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10亿级处理,基于云的微服务架构(3)

本文涉及的产品
服务治理 MSE Sentinel/OpenSergo,Agent数量 不受限
注册配置 MSE Nacos/ZooKeeper,182元/月
MSE Nacos/ZooKeeper 企业版试用,1600元额度,限量50份
简介: 日10亿级处理,基于云的微服务架构(3)

10.6     基础服务

 

 

基础服务分为四部分,分别是配置中心、安全数据服务、数据存储服务、订单服务,如图 10.7 所示。基础服务大多和存储有关,提供高性能、高可用的服务。


 

image.png


10.6.1    配置中心

 

 

配置中心提供高可用的配置数据存储服务,几乎所有的应用和服务都依赖配置中心。配置中心主要解决基础数据和配置数据的单点依赖及节点之间的数据同步问题,以便更好地支持各个服务的水平伸缩。配置中心可以配置主键、索引字段、唯一约束、每个字段的类型约束等,其功能类似于数据库,开放全量和变量的同步接口,提供多语言的客户端 SDK,同步全量或变量数据,根据服务端的配置,在内存中建立数据索引,缓存数据,并在本地文件中持久化缓存的备份,如图 10.8 所示。



image.png


一个依赖配置中心的服务,在启动时会先查找本地文件中有没有配置数据的缓存,如果有,则从文件中加载配置数据到内存中,启动服务,接着调用变量接口对比本地数据和配置中心的数据是否是同一版本,如果数据有变化,则更新数据到本地缓存。如果本地文件中没有配置数据的缓存,则先调用一次全量接口缓存所有配置数据到本地缓存。即使配置中心的所有节点都无法运行,也不影响各个依赖它服务的现有节点的正常工作。

 

因为每个服务都会缓存依赖的配置数据,所以对配置中心的性能要求不是太高,我们用 AWS RDS 来解决配置数据存储的高可用问题。AWS RDS 是一个托管关系数据库服务。

 

10.6.2    安全数据服务

 

 

高可用的安全数据服务提供数据加密和解密服务,定时清理过期的数据,解决敏感数据的安全临时存储和传输问题,比如银行卡和信用卡信息的临时存储和传输。需要传输敏感信息时,在数据传输方调用数据加密服务的加密接口,并明确信息有效时间,加密服务会将信息加密后存储,并返回一个全局唯一 ID,数据传输方发送这个唯一 ID 给数据接收方,如果数据接收方收到这个 ID 之后,调用数据解密接口,则加密服务会根据 ID 找到相应的数据,返回解密之后的数据。

 

 

10.6.3    数据存储服务

 

Dstorage 提供高可用的酒店动态数据存储服务,可以解决酒店海量动态数据存储问题,提供高性能的数据存取接口,提供变量数据的同步接口。根据性能和容量需求,用户可选的存储引擎有 RedisCodisArdbDynamoDB 等。DStorage 支持多可用区部署,通过变化发现服务,实现多可用区的数据同步,保证数据最终一致性。

 

Dcontent 提供高可用的酒店静态数据缓存服务可以解决酒店海量静态数据的缓存问题。底层支持的存储引擎有 ArdbRedis 等。DContent 支持一主多从多可用区部署,也支持多主多可用区部署,保证数据最终一致性。

 

AWS S3 提供高可用的文件存储服务,可以存储文件数据,如图片、视频、日志文件、备份数据等。

 

 

10.6.4    订单服务

 

 

由于订单数据比较特殊,所以将与订单相关的功能单独出来,作为独立服务。订单服务聚合所有系统节点的订单信息,让订单比较容易追溯,提供高可用的订单存储和查询服务,解决订单数据的单点存储问题,更好地支持其他依赖订单数据的系统进行水平扩展和迁移。订单服务对可用性要求极高,底层存储依赖 AWS RDS,在全球每个可能用到订单服务的可用区部署订单服务集群。

 

 

10.7     服务降级

 

 

根据业务要求对每个服务及其依赖的资源按重要程度进行分级,限制每个依赖服务的超时时间,定义各级服务的 SLA 指标,对强依赖的基础服务或资源实行更高的 SLA 标准,根据 SLA 指标制定容错方案。

 

制定服务自动降级策略,设置服务开关,关键时刻“弃车保帅”,对弱依赖的服务进行降级,比如将日志服务降级以保障重要的服务不受影响。

 

对超大数据或流量用户进行隔离,在隔离的环境中为这部分用户提供独立的服务,避免影响其他正常用户服务。

 

 

10.8     自动化

 

 

