020 年,Vite 发布 2.0,使用 esbuild 实现了性能二次提升;
  • 2020 年,Parcel 发布 2.0,基于 napi-rs 和 Rust 重新实现;
  • 2020 年,rome 发布首版,在 2021 年也转为基于 Rust 开发。

最后,我们看看 2021 年的 npm 包年下载量数据:


  • Babel 14 亿,稳坐榜首;
  • Webpack 8亿,位列其次;
  • 新兴的高性能打包降序依次是:esbuild 4800万、Vite 860万、Parcel 340万、SWC 280万、Snowpack 170万;
  • 老牌的打包工具降序依次是:Rollup 2亿、Gulp 720万、Grunt 350万。


时局如何变迁,让我们拭目以待。

注 5:JavaScript 的特性为 JIT、弱类型、动态类型,其执行效率相对其他 AOT、强类型、静态类型的语言更低。

注 6:Node 12 起正式支持 worker_threads,但稳定性一直不高,如触发 Access Violation。

注 7:对于 Rust,一开始有 neon 提供 js binding,但性能还不够快。

注 8:因为 Node.js 标准包里不包含对 GPU 的封装。另外,浏览器缺乏直接利用 GPU 的 API,直到 WebGPU 出现。


正文未提及信源:



阿里妈妈前端快爆从 2017 年开始,已坚持更新到 2022 年。过去 5 年间,我们致力于传达前端业界的更迭,也慢慢分化出来了重客观信息的新闻版块、重知识聚合的专题板块、重碎片化分享的百宝箱板块。

感谢全体编辑部成员过去一年的贡献:一丝、墨尘、承虎、池冰。

感谢各位对本文的纠错和支持:尤雨溪、doodlewind、工业聚、太狼、游真、E0、天猪、徐振东。

相关实践学习
在云上部署ChatGLM2-6B大模型(GPU版)
ChatGLM2-6B是由智谱AI及清华KEG实验室于2023年6月发布的中英双语对话开源大模型。通过本实验,可以学习如何配置AIGC开发环境,如何部署ChatGLM2-6B大模型。
相关文章
|
缓存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单页应用的架构与设计:打造高效可扩展的 Web 应用(上)
单页应用的架构与设计:打造高效可扩展的 Web 应用(上)
单页应用的架构与设计:打造高效可扩展的 Web 应用(上)
|
9月前
|
设计模式 JSON 前端开发
前端必须掌握的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用于使接口不兼容的对象能够相互合作。通过在客户端和系统之间引入一个“中间层”适配器,将不同类型的输入数据转换为系统能处理的标准格式,减轻系统的负担,提高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例如,MacBook的扩展坞将多种接口(如HDMI、USB)转换为Type-C接口,实现多接口兼容。
|
11月前
|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API
2024年前端框架的演进与创新
【10月更文挑战第2天】在快速发展的Web开发领域,前端框架是构建交互式界面的基石。从jQuery到React、Vue和Angular,每个框架都有独特优势。2024年,Vue 3持续发展,引入Vapor模式提升性能;React生态系统不断扩展,成为热门选择;SolidJS崛起,提供细粒度响应性;低代码/无代码平台推动开发民主化;跨平台开发如React Native和Flutter进步显著;渐进式Web应用(PWA)使用增加,提升用户体验。这些趋势正塑造前端开发的未来,助力开发者在竞争中保持领先。
|
消息中间件 负载均衡 Java
Java微服务通讯方式有哪些?
【8月更文挑战第18天】Java微服务通讯方式有哪些?
249 1
|
JavaScript 算法 前端开发
基于抽象语法树+diff算法实现Markdown编译器
基于抽象语法树+diff算法实现Markdown编译器
|
SQL XML 安全
Pikachu SQL 注入通关解析
Pikachu SQL 注入通关解析
|
存储 自然语言处理 前端开发
详谈JavaScript 二进制家族:Blob、File、FileReader、ArrayBuffer、Base64
详谈JavaScript 二进制家族:Blob、File、FileReader、ArrayBuffer、Base64
420 1
|
缓存 Java Go
Go mod包依赖管理工具使用详解
Go mod包依赖管理工具使用详解
659 0
Go mod包依赖管理工具使用详解
|
SQL 分布式计算 运维
2023云数据库技术沙龙|ByteHouse云数仓版查询性能优化和MySQL生态完善
在2023云数据库技术沙龙 “MySQL x ClickHouse” 专场上,火山引擎ByteHouse的研发工程师游致远,为大家分享一下《ByteHouse云数仓版查询优化和MySQL生态完善》的一些工作。
31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