微服务化后,服务的数量很多,为了节约开发成本,必须尽可能地自动化完成一些有固定步骤的工作,如自动化测试和自动化部署,如图 10.9 所示。


image.png

相关文章
|
9月前
|
弹性计算 API 持续交付
后端服务架构的微服务化转型
本文旨在探讨后端服务从单体架构向微服务架构转型的过程,分析微服务架构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文章首先介绍单体架构的局限性,然后详细阐述微服务架构的核心概念及其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应用。通过对比两种架构,指出微服务化转型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最后,讨论了微服务架构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10月前
|
Cloud Native Devops 云计算
云计算的未来:云原生架构与微服务的革命####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云原生技术正迅速成为IT行业的新宠。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架构的核心理念、关键技术如容器化和微服务的优势,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技术实现高效、灵活且可扩展的现代应用开发。我们将揭示云原生如何重塑软件开发流程,提升业务敏捷性,并探索其对企业IT架构的深远影响。 ####
248 3
|
10月前
|
Cloud Native 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云原生架构下的微服务治理与挑战####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云原生架构以其高效、灵活、可扩展的特性成为现代企业IT架构的首选。本文聚焦于云原生环境下的微服务治理问题,探讨其在促进业务敏捷性的同时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通过分析微服务拆分、服务间通信、故障隔离与恢复等关键环节,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如何在云原生环境中有效实施微服务治理的全面视角,助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稳健前行。 ####
|
5月前
|
Cloud Native Serverless 流计算
云原生时代的应用架构演进:从微服务到 Serverless 的阿里云实践
云原生技术正重塑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阿里云作为亚太领先云服务商,提供完整云原生产品矩阵:容器服务ACK优化启动速度与镜像分发效率;MSE微服务引擎保障高可用性;ASM服务网格降低资源消耗;函数计算FC突破冷启动瓶颈;SAE重新定义PaaS边界;PolarDB数据库实现存储计算分离;DataWorks简化数据湖构建;Flink实时计算助力风控系统。这些技术已在多行业落地,推动效率提升与商业模式创新,助力企业在数字化浪潮中占据先机。
339 12
|
9月前
|
Java 开发者 微服务
从单体到微服务:如何借助 Spring Cloud 实现架构转型
**Spring Cloud** 是一套基于 Spring 框架的**微服务架构解决方案**,它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和组件,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分布式系统,尤其是微服务架构。
753 70
从单体到微服务:如何借助 Spring Cloud 实现架构转型
|
9月前
|
运维 监控 持续交付
微服务架构解析:跨越传统架构的技术革命
微服务架构(Microservices Architecture)是一种软件架构风格,它将一个大型的单体应用拆分为多个小而独立的服务,每个服务都可以独立开发、部署和扩展。
2549 36
微服务架构解析:跨越传统架构的技术革命
|
8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Java
微服务引擎 MSE:打造通用的企业级微服务架构
微服务引擎MSE致力于打造通用的企业级微服务架构,涵盖四大核心内容:微服务技术趋势与挑战、MSE应对方案、拥抱开源及最佳实践。MSE通过流量入口、内部流量管理、服务治理等模块,提供高可用、跨语言支持和性能优化。此外,MSE坚持开放,推动云原生与AI融合,助力企业实现无缝迁移和高效运维。
315 1
|
7月前
|
传感器 监控 安全
智慧工地云平台的技术架构解析:微服务+Spring Cloud如何支撑海量数据?
慧工地解决方案依托AI、物联网和BIM技术,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全方位、立体化管理。通过规范施工、减少安全隐患、节省人力、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工地管理的安全性、效率和精益度。该方案适用于大型建筑、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等场景,具备微服务架构、大数据与AI分析、物联网设备联网、多端协同等创新点,推动建筑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未来将融合5G、区块链等技术,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350 1
|
10月前
|
Dubbo Java 应用服务中间件
服务架构的演进:从单体到微服务的探索之旅
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拓展和复杂度的提升,对软件系统架构的要求也日益严苛。传统的架构模式在应对现代业务场景时逐渐暴露出诸多局限性,于是服务架构开启了持续演变之路。从单体架构的简易便捷,到分布式架构的模块化解耦,再到微服务架构的精细化管理,企业对技术的选择变得至关重要,尤其是 Spring Cloud 和 Dubbo 等微服务技术的对比和应用,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成败。 本篇文章会从服务架构的演进开始分析,探索从单体项目到微服务项目的演变过程。然后也会对目前常见的微服务技术进行对比,找到目前市面上所常用的技术给大家进行讲解。
348 1
服务架构的演进:从单体到微服务的探索之旅
|
9月前
|
设计模式 负载均衡 监控
探索微服务架构下的API网关设计
在微服务的大潮中,API网关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服务的提供者与消费者。本文将深入探讨API网关的核心功能、设计原则及实现策略,旨在为读者揭示如何构建一个高效、可靠的API网关。通过分析API网关在微服务架构中的作用和挑战,我们将了解到,一个优秀的API网关不仅要处理服务路由、负载均衡、认证授权等基础问题,还需考虑如何提升系统的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文章最后将提供实用的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API网关的设计概念。
248 